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预防性维修维护培训
我们的维修理念是主动地预防故障而不是被动地去处理故障,采用预 知性维修技术将会使我们的预防性维修系统更加有效。 把自主性、预知性、预防性维修包含在一个综合的维修管理计划中, 就会形成一个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最佳的预防维修管理体系,可以将 故障维修或故障抢修的成本减少30%至50%。
14
四、预防维修体系在工厂的实施
2、周检修例会
在每周末,召开维修系统的周检修例会,回 顾和总结本周的检修工作,安排下一周的周检修 计划。 在会上,要重点关注计划外检修工作的数量 (包括紧急的、临时的)、返工数量、未完成的 检修项目,要进行分析,提出行动方案。
3、每月运行管理
(1)设备月报 维修部门每月要做出设备的月度报告,内容包括回转 窑的可靠性系数、运转率、维修成本、停窑事件的分 析、一些大的维修事件的分析,维修预算的分析等等。
设备预防维修管理
目录
一
二
维修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预知性和自主性维修的定义
预知性维修和自主性维修在工厂 维修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预防维修体系在工厂的实施
三
四
五
预防维修体系常用的管理方法及管理工具
六
实行预防维修体系常遇见的一些问题
一、维修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维修类型
事后维修
预防性维修
预知性维修
自主性维修
维修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5、执行
以最低成本,高质量、高安全和高效率完成维修工 作,使设备达到最佳化状态。 工作要点: 按计划要求确保各项维修工作的能连续进行; 按最高标准,安全、高效地完成与工作相关的维护; 检修工作完成后,设备在一段时期内应处在一个于良好的 运行状态,所以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测试、清洁; 对所进行的维修工作要进行反馈,包括材料、工具、人员、 技术以及记录与设备档案相关的信息; 坚决消除返工现象。
8、设备故障风险分析
什么是风险:
可以预见的设备故障即为风险,而在工艺流程或在生产线 过程方面将引起不可接受的后果的风险则是关键风险。 设备故障故障风险分析其实就是一种国际上流行的故障模 式及影响分析(FMEA)。按工艺流程对每台设备(细分 到部件)进行风险评估,并按风险的高低分类,制订相应 的巡检计划、维修计划、备件采购计划及设备故障处理预 案,使风险等级降到最低或消除风险。
设备和组件 状况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测量点
时间
预知性维修特点
特点: * 是一种更高级的预防性维修模式 * 不依赖于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 监控设备的运转的实际数据 * 连续对参数(振动、温度记录、超声测试……)进行 监控、记录和分析; * 促进较高的设备利用率和可靠性; * 延长设备的寿命; * 大大降低维修成本 。
(2)可靠性报告
目的 通过系统性有组织的方法来改善设备的可靠性,以对所有 停产事故进行检查,并制定行动方案,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及 慢性故障的发生。 结果指标: < 设备可靠性 < 事故次数 < 维修成本指数
(3)每月维修成本报告(维修成本分析报告) 按工序对其发生的维修费用进行分析,对单位维 修成本进行分析,并进行同比和环比,根据分析报 告,做出控制费用的行动方案。
33
(4)工厂管理层要在区域公司及总部的支持下密切关注重大维修作 业项目。 (5)计划大修有指定的检修负责人。 (6)在停窑初期,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和正规的巡检,以便识别无 法预料的工作或需延期检修的任务。 (7)所有外包项目必须有工厂的正式员工来监督。 (8)在检修工作期间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安全组织机构,涵盖一些 工作进程中的所有的时间(可能是24小时制的)。 (9)在正式启动窑前所有的设备必须要进行试运转。 (10)每次大修后必须做总结及评估,总结本次大修的优点与不足, 为下次大修做准备
1、 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也称故障性或纠正性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 后所进行的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后,通过恢复 性维修使设备能够暂时运行,并最终使设备恢复至正常状 态所进行的一种维修工作。 特点为: * 设备可靠性差 * 设备效率低 * 增加加班时间 * 需要的备件库存大 * 成本高 * 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你在某一段时期后进行恢复(预防性维修)
设备和组件 状况
零件更换
时间
预防性维修特点
特点: * 以时间为基础的、系统性的; * 计划、组织更好,减少了时间上的损失; * 绝大部分故障能在发生前进行处理: * 设备性能大大提高; * 预防性计划的编制有些要依赖于技术管理人员的直觉与 经验,依赖于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二级巡检(特殊巡检)
(2)二级巡检(特殊巡检) 利用检测工具发现设备潜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当前和过 去的数据资料,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 参与特殊巡检的人员: 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的,例如: 机械技术人员 工艺技术人员 电气技术人员
二级巡检(特殊巡检) 工作流程: 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和工作计划进行检查,这些检查包括各 种类型的检查: 检测磨机轴承的振动 检测风机轴承的振动 检测磨机衬板磨损情况 对油品进行分析
结束语:
在设备维修方面,我们深信预防性维修优于事后 维修,预知性维修比预防性维修更可靠,但对于 有些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可能比预知性维修的成本 更低。 所以我们工厂的维修政策不能是单一的,应该以 预防性维修为基础,建立以预知性为主的预维修 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维修团队, 就可能实现设备零故障、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行。
7、 预算跟踪
每年要根据工厂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生产要求,预测下一年 的维修费用,并分解到全年的12个月,每个月要对实际发生 的维修费用进行跟踪、分析,使费用的发生在我们的掌控之 预测 跟踪分析 行动计划 中。公司发展规划 在做预算时应该回答5个问题: (1)设备现况? (2)设备正常状况应该是什么样? (3)设备的修理履历? (4)本次修理要有哪些提高(改进方案) (5)风险分析(如果不修理,会有怎样的后果) 重大维修费用:备件费用、外包项目费用 日常维修费用:备件费用、外包项目费用
26
6、改进
通过升级材料和维修方法来改进设备的技术和经 济性能;
目的: 在设备的使用周期寿命内减少设备的维护修理工 作。
27
五、预防维修体系常用的管理方法及管理工具
1、工厂的生产早会
早会目的是通过对前一天的事故及潜在风险进 行分析,决定和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来维持生产 线正常运转,达到和满足生产要求。 会议后,要对提出问题的解决进行有效跟踪 并反馈。
白班维修人员
专职专业巡检人员
一级巡检(日常巡检)
工作流程: 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和工作计划进行检查,可以发现例如: 轴承温度过高低、漏油、异响等一系列问题。 流程要点: 要创建包括所有工厂设备的巡检文件,要有巡检路线、巡 检日历、巡检频次、巡检标准、规范等等。 要有一级巡检时所需要的相关的手持检测工具。
4、大修管理
大修准备、执行和重启 目标: 组织管理主机大修(窑、磨机等)并达到之前确定的所有目标(安全、 成本、时间进度表与技术目标) 严格遵守大修的十大黄金法则: (1)停窑日期必须至少要在3~4个月之前被确定 (2)实施的工作内容决定于日常的巡检活动,故障根本原因分析的 结果,检修的总结及改进提高的项目,根据下次的生产运行的持续时 间评估某些备件更换的需要。 (3)为了最大的优化检修持续时间及成本,应该限定计划检修期间 的工作范围。
34
5、 设备故障统计分析
每月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 为停机的统计分析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从而减少故障频率与延误时间, 提高工厂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
6、 故障根本原因分析
我们在分析故障原因时,必须注意要查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而不是故障的表面原因。
分析过程:
在分析时,收集所有证据、数据,使用头脑风暴技巧,列 出所有可能问题的现象,详尽列出所有可能对其的影响因 素,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原料问题、人的问题、操 作问题、设备问题等,做出根本原因分析图,排除无关可 因素,最后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制定出改进的行动计划 并落实完成。
2、检查
持续深入追踪和测量设备的情况,分析其趋势方向,提出 维修需求,并考虑生产限制因素。 一个好的巡检体系通过系统 的、定期的一系列巡检工作, 将能够识别出85%以上的潜 在的设备故障。 巡检可分为: 一级巡检(日常巡检) 和二级巡检(即特殊巡检)
(1)一级巡检(日常巡检):
是经过简单的观查来确认一些潜在风险,这一流程包 括设备检查,利用一个人的所有感觉(视觉、听觉、味 觉、嗅觉、触觉),综合个人经验与常识,确定设备的 运行状况是否在正常。 参与巡检的执行人员包括: 岗位操作人员 白班生产人员
维修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如果你等到机器出现故障才维修(事后维修)
设备和组件 状况
损失时间
零件更换
时间
维修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2、预防性维修
是一种系统性的、预先排定的检查、测验及监控程序, 目的在于防止早期故障、增加可靠性,同时延长设备的经济 寿命。 预防性维修有定时更换、修理的方式和定期检查并根 据检查结果来安排近期的检修计划的方式,后者是我们常用 的。
22
二级巡检(特殊巡检) 流程要点: 这一流程要求严格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什么、多长时间一 次、使用什么工具等等),并记录所有的测量结果与检查 中发现的问题,以帮助将来对设备故障根本原因的分析。 使用振动测量工具。 要求所有的特殊巡检必须按照预订计划执行。 做好特殊巡检记录,并使其成为与设备档案的一部分,这 是我们监控设备长期状况的一个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