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

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

展开学习,更新教师观点第一,增强学习,大力展开“校本教研”。

展开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起初,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

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务处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安排每周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展开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增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教师学习自觉性。

第二,开通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

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

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学校为老师配备了五十多台电脑,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走出学校,开阔科研视野。

学校应该经常性选派老师们到外调研、学习新理论。

老师们带着问题与困惑走出去,带着启迪与思考归来。

第四,学校组织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科研培训,内容能够多种多样。

例如,如何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好一堂课等。

要求每位教师作好笔记,并写学习心得,以此协助教师成长。

二教育科研促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

我认为,教育科研的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协助教师有机地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

所谓的“研究热情”“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撰写”水平等等都隶属于教育科学素养。

它们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惟有其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心性的滋养。

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故事”,其中包括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用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用爱心转化后进孩子等等。

而在教师的教育随笔中,我们同样也看见了很多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

很显然,这些教育素养更多的是教育科研过程潜移默化带给老师的。

培养教师的反思力。

要求教师每节课后都要对课堂教学实行反思,这堂课的闪光点在什么地方,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做好分析纪录,即教后记;每两周总结一次教学中的得失,写一篇反思纪录;每半学期在总结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件的基础上,写一篇叙事研究。

使老师在反思中提升课堂效益,在反思中成长。

老师通过写作,促动了教师学习由阅读型学习、实践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向写作型学习的转变,发挥出促读、促思、促选择、促创新的综合功能,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只有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这是一个连续持续的、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是促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