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战术运用分析
开题报告-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战术运用分析
欧洲运动员经过多年的摸索,把旋转和速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他们拉出来的弧圈球力度大,旋转强,速度快,不易防守,而且正反手都能进攻,相持能力强。我国选手在和他们的比赛中,抢先上手,特别是在前三板上争取主动,越发显得重要,刘国梁在第26届奥运会上和1996年世界杯乒乓赛上勇夺男子单打冠军,他的主要技术特长及得分手段就是前三板技术,发球特别好,快速多变,接发球不保守,抢攻命中率和得分率都很高.另外,他在我国过去前三板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搞创新,丰富了前三板的内容,所以能先发制人,变化在先,以这一技术打遍天下。
[13]、周建军、汤俊斌论大球对乒乓球技术、战术的影响与对策,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12
[14]、徐寅生等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近年来,随着乒乓球技术的迅猛提高,运动员竭力挖掘运动潜力。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运动员更加重视前三板的争夺;更加注重击球的质量(即速度、力量、旋转等);更加注重技术的组合,战术的应用和落点的变化。这种发展已是全方位的,从第一板抢攻控制,到第二板的衔接,每一技术环节和组合都充满杀机。60年代中国以速度为主的打法一统天下,70年代欧洲利用两面拉的旋转与中国抗衡。80-90年代速度、旋转互相渗透,相互结合;而在90年代又发展成为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更加突出旋转的威力。例如:瓦尔德内尔的强力发球;刘国梁的多端变化;马林、刘国正前三板的旋转和强攻。所有这些高强度的对抗争夺,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讲,都是绞尽脑汁,不遗余力;而对于从事这项运动的大学生和业余爱好者来讲则叹为观止,可望不可及。
2、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乒乓球组吴焕群三段指标评估法对运动员的比赛进行技、战术的分析与评估,将比赛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3段,即发抢段(第一,三板),接发段(第二,四板)与相持段(第五板与五板以后);将运动员比赛中3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加以统计与比较,并依次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从宏观上掌握运动员的总体实力,又可以从微观上了解运动员单项技术的长处与不足。
2008年10月——2009年4月查找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2008年11月——2009年1月实地走访调查、咨询有关专家
2008年10月——2009年3月对收集及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
2009年1月——2009年4月初稿完成进行修改、定稿
2009年5月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周瑞琪.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1): 45-46.
[2]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136-137.
[3]曾振豪.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判断能力及其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3): 39-41.
[4]、麦建国谈新赛制后乒乓球前3板技术的训练湖北体育科技,2005,01
[6]、刘凤岩、张晓鹏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3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吉首大学2005级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战术运用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
学 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填写时间:
一、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在乒乓球运动中,“发、接、抢”是人们通常称之的前三板。前三板技术运用的好坏在比赛中很重要,它既能在比赛中直接得分又能创造机会,争取主动,抢先上手,是先发制人的重要得分手段。
3、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利用Excel进行常规的统计处理
4、访谈法
2008年12月,走访了吉首大学体育部退休教师。
5、比较分析法
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6、技术路线: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整理—分析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当今,新赛制条件下对前三板技战术的应用亦有了新的要求。11分制的比赛则要求运动员进人比赛状态要快,打关键球的能力要强,特别是要求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更加稳定。另外,比赛的激烈程度或偶然性会加大,这就要求运动员技术上要具备特长,除了技术全面还要在某些环节上强化,在全面的基础上发挥特长技术。对于乒乓球专业生,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要求更加突出。大球使用后会使球的旋转减弱、速度放慢、力量减轻,尤其不易借力,击球的感觉轻而飘。这对于擅长速度、旋转和变化的有些运动员来说可能是不利的。
我国的快攻打法能统领世界乒坛数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发球和发球抢攻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队在第37届世界锦标赛时,前三板的得分率为61.2%,在此届比赛中取得6项冠军;在第40届世乒赛上,瑞典队的前三板得分率为59.2%,中国队是49.6%,中国队在比赛中败给了瑞典队;中国队在第36届世乒赛上夺得7项冠军,前三板得分率竟达73.5%。这些统计数字,足以说明前三板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7]、李今亮、赵霞、章潮辉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8]、须晓东、刘志武乒乓球11分新赛制的特征及训练对策探析,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3,03
[11]、苏丕仁乒乓球战术新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12]、陈勃谈乒乓球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影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二、研究内容:
1、2005级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效果统计情况
2、影响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技战术运用因素分析
3、乒乓球专选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分析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和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
1、文献资料法
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在吉首大学图书馆和体育科学学院阅览室及通过互联网搜寻、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共计30余部(篇),其中著作类4部,期刊类学术论文26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