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人音版上册教案

四年级人音版上册教案

四年级人音版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4 年版)(1)】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2014 年版本)目录第1 课歌唱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歌唱祖国》教学设计《采一束鲜花》教学设计第2 课家乡美《牧歌》教学设计《杨柳青》(江苏)、《大雁湖》(内蒙古)教学设计《故乡是北京》教学设计第3 课快乐的校园《乒乓变奏曲》教学设计《陀螺》教学设计《打字机》教学设计《哦,十分钟》教学设计《大家来唱》教学设计第4 课甜梦《小夜曲》教学设计《梦幻曲》教学设计《愉快的梦》教学设计《月亮月光光》教学设计第5 课童心《节日舞》教学设计《山童》教学设计《荡秋千》教学设计《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第6 课水上的歌《划龙船》教学设计《水上音乐》教学设计《小螺号》教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第7 课祝你快乐《祝你快乐》教学设计《幸福拍手歌》教学设计《阳光牵着我的手》教学设计第8 课龙里格龙《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夜深沉》教学设计《龙里格龙》教学设计第1 课歌唱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1 课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

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光盘等。

教学过程: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1 、学生在老师富于激情的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边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2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欢乐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考考你: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2 、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1 、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 、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考考你: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 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3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 设计意图:通过听学唱《国歌》、了解国歌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4 、分析曲调结构,随琴学唱旋律。

5 、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6 、学唱歌词:(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a 、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6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

]b 、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

(课件)[ 设计意图: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c 、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 ”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课件)﹥﹥﹥﹥﹥﹥﹥5 1 | 51 | 1 0 || ..1 | 5 .[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演唱,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7 、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1 、运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进行表现歌曲。

(1) 学生讨论自行排练节目。

(2) 教师可提示学生用:绘画、舞蹈、齐唱、合唱、等形式。

2 、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 、学生展示表演情况。

4 、教师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之美。

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归纳,师生共唱《国歌》: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在21 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歌唱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 、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 、通过学唱音准,是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唱音准的方法2 、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教学用具:录音机、电子琴、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音高。

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二、教授新课1 、学习唱音准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1) 、以词带谱法。

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

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

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32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篇二:2015 年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123一、教材分析1. 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1)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2)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实践与创造。

(4) 加强综合与渗透。

2. 全套教材的特点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

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

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

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43.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1) 以审美为中心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

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 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

(3) 以(音乐)学科为基点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 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 教材的重点、难点5【篇三:2014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第七册全册教案】四年级音乐上册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材以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

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

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 、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2 、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第一课《水乡》教学目标:1. 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

2. 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一、聆听《采茶舞曲》二、表演《采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聆听《采茶舞曲》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 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 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3. 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 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三、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 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 如有挂图,最好实物展出更佳)。

2. 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