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笛卡尔哲学理论及价值
摘要:勒内·笛卡尔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本文主要针对其重要哲学思想进行阐述,并谈谈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笛卡尔,心灵哲学,我思故我在,普遍怀疑,上帝存在理论,天赋观念,心物二元论,价值
1.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
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
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
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方法谈》(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哲学原理》(1644)。
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他的年轻时的勒奈·笛卡儿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
2.笛卡尔的哲学理论
通常都把笛卡尔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
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
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
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
他在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即《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哲学原理》(1644)等,都是在荷兰发表的,这些著作在当时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他的主要哲学理论有(1)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无论如何怀疑,那在怀疑的我不容置疑)——上帝存在(既然“我”存在,而这个不完满的“我”却有着关于完满的观念,又因为无中不能生有,故而,”我“的完美观念来源于上帝,上帝必然存在)——物体存在(既然完满的上帝存在,那么上帝是可信的,绝不会用物体的假象欺骗”我“,故而物体必然是实际存在的)(2)心物二元论(3)天赋观念:认识的起点是清楚明白、不可置疑的、普遍有效的、纯粹理智的天赋
观念(4)理性主义者。
笛卡尔最著名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
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我”的存在。
因为这个“怀疑”的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
而这个正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注意这里的“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而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
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
思想是“我”的一种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建构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
普遍怀疑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对自己早年所学的各种知识如神学、哲学、逻辑学等都表示了怀疑——神学断言天启真理是我们的智力所不能理解的,这些观点只能使人困惑;哲学千百年来始终处于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这些彼此对立的哲学观点无一不是值得怀疑的;哲学既然如此,建基于哲学之上的其他学问就更是不足为信了;至于逻辑学(传统的形式逻辑三段论),充其量只能用来向人们说明已知的事物,而不能用来进行发明和求知。
惟一具有牢固基础的学问是数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人们仍然没有在其上建立起知识的大厦。
面对着这些充满了谬误的陈旧知识,笛卡尔明确表示惟有将其从心中彻底清除,“或者把原来的用理性校正后再收回来”。
上帝存在的证明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他是先从“我思故我在”这个最确定可靠的命题中提取出“清楚明白”这一标准,然后通过阐明不完满的“我”不可能产生完满的上帝观念这一清楚明白的关系,而从“我”的上帝观念中推出上帝存在。
一旦推出上帝的存在,他就反过来通过上帝说明了“清楚明白”的真理标准的可靠性之来源,由此建立起对来自上帝的各种“天赋观念”的确信,并进一步以“天赋观念”作为演绎的前提,建构起唯理论的理论大厦。
这就摆脱自我意识的狭小圈子而进入了广阔的客观世界,创立了他的心物二元论的世界观和物理学体系。
“天赋观念”与理性演绎法笛卡尔认为,我们的所有观念都无非具有三个来源:第一类即所谓“天赋观念”,它包括几何学的公理、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此外,关于上帝的观念也是天赋的。
第二类是指由感觉提供的观念。
第三类是一些关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东西的虚假观念。
在笛卡尔看来,由感觉得来的观念虽然不是完全虚假的,但是却是相当不可靠的,因为感觉本身并不能为判断这些观念的真假提供证据。
笛卡尔的方法就是理性的演绎法,它是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一步清楚明白地推演出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在这种演绎的过程中,只要作为大前提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是确实无误的,推出的结论一定具有普遍必然性。
在笛卡尔那里,这些公理和推理规则本身就是建立在“天赋观念”的基础之上,而“天赋观念”则是以上帝的权威来作为保证的。
笛卡尔开创的这种以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作为公理和前提,循序渐进地推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系统的理性演绎法,被17—18世纪西欧大陆的许多哲学家所推崇和沿袭,他因此而成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开山鼻祖。
心物二元论笛卡尔认为,我们关于自我的观念是上帝放入心灵的,同样我
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也是上帝放入心灵的,因此这两个观念都是清楚明白的。
正是上帝保证了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并行。
笛卡尔对实体作了如下定义,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这两个实体都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的,它们构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的世界本源。
一切物质性的现象都依附于物质实体,一切精神性的活动都依附于精神实体,它们分别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法则而运行。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古典的二元论体系。
以上是笛卡尔的主要哲学理论,他不是一个怀疑论者,他的普遍怀疑倒不如说是一种研究哲学的方法,就是悬搁一切不可靠的前提,从可靠的前提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3.价值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哲学启蒙有巨大价值。
在政治价值论方面,法国启蒙主义者汲取了笛卡尔的自由和进步等等理念,并对它们进行了发挥,而法国唯物主义者则对笛卡尔的知识论做了具体的阐述,只不过他们对笛卡尔的理解加入了洛克的经验论因素,启蒙学者一方面采纳了笛卡尔的知识论和方法论,但同时却拒斥其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大多数启蒙学者都企图把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力图用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对价值论问题加以详证,让一场有关价值论的革命听命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原则。
此外,笛卡尔的先验论和信仰学说也深深地影响了启蒙哲学,使得后者对“理性万能”观念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启蒙学者并不是从经验的、可操作的层面去理解笛卡尔的政治价值论,反而是价值问题的完备性方面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是在价值论问题的终极性意义上来思考笛卡尔哲学的。
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设定了精神性的认定主体的存在。
以及认识的能力与主体的不可分,强调了认识学习思考等一切意志的,理智的,想象的,感觉的活动对于‘我’的存在与否的决定性的标准,强调了‘我’的精神领域的活动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他所提出的怀疑一切,不盲从迷信和直觉的观点,对于我们学习,研究和创新都有非常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因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征兆,怀疑是科学家最可贵的素质之一,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现时代的学习思考创新仍有很深远的方法论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徐向东:“我思”和自我知识的本质[J]哲学研究,2003(3):73-80.
[4]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6]皮埃尔·弗雷德里斯.勒内·笛卡尔先生在他的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笛卡尔思辨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