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电视的异同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和电视一直被作为“影视艺术”并列提出,甚至认为,电影和电视因为同属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第三信息载体电磁波,因而是同一类艺术——“影视同一”,同属第七艺术。
就电影电视而言,相并列的意义在于关注的是电影与电视的共性,确切地说,是电影与电视剧的共性,即将电视当作是“延伸”的电影看待,在一定意义上,把电视的荧幕当作是“家庭化”的银幕,是高科技化的“家庭影院”。
其实,电影与电视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其间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别:
1、定义不同:
电影是一种综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性艺术。
它主要包括纪录片,动作片,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等。
电视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
主要包括新闻类节目(正规的),财经类节目(相关咨讯及评述),体育类节目(赛事转播及体育消息报道),文化娱乐类节目(包括影视,综艺,娱乐咨讯等),生活类节目(包括生活见闻,百姓平日关心的一些内容),谈话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教育类节目,科技类节目,少儿节目,老年节目,广告节目等等
2、电视与电影传播的技术手段不同:
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卫星传播和有线传播,特别是卫星传播的运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却能够同时接收、观看同一节目。
而电影却受着观看场所和放映时间的限制,是一个固定时空的接受——观众必须集中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场地,比如:剧场、电影院。
我们能要求观众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中观看电视连续剧吗?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至于将电影片拿到电视上放,或者是依据电影故事片的艺术原则拍摄成的电视片——被称作为电视电影或电影电视,两者在实质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在根基上它们仍属电影艺术类型。
3、电影与电视的传播效果不同:
电影与电视都是用听觉和视觉上的效果来达到使观众体会编导或者导演想表达的情感中心的目的。
但是,在电影中,导演要选感染力、表现力都很强的情节来突出电影主题,矛盾比较集中;电视剧似乎有很足够的时间让演员在冗长的时间里去演绎矛盾,人们对电视剧的情节发展的注意更强烈,而会忽略镜头的画面。
4、电视与电影观看的视角不同:
电影为我们虚构了另一个世界,是一种飞跃的现实。
观看电影,人们仿佛在观看自己生活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里故事,人物之间的情感等,而观看电视,
人们看到是自己周边的人、情、事,是现实的延长。
比如电视剧,人们或多或少的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影子,仿佛在看自己的日常生活。
5、制作成本不同:
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动辄上亿美元制作费的每年都不少,有些更达到2~3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对大制作而言,电影的制作班底都是一流的电影工作者,与电视剧的制作者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大片对于演员导演等人的片酬也是相当高的,以好莱坞的大片看,主演可达到2000万美元片酬甚至更多,电视剧的片酬以集数论,也高不到这个地步。
电视剧演员与导演等的实力和人气也无法与电影方面的相比。
6、电视与电影的评判标准不同:
电视依靠的是收视率来评定成败,节目质量的好坏和在受众中的预期传播效果是否实现的标准,而电影重要是靠票房,叫座率。
7、赢利模式的不同: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样产品都是为了赚钱,电影也不是多么高尚的产物,它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电影营销的技术含量很强,为了得到最大利益,发行方会想尽办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从海报和预告片的不断发布为上映造势,好莱坞电影票房至上,北美票房决定一部电影的DVD销售出租和电视播映权等其它收益,海外票房也是一个收益补充。
电视剧的收益体现在播出版权,广告收入等等,相对来说,电视剧的收益是不及电影的,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电影有大卖的,也有赔本的,一切不是绝对。
而电视剧的成本相对低得多,所以风险也更小。
总的来说:
电影很象诗歌,电视更象散文,
电影大多想象,电视大多现实;
电影突出主演,电视描绘众生,
电影主要叙事,电视一般叙情;
电影画面细腻,电视剧情细腻,
电影像是白酒,电视好像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