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游戏活动对中班幼儿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1、实地考察后对课题的提出。
区角是幼儿园班内环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室外和室内环境都有联系。
我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比较好奇幼儿在业余时间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学到什么,对他有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每日活动中区角占到大部分时间,老师的课上内容会定时复习,应对本周计划有相应的学习内容,但是作为老师,同样需要关注其他环境和其他角色扮演,甚至是娃娃家对幼儿的自我意识有没有提高。
每个幼儿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幼儿各年龄段有各自的发展要求。
针对他的发展阶段结合区角内容观察幼儿是否对其内容感兴趣,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搭积木,可是他不会主动阅读书籍,那么读书角是不是就对他没有帮助了。
2、中班幼儿是否对区角内容感兴趣。
在幼儿应有发展的年龄阶段设计符合他生长的区角布置,观察他是否会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固定在自己擅长的其它区域。
当幼儿老师遇到问题时他应该怎样正确引导,甚至是做课程延伸。
二、国内相关课题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张海红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家长不仅是材料的提供者,还可以提供研究,参与及指导,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对区角兴趣的参与程度。
同样她还认为区角活动应该是具有独立性的,不仅要加强区角活动和社区的联系;同样要考虑到区角材料的多功能、安全和独立性。
贾蓉认为如今的区角活动,是因为我们摒弃了集体教学,开展了主题活动时,主题还是由教师决定的,儿童没有参与性和自主性,属于被动状态。
正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促进幼儿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模式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
”同样贾蓉认为,区角的幼儿自主活动更能深刻知识,让幼儿真正学到知识。
教师应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对幼儿不去或者不感兴趣的区角,要求增加进入的次数。
这样才能符合加德纳多元智力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张海红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教育导刊2006 10月
贾蓉幼儿园区角活动----符合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科教导刊2015年1月
葛文英看站自主游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J].苏幼教育,2011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区角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学习内容影响-----·定性观察,访谈
区角活动内容是否限于幼儿个人兴趣-----·实验研究,定性观察
教师引导对幼儿区角的选择影响-----·比较研究,测验研究
(二)研究内容
1、观察幼儿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是否深刻知识。
在一定的区角下观察幼儿的语言和动作及参与完区角游戏后的影响,利用行为描述法:注视记录幼儿参与活动前后对区角内容的理解或行为有何变化,在幼儿进行活动时不予以干预。
2、区角游戏设计是否独立,还是依附于主题活动。
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游戏,在布置过程中必须参照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不单单作为一个主题延伸,而是独立的。
将其分为八个基本区角:积木区、角色区、益智区、表演区、科学区、美工区、阅读区和大型积木建构区。
3、区角游戏的更新取决于儿童的兴趣。
起初的兴趣可能源于家庭,自己的兴趣,可是三分热度以后,无论是起初自己的选择的还是本来就不喜欢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何将游戏的一个知识点用多种方式体现也成为了我的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区角到底为幼儿带来了什么?对其有何影响
2、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参与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设计
观察一到两家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区角活动进展情况采用定量研究,针对个别变量,进行比较研究如一个幼儿参与了区角学到了知识内容,而另一个没有参与区角或者是没有探究出应有的知识内容。
并且观察幼儿是否单一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区角内容参与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整理近两年区角内容发现不断优化。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
2对中班幼儿进行研究对比
3数据分析,对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理解与深入
4形成文本
(三)技术路线
采取随机抽样,在同一园内的中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其参与区角的游戏以及学习到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对比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具体步骤
1对幼儿个体兴趣访谈,了解情况
2中班幼儿进行自主性游戏研究以及对比区角活动给他们知识建构所带来的变化。
3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活动
(五)可行性分析
根据观察与实验特定的区角活动能够得出幼儿在固定环境中的有价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