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汇总-共9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汇总-共9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9届高二(4)班课题组
指导老师:梅杨清
课题组长:朱哲欣
课题组成员:张一文饶紫玥叶诗婷叶亮亨谢纪君开题报告
选题背景:
现今的图书种类纷繁复杂,经典的、流行的、优秀的、糟粕的……充斥在各个书店、报刊亭或其它地方。

中为中学生的我们,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广大的中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在各式各样的图书、杂志中,中学生是如何选择的呢?是出于什么心里去选择的呢?书,是我们了解事物的一个窗口,它对于人们的影响不容忽视。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深远的,书,承载了文化,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

优秀的文化会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塑造健全的人格;反之,糟粕的文化会阻碍人们的发展。

尤其是中学生的我们,不论是在心理或生理上都还未成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中学生阅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未来的世界是由我们这一代来引领了,若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的!我决定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希望能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
在问卷中,我着重对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大致范围、数量、种类及态度进行调查。

主要从阅读的途径、阅读情况及其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对课外阅读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吗?
A、应该90%
B、随便10%
C、不应该0%
2、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65%
B、一般20%
C、不喜欢25%
3、你们经常看课外书吗?
A、是
B、否
4、一周内共看几小时?
A、二小时以下
B、三小时
C、四小时以上5、你经常看什么类型的书籍?
A、小说
B、散文
C、童话
D、漫画
E、杂志、报刊
6、你经常去书店吗?
A、是
B、否
7、你一般多久去一次书店?
A、一周一次
B、二周一次
C、一月一次
D、很少
8、你爱看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
A、中国名著
B、外国名著
9、你看过几本《中学生必读名著》?
A、0—2本
B、3—4本
C、5本以上
10、你喜欢看流行小说吗?
A、是
B、否
11、是否喜欢看网络小说:
A、是
B、否
12、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A、有帮助70%
B、没帮助25%
C、妨碍学习提高5%
1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50%
B、反对15%
C、中立30%
1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45%
B、反对15%
C、中立40%
15、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A、不会
B、会不一定(态度)
研究目的:
通过对这话题的研究,发现中学生阅读所存在的问题,
再对中学生阅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 ,找到
答案.并希望能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提供一些帮助!
研究的基本思路:
①研究中学生的阅读选择
②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进行原因探究
③研究中学生的阅读选择带来的影响
④如何看待现今的中学生阅读选择
⑤树立正确的且适合中学生的阅读选择
重点:①通过调查收集中学生的阅读选择,其数据要有客观准确性
②通过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来对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进行分析难点:①如何用数据使中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阅读选择
②怎样得出正确且适合中学生的阅读选择
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能客观准确地表现出中学生的阅读选择。

对数据分析,能够了解到中学生阅读的状况。

以便进行调整。

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①组建研究课题小组
②确立研究课题的问题
③拟定研究课题开展计划和进行方案
④把研究具体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⑤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调查问卷的纸张进行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开展阶段
①对省重点中学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②对10名资深老师进行专题访问
③对20名家长进行专题访问
④对书店、报刊亭、网吧、等场所进行针对式的访问
第三阶段:课题分析阶段
①对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②把小组成员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析
③把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升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研究成果
结题报告
--------成员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学生的阅读状况.通过收集整理让我们知道了中学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确实,中学生的阅读中存在大量的问题.学校,家庭应加强引导,给予学生们正确的阅读观念阅读目的--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通过分析理解让我们知道了提高中学生阅读效率的些许方法.让我们意识到在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中成功的快感.好的阅读更能引导人们认识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世界有了新的深入的正确的认识.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我们的社交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应多开展类似学习,更好地促进学习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远离糟粕.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抵制.这样,就能真正从阅读中得到乐趣,得到人格的提升.
调查成果总结与归纳
学生阅读现象的各方面原因:
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现象早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情况并无改观,而且近年来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时间,没精力。

多数学生抱怨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整日忙于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二、家长,老师的反对。

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课外书籍被视为不务正业,或受到严厉批评或书籍被没收。

情况严重的连阅读报刊、杂志的权利也被剥夺。

三、没兴趣。

有的学生能忙里偷闲读点东西,但主要为放松消遣,愿意读点通俗读物,对于严肃读物或经典书籍觉得疏远、隔膜,读起来费劲,没兴趣。

四、不知如何读。

有的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渴望读点好书,但面对书海感到茫然,不知选择什么书来读,怎样读,不少学生尝试过后觉得无成就感,于是又放弃了。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反常的,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广泛阅读是学生求知的天性,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权利,更是健康成长的需要。

我们说中学阶段是读书的最佳时间,不仅因为此时更益于接受知识,更因为这个阶段的学习上的欠缺,是终生无法弥补的,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影响就更大了。

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

缺乏人类的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乏健康精神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
精神贫乏中度过。

我们再也不能漠视中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了,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见
(一)从教师方面入手
教师继续支持学生课外阅读,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上,还要有更明确的态度。

在不强行干涉他们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性,让学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心,让老师成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较为深广得的人;继续坚持中午课前十分钟和晚自习前二十分钟读书读报的制度,另外鼓励学生在课间读书读报,保证每天每生课外阅读在1-2小时以内;帮助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读书计划,保证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课外书读.
(二)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家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必要的。

第一,家长还应继续支持孩子读书的兴趣,继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第二,家长还应相应的对孩子读书情况加以指导,能够让孩子在家里过好每一天,充分的利用每一天,那种放任自流的方法,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新华书店或附近的书城,让他们自己关注流行书籍,挑选自己喜爱的书,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家长还应向学校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课外阅读情况,咨询课外阅读的资源,使家庭和学校
一起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空间。

(二)学生自身的态度
我认为,中学生看书时间较少,对于名著,中学生了解不是不够的。

应多了解我国和世界性名著,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

不过中学生所看的流行小说,漫画等过多了。

我们认为是不益于我们的文化修养的。

要提高我们的阅读品位,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有针对性的看看名著类书籍,减少休闲式报刊杂志类的阅读量;选择书书籍时,能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也要听从教师家长的指导;在处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时,能认识到我们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要把握好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影响的双面性;在阅读过程中,能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笔记,写心得,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