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11-价值及收藏
历代对青田石的赞誉之词,枚不胜数,当代一百多位西泠 印社名家共颂“青田”,这是前无古人之举。 虽然如此,但如放眼全国的收藏投资界,全国各地举行的 拍卖会中,频频亮相,叫价最高的还是田黄和鸡血。 田黄计价都以克为单位,这是他们的精明之处。
去年有件田黄《罗汉洗象》作品,重1800克,被卖到 2000万元,每克1万多元,是黄金的20倍。昌化鸡 血的价位也是相当高的,上等血色,含量多一点的鸡血的 价值都在10倍黄金之上,因此,假黄田、假鸡血充斥市 场,就连专业人士也很难辨别,常常上当受骗恶炒过,假名石在市场还较少 见,“石祖”身体健康, 如按国际贯例每年30%涨幅保守分析,在目前艺术市场、 古玩市场房市中是排在前列的,获利空间也是相对较大。
目前青田石在一片喊涨声中,“身价”被不断冲高,也就 不足为怪了。 正是因为看到收藏青田石有多种意义,许多在侨乡做房地 产的老板,归国侨领,还有许多白领,都纷纷收藏青田石、 青田石雕,成了石痴、石迷。
石不能言最可人。 青田石硬软适度,色彩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具全, 石质细、洁、润、温、透, 可雕、可镂、可刻、可玩、可赏五德兼有。 故韩天衡有“令玉称臣”之赞,受人追捧自在情理之中。
古人藏石、爱石、赏石还发生了许多佳话,米芾拜石、东 坡题石、白傅品石等演绎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不过,古人玩石一直是文人雅士们所独享的专利,玩的是 一种文化,一种审美观念。
其17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大师的雕作, 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 最近又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一个 利好重要因素。
寿山田黄、昌化鸡血之所以价高,是经过上百年的炒作, 才达到如此高位,两地还在不断大炒,价位还在不断上涨。 虽然目前青田名石已近“天价”,但青田石的价位和前两 者比较还很低,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价位。
而今人收藏青田石、青田石雕,一则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能修身养性; 二则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投资增值项目,一举多得,所以 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收藏青田石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青田石原石, 二是印章石,青田人称“方”, 三是雕件,称青田石雕。
雕件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材料, 其次是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 再者是作品的工程量、内容和形式, 名石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加上名师、名作的结合, 便是令藏家心动的珍品。
原石收藏相对简单些,只要求石种名贵,有眼力的话,还 能捡漏。 最顶真,要求最高的是印章石,它容不得半点暇疵,品相 好差,价值两者天差地别,上等印石很难见到,一经出现 必是好石者眼中“钉”,倾家荡产也要将其“拨掉”,收 罗门下。
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全年共有450场中国书画作品拍 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4家主要拍卖行的春拍中, 就拍出中国字画近2万件,总成交额达30多亿元。 一些现、当代从两年前的几万元、十几万元,飙升到几十 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如陈侠先生、王泽厚先生都收藏青田石雕,不但能树立良 好的企业文化形象,还能修身养性,郑同舟先生有700 多万元收藏青田石雕,郑碎雄先生更是一掷千金,从外地 购回《骏马奔腾》名作,由于两位先生的爱乡痴情,有力 地提升了青田石的身价。
300年前,青田人肩扛青田石走出了欧洲文化石雕之路, 300年后一批情系桑梓的侨领回乡投资,有力地推动了 青田石雕传统文化保护事业。
举个简单的例子:陈逸飞先生,从去世前每平尺6万元, 去世后几个月迅速飙升到22万每平尺,现今又回落17 万每平尺。
而投资青田石、青田石雕绝不会发生大起大落的现象,对 投资收藏者而言,无论是新手还是深资人士,这都是非常 有利的因素。
较于寿山田黄和昌化鸡血,寿山田黄他们称“石帝”,昌 化鸡血称“石后”,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 先生,则称青田石为“印石之祖”。 书画篆刻界对“石帝”也好,对“石后”也罢,最喜欢的 还是“石祖”青田石。
物以稀为贵,青田名石除了前面提到黄金耀之外,还有灯 光冻、金玉冻、封门青、竹叶青等,如今最具人气的是封 门蓝星。 一方上等蓝星印章便可买下侨乡一套100平方商品房。 其他普通一点名石,如无大毛病(缺点)指裂,也无杂质 等足可抵得上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一年工资收入。
如品好、块大的话那便是“天价”了,倪东方大师的一块 “卧美人”金玉冻美石,在上海滩可以换一幢别墅。 怪不得吴昌硕感叹青田石“贵如拱璧”了。
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蒲晃一郎在《人类的记忆》 中言:作为全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负担起整理和保护文 化传统财产,创建历史性文件,丰富我们的社会宝库的重 任……
从表面上看这是市场行为,其实这里有许多是投机商恶炒 的结果,并非是真正的投资行为,真正的投资者全国也就 1000多人。 恶炒的结局必然像股票一样,一蹶不振,邮票被炒得臭不 可闻,房产被炒得望而生畏。
今年的几次春拍中,成交率已有所下降,这是一个理性的 回归。 南京艺术学院有位教授提出中国书画是“废纸论”的观点, 《中国艺术市场报》总编也说中国书画市场存在虚高现象, 因此,投资书画存在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作者:尹贤洙
黄金有价石无价,青田石更非寻常。 古人早就将青田石跟黄金进行过比较,“横岩下,直岩腰, 十万两黄金耀,谁人开得,千贯银债一时销。” 这是一首题在封门“老坑”岩壁上的古诗。
这首诗就道出了青田名石的身价之高,其背后是青田石悠 久的历史,丰富的色彩,高贵的品质,故而深受历代人士 的追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 年来,在侨乡社会各界爱石藏石成风,出现了令人可喜的 收藏现象。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青田石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逐渐被人特 别是收藏投资界所看好, 在四大名石之中,青田石涨幅速度是最快的,今后的情况 也会如此。
作为收藏投资对象,获利是最大目的。 获利空间越大,受关注度越高,其收藏的积极性和意义也 越大。 投资主要还是投智,青田石、青田石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