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1.下列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木已成舟C. 花香四溢D. 火烧赤壁2.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A. 燃放烟花爆竹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C. 露天焚烧落叶D. 燃煤火力发电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净物B.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D.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4.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2②Mg2+③SO2④⑤A. 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 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C. 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D. 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收集一瓶氧气B. 检验二氧化碳C.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D. 观察氧气的流速6.2018年10月28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X的化学式为()A. FeCl3B. FeCl2C. Fe2O3D. FeO7.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
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十八种氨基酸之一。
下列有关脯氨酸(C5H9NO2)说法正确的是()A. 脯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5 gB. 脯氨酸属于氧化物C. 脯氨酸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D. 一个脯氨酸分子由5个碳元素、9个氢元素、1个氮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8.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10 2.216.20.9反应后质量/g a 4.48.1 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 a=15 gC. 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 Z为化合物9.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A. 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 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C. 冷而干燥的烧杯D.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10.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无法确定11.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______;(2)2个亚铁离子______;(3)标注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4)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试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______。
1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3)因为氮气具有______ 的化学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13. 11H 816O 1327Al1735Cl;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1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____(填“软水”或“硬水”)。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3)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氧元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冲洗厕所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1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 。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
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 (填字母)。
A.甲醇(CH4O)B.甲酸(CH2O2)C.乙醇(C2H6O)D.乙酸(C2H4O2)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6.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
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_ 。
(2)图2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 。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
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 。
(4)通过实验4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
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
a与b、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及______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b______ 。
(2)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加试剂前要连接好装置并______ 。
(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液变______ 色,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18.兴趣小组同学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的稀盐酸和剩余固体的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烧赤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滴水成冰、木已成舟、花香四溢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解析】解: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中的粉尘.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火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故A错误;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使空气中大量的飘浮的粉尘吸水后质量变大而降到地面,故B正确;C、露天焚烧落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故C错误;D、煤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故D错误.故答案为:B.A、从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火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去分析解答;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使空气中大量的飘浮的粉尘吸水后质量变大而降到地面去分析解答;C、露天焚烧落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去分析解答;D、煤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去分析解答.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粒物的释放.3.【答案】A【解析】解:A.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正确;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在不断的运动,故错误;C.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二氧化碳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粒子的特征来分析;C.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构成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本题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答】A、①可表示一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错误;B、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正确;C、⑤表示的是阴离子,错误;D、④和⑤表示的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故选:B。
5.【答案】A【解析】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要短进长出才能排出集气瓶中的水收集到氧气,A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导管长进短出,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图中装置收集要长进短出,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出口,C正确;D、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根据气泡冒出快慢判断氧气的流速,D正确;故选:A。
A、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判断。
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洗气瓶的使用方法,不同实验中用法要不同,解题关键是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
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由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FeCl3。
故选:A。
7.【答案】C【解析】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B.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脯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9)=60:9,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元素组成的,一个脯氨酸分子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