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结构设计PPT课件

轮胎结构设计PPT课件

在完成设计后,提出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说明书。
轮 胎 结 构 设 计 程 序 图

设计任务 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技术要求 确定外胎外轮廓曲线
设计外胎胎面花纹 确定外胎内轮廓曲线
优选方案
绘制外 胎总 图
确定成型机头型 式、直径、肩部 曲线、绘制材料 分布图
制定外胎施 工标准表
确定水胎(胶 囊)断面尺寸、 绘制断面轮廓 图
3.轮胎外轮廓个尺寸的名称、代号、取值方法
4.花纹的作用和设计原则、分类、饱和度
5.胎体帘布层数的确定、胎体安全倍数、缓冲层宽度确定
原则
6.外胎内轮廓的确定原则、外胎各部位压缩率
7.常用外胎成形机头的种类、选择原则
8.成形机头直径和肩部曲线的确定原则
9.成形机头宽度计算的步骤和思路
10.轮胎外胎各组成部件的尺寸确定方法
斜交轮胎负荷计算基本公式及负荷系数K值的选 取与斜交载重轮胎和轿车轮胎负荷计算公式与负荷 系数K的选取不相同。
TRA规定:载重轮胎负荷计算:
式中:Q-负荷能力,kN K-负荷系数 (K=1.1(双胎),K=1.14(单胎)) P-内压,kPa dR-设计轮辋直径,cm C-轮辋名义宽度,cm BT-为62.5%的理想轮辋上的轮胎充气断面宽,cm B’-安装在设计轮辆上的新胎充气断面宽,cm
3.外胎充气外缘尺寸
包括充气外直径D′和充气断面宽B′,按国家标准(或部 颁标准)所规定的尺寸执行。暂无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 轮胎,可以按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充气轮胎外缘尺寸或参考 国外轮胎轮辋标准所规定的尺寸进行设计。 4.负荷能力计算 (1)标准负荷和理论负荷 轮胎的负荷能力是衡量轮胎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其最大负荷 能力与速度、内压、充气断面宽、轮辋直径和宽度有关。
2、根据内缘平衡形状曲线,从内往外设计 有数学模型作为计算依据,是当代科学的方法,轮胎结
构设计现在广泛采用的传统设计方法,是以静态平衡轮廓理 论为设计依据,用薄膜-网络理论为原理指导轮胎设计,轮 胎在模型内的轮廓用几何作图法,从外缘轮廓向内进行设计。
轮胎结构设计分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技术设计。 任务是收集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技术资料;确定轮胎的技
确定外胎充气外缘尺寸D′和B′后,必须通过计算,验算 其负荷能力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再进行外缘轮廓设计及计算, 因此验算轮胎负荷能力是进行轮胎结构设计的基础。
标准负荷:国家标准规定的负荷简称为标准负荷,是指在保证 轮胎耐久性前提下要求轮胎承受的负荷。
理论负荷:通过计算得到的轮胎的负荷可称为理论负荷,它必 须大于标准负荷,但也不能过大,以大2~5%为宜。
第三章 普通轮胎外胎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 轮胎技术设计 第一节、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轮胎技术要求的确定 第三节、外胎外轮廓设计 第四节、外胎胎面花纹设计 第五节、外胎内轮廓设计
第二部分 轮胎施工设计 第六节、外胎施工设计
通过学习掌握:
学习目的与要求
1.轮胎外胎设计流程,技术要求的确定
2.轮胎负荷的计算方法,海尔公式的应用
承担的牵引负荷。 (3)车辆驱动形式、轴数、轴距、轮数和轮距。 (4)轮辋类型、代号及轮辋断面曲线。 (5)轮胎最大外缘尺寸及双轮间距离。 (6)车辆平均速度和最高速度。 (7)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和最大爬坡度。 (8)对轮胎的特殊要求。 (9)该车辆发展前景。
2.道路情况
(1)路面性质,包括硬基路面(水泥、柏油和碎石)、混合路面 (石土或城乡间的水泥路)、软基路面(雪、砂及土路),还有 特殊的作业环境,如矿山、林场、水田、沼泽等
§3-2 轮胎设计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1.轮胎类型 包括轮胎规格、结构、层级、胎面花纹、胎体骨架材料品
种、规格和基本技术性能。 2.轮辋的选择
应根据轮胎类型和规格,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及车辆 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选定。例如轿车采用深槽式轮辋和深槽 式宽轮辋,轻型载重汽车采用半深槽式轮辋,中型和重型载 重汽车一般采用平底式轮辋和平底式宽轮辋(即5°斜底轮辋)。 不同类型车辆有其相对应的轮辋类型、规格及轮廓曲线。
确定内胎 断面尺寸、 绘制内胎 总图
制定水胎(胶囊) 制定内胎施
施工标准表
工标准表
确定垫带 断面尺寸、 绘制内胎 总图
制定垫带施 工标准表
提出外胎、内胎、垫带及水胎(胶 囊)制造附属工具的技术要求
提出结构设计文件
二、轮胎设计前的准备
1.车辆的技术性能 (1)车辆类别、厂牌、型号、用途和外形尺寸。 (2)车辆自重、载重量、整车重量在各轴上的分布和车轴所需
轮胎负荷标准分为单胎负荷和双胎负荷两种。 一般具有双胎并装的载重汽车应计算双胎负荷,双胎负
荷能力较单胎负荷能力小。轿车轮胎只计算单胎负荷。 理想轮辋:轮辋宽W与充气轮胎断面宽B1之比等于62.5%的轮 辋称之为理想轮辋。
(2)海尔公式:负荷能力的计算公式为海尔公式,是一 个在轮辋与充气轮胎断面宽之比等于62.5%的标准条 件下(理想轮辋)得出的实验式, 若比值超出此范 围,必须换算为在标准理想轮辋的充气轮胎断面宽 才能使用此公式。
§3-1 轮胎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一、轮胎结构设计概论 轮胎结构设计是指通过计算、选择、绘图等方法确定轮
胎整体及各部件的结构和尺寸并拟定出施工标准及设计辅助 工具的过程。轮胎结构设计直接影响轮胎质量及使用性能。 结构设计有两种方法 1、从轮胎外缘曲线开始,从外往内设计。
古典方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缺乏计算数据,只 凭经验数据进行
术性能;设计外胎外轮廓曲线和胎面花纹;设计内胎、垫带 和水胎(或胶囊)断面曲线;绘制外胎,内胎和垫带设计总图, 写出设计说明书。
第二阶段:施工设计。 任务是根据技术设计确定成型机头型式、直径及肩部轮
廓;绘制外胎材料分布图;制定外胎、内胎及水胎(或胶囊) 施工标准表;提出外胎,内胎及水胎制造附属工具的技术要 求。
(2)路面拱度、坡度和弯路。
(3)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
3、国内外同规格或类似规格轮胎的结构和使用情况 (1)技术参数,例如轮胎的层数、内压、负荷及花纹形式等。 (2)轮胎充气前后及使用过程中外缘尺寸的变化。 (3)室内试验数据。 (4)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及主要优缺点。 (5)使用部门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