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成人自考)试题及答案1

学前卫生学(成人自考)试题及答案1

学前卫生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

A.牛奶B.羊奶C.母乳D.鲜果汁2.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3.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岁半左右岁左右4.()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A.脑垂体 B.下丘脑 C.甲状腺 D.胸腺5.下列哪种家教类型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

A.奢望型 B.说服型 C.自流型 D.专制型6.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镶嵌式活动B.优势兴奋C.建立动力定型D.保护性抑制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

种种种种8.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

A.冷水擦身B.冷水洗手C.冷水冲淋D.冷水盥洗9.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10.水痘属于( )。

A. 肠道性传染病B. 虫媒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医源性传染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为________。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________和易感者。

3.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_______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_______或虚弱现象。

4.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________、锻炼、_______、疾病和环境。

5.内出血是指深部组织或_______损伤所引起的出血。

6.在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的矿物质元素,称为_______,目前已知有_______种是人体所必需的。

7.蛋白质的质量是由必需氨基酸的_______是否齐全、比例是否恰当,以及_______的高低来决定的。

8.维生素按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类和_______类两大类,后者如维生素A、D、E、K。

9.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程度在营养学上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

通常以____在体内的储留量与吸收量之比的百分数来表示。

年_______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作为心理卫生历史的起点。

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卫生专业杂志是_______。

1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有调查统计法、_______法和实验法。

是消化管中最宽大的部位,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并作初步的消化。

13.实施健康教育的原则有______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_原则,督导性原则等。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写出正确答案。

每小题分,共12分)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分化现象。

( )2.给孩子测体温之前,先要看体温计的水银线是否在37℃以下。

()3.婴幼儿时期如果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不足,可造成“巨人症”。

()4.缺铁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5.动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持续性流血。

()6.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力,可以遗传给后代。

( )7.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 )8.学前卫生学是研究3至6岁幼儿生命活动的规律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增强幼儿体质的科学。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精神神经发育2.生长3.健康教育4.青枝骨折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幼儿所需热能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4.简述幼儿肌肉发育的特点。

六、论述题(10分)试述母乳喂养的好处。

七、案例分析题(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2分)1.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

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

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

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请回答:(1)该儿童患了什么病(2)阐述如何运用相应的行为疗法给予矫治。

2.一个五岁孩子,其身高103厘米,体重28公斤。

试分析阐述:(1)用粗略评价方法估算,该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2)根据该儿童的发育现状,你有哪些教育建议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生理性远视2. 传染途径3.社会适应疾病4.营养生活制度5.内脏6.微量元素 147.种类消化率8.脂溶性 9.生物价氮 10.比奈尼《心理卫生》11.体检法 12.胃 13.量力性直观性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写出正确答案。

每小题分,共12分)1.(×)改“分化”为“泛化”2.(×)改“37℃”为“35℃”3.(×)改“巨人症”为“侏儒症”或改“不足”为“过多”4.(√)5.(×)改“动脉”为“静脉”6.(×)改“特异性”为“非特异性”7.(×)改“冬春”为“夏秋”8.(√)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切功能活动,包括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等,统称为精神神经发育。

2.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是一种量变。

3.以卫生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称为健康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健康教育就是要教给他们有关健康的知识,使他们知道一些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知识,从而影响行为习惯,加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4.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3)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4)各系统发育不平衡;(5)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相依赖;(6)每个儿童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特点。

2. 幼儿所需热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代谢。

人体在空腹、安静、适宜的气温(18—25摄氏度)条件下,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时的热能需要量称为基础代谢。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机体由于摄取食物而引起体内热能消耗增加的现象。

(3)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4)生长发育。

(5)排泄。

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具有特异性病原体;(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4)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

4. 幼儿肌肉发育的特点:(1)幼儿的肌肉容易疲劳,但疲劳消失也快;(2)肌肉柔软,纤维较细,间质组织较多,肌腱较宽;(3)肌肉的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及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差;(4)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六、论述题(10分)1.营养价值高,其营养成分也最适合乳儿的需要,并能随着乳儿的生长发育而改变其成分和分泌量;2.母乳容易消化、吸收;3.母乳可提高乳儿对疾病的抵抗力;4.母乳喂养既方便、新鲜、卫生、经济、温度适宜,又不致因加工消毒而破坏某些营养素;5.有利于乳儿心理健康;6.减少过敏反应;7.通过母乳喂养,乳儿的吸吮反射性地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对产后子宫复原有好处。

七、案例分析题(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多答不加分。

12分)1. (1)该儿童患了“学校恐惧症”。

(2)可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矫治。

a、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b、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

c、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

2. (1)该儿童正常的身高体重应该为:体重=5×2+8=18(公斤)身高=5×5+75=100(厘米)而该儿童的实际身高为103厘米,体重为28公斤,由此可见该儿童的身高基本正常,而体重严重超重,属高度肥胖症儿童(超过标准体重50%)。

(2)教育建议:a、加强该孩子的饮食管理: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米饭、面食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包括瘦肉、鱼、鸡蛋、豆类、豆制品等。

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b、解除精神负担:不必到处求医,使孩子感到紧张不安。

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也不能操之过急,若过多的干预,可能使儿童产生对抗心理。

c、增加运动量:应提高孩子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

运动时间逐渐增加。

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

d、因内分泌疾病等所致的肥胖症,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