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测绘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1. 测量零件尺寸时常用的测量工具测量尺寸常用量具有:钢板尺、外卡钳和内卡钳。
测量较精确的尺寸,则用游标卡尺,如图1-3所示。
2. 常用的测量方法(1) 测量长度尺寸的方法一般可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如图 1-4所示。
(2) 测量回转面直径尺寸的方法用内卡钳测量内径,外卡钳测量外径。
测量时,要把内、外卡钳上下、前后移动,测得最大值为其直径尺寸,测量值要在钢板尺上读出。
遇到精确的表面,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方法与用内外卡钳相同,如图 1-5 a、b、c、d 所示。
(3) 测量壁厚尺寸一般可用钢板尺直接测量,若不能直接测出,可用外卡钳与钢板尺组合,间接测出壁厚,如图1-6所示。
(4) 测量中心高利用钢板尺和内卡钳可测出孔的中心高,如图 1-7 所示。
也可用游标卡尺测量中心高。
(5) 测量孔中心距可用内卡钳、外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如图 1-8 所示。
(6) 测量圆角一般可用圆角规测量,如图 1-9 是一组圆角规,每组圆角规有很多片,一半测量外圆角,一半侧量内圆角,每一片标着圆角半径的数值。
测量时,只要在圆角规中找到与零件被测部分的形状完全吻合的一片,就可以从片上得知圆角半径的大小。
(7) 测量螺纹测量螺纹需要测出螺纹的直径和螺距。
螺纹的旋向和线数可直接观察。
对于外螺纹,可测量外径和螺距,对于内螺纹可测量内径和螺距。
测螺距可用螺纹规测量,螺纹规是由一组带牙的钢片组成,如图 1-10所示,每片的螺距都标有数值,只要在螺纹规上找到一片与被测螺纹的牙型完全吻合,从该片上就得知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
然后把测得的螺距和内、外径的数值与螺纹标准核对,选取与其相近的标准值。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零件测绘实验教程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服务专业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服务机械类各专业。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实验目的:通过对轴、盘盖、箱体三类零件的测绘以及对减速箱拆卸,了解零件测绘的一般步骤,掌握其测绘的常用方法,熟悉量具的选用和使用。
进一步巩固零件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法,以及查表计算等有关知识。
2实验要求:对不同形状的轴、盘盖、箱体三类零件进行测绘,在方格纸上绘制草图,根据其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图幅,绘制零件图,并填写实验报告。
三、学时分配及实验项目表本实验共安排4学时四、实验课的考核1、成绩考核方式: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分制。
2、考核办法1)平时出勤+独立完成作业情况=10分2)装配示意图的绘制情况+标准件和常用件明细表=10分3)零件草图的绘制=30分4)正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50分总成绩 = 10+10+30+50=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实验指导书为自编的《零件测绘实验教程》。
六、实验项目信息实验室名称:测绘实验室实验项目名称:零件测绘传动轴测绘实验教程学习目的通过对轴类零件测绘,掌握:(1)游标卡尺,直尺,螺纹规的使用方法;(2)轴各部分结构及主要工艺性结构;(3)轴草图的绘制;(4)轴上键槽,螺纹参数的确定和计算;(5)轴类零件尺寸标注的一般方法;实验准备测绘步骤一、熟悉结构:熟悉轴各部分结构(主要轮廓由几段圆柱体构成,有几处有倒角,有几处退刀槽,有几处键槽,有几处螺纹)二、绘制草图:在草稿纸上选择视图投影方向,徒手绘制草图并标出尺寸线。
(注意选取尺寸基准)三、测量数据:径向尺寸:用直尺配合测量轴的长度及各段主要轮廓的长度;轴向尺寸:用游标卡尺逐段测量轴孔直径;注意不能注出封闭尺寸链。
细部结构尺寸(键槽尺寸、倒角尺寸、退刀槽):按照所在轴段直径查表确定。
用游标卡尺测量键槽宽度,长度和深度,记录测量值;根据轴孔直径查国家标准确定键槽尺寸和公差(教材649~650面);测量螺纹的直径和螺距,根据国家标准确定实际直径和螺距值(教材637面);根据轴孔直径查退刀槽宽度和直径(教材620面)根据轴孔直径查倒角尺寸(教材620面)。
三、填入尺寸数据,完成零件草图。
交教师审阅。
四、依据草图完成传动轴工作图参考图实验报告填入尺寸数据,完成零件草图。
交实验教师审阅。
确认测绘完成后清点工作台。
编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步骤,主要数据的测量值和计算值,徒手绘制的零件草图)。
下课后根据零件草图完整正式的零件图(一组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图框)。
轮盘类测绘实验教程学习目的通过对盘套类零件测绘,掌握:(1)游标卡尺,直尺,圆角规的使用方法;(2)齿轮各部分结构及主要工艺性结构;(3)齿轮草图的绘制;(4)齿轮上键槽,齿轮参数的确定和计算;(5)齿轮类零件尺寸标注的一般方法;实验准备测绘步骤一、绘制草图:在草稿纸上选择视图投影方向,徒手绘制草图并标出尺寸线。
(注意选取尺寸基准)二、测量数据:径向尺寸:轴向尺寸:细部结构尺寸(键槽尺寸、倒角尺寸、退刀槽):按照所在段直径查表确定。
三、填入尺寸数据,完成零件草图。
交教师审阅。
四、依据草图完成端盖工作图(1) 数齿轮齿数Z=16(2) 根据齿数奇偶,测量并记录齿顶园实际直径(3) 奇数时da=d+2e;根据公式da=m(Z+2),计算出模数值m=da/(Z+2)(4) 根据教材541面查表取最接近的标准模数(5) 利用标准齿轮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计算公式,利用模数和齿数计算出直径,并标注到草图上D=mz; da=m(Z+2); df=m(Z-2.5),(6) 测量齿轮厚度,凸台高度,凸台直径,记录测量值(7) 测量并记录齿轮轴孔直径(8) 测量键槽的宽度和彀高,记录测量值.(9) 根据轴孔直径查教材649面标准取键尺寸,根据标准选择键槽宽度和公差(10) 利用圆角规测圆角参考图实验报告填入尺寸数据,完成零件草图。
交实验教师审阅。
确认测绘完成后清点工作台。
编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步骤,主要数据的测量值和计算值,徒手绘制的零件草图)。
下课后根据零件草图完整正式的零件图(一组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图框)。
箱体类测绘实验教程学习目的通过对箱体类零件测绘,掌握:(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2)箱体零件主要工艺性结构;(3)箱体草图的绘制;(4)箱体类零件尺寸标注的一般方法;测绘准备:测绘步骤:一、绘制草图:在草稿纸上选择视图投影方向,徒手绘制草图并标出尺寸线。
(注意选取尺寸基准)二、测量数据:长度方向尺寸:宽度方向尺寸:高度方向尺寸:细部结构尺寸(凸台、通孔等)的定形和定位尺寸。
三.填入尺寸数据,完成零件草图。
交教师审阅。
四.依据草图完成端盖工作图减速箱拆卸实验教程学习目的通过对减速箱拆卸,掌握:(1)了解减速器结构,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观察齿轮的轴向固定方式及安装顺序。
(3)了解轴承的安装尺寸和拆装方法。
(4)了解减速器各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及作用。
(5)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的目测和测量能力。
(6)辅助完成图纸绘制。
测绘准备:测绘步骤:(1)拨出减速器箱体两端的定位销。
(2)拧下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端盖及调整垫片。
(3)拧下上下箱体联接螺栓及轴承旁联接螺栓。
(4)把上箱体取下。
(5)测量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测量输出端大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和输入端小齿轮名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测量输出端大齿轮外圆至下箱体底面的距离并记录。
(6)逐级取下轴上的轴承、齿轮等,观察轴的结构,测量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测量阶梯轴不同直径处的长度。
测量齿轮轮毂宽度和轴承宽度,与安装齿轮处的长度和安装轴承处的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7)目测训练:估算齿轮(蜗轮)的齿数、外圆直径、齿宽、两齿轮的中心距,轴的直径等。
然后再用测量工具测量上述尺寸。
(8)测量轴的安装尺寸,了解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方法(包括与之相关的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挡油环结构)。
(9)了解并掌握齿轮在轴上的轴向固定方法。
(10)观察了解减速器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1)目测与测量各种螺栓直径:地脚螺栓、轴承旁联螺栓、上下箱体联接螺栓、轴承端盖联接螺栓、窥视孔盖联接螺栓、起盖螺栓、起盖螺钉、吊环螺钉等。
(12)测量箱体有关尺寸:两轴承孔间中心距、中心高、上下箱体壁厚、地脚凸缘厚度与宽度、上下箱体联接凸缘厚度与宽度、轴承旁凸台宽度与高度、筋板厚度等。
(13)将所测内容及尺寸填入表格中(记录表格见实验报告)。
(14)拆卸、测量完毕、依次装回。
(15)经指导老师检查装配良好、工具齐全后,方能离开现场。
详细说明:1.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及拆卸装配顺序(1)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减速既是通过装在箱体内的一对啮合齿轮的转动,将动力和运动从一轴传递至另一轴,以达到减速的目的,如图 1-1 减速器立体图所示。
动力由电动机通过皮带轮转送到齿轮轴 32,然后通过两啮合齿轮 (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 ) 转送到从动轴 23,从而达到减速的目的。
由于传动比i = n1/n2 = z2/z1。
减速器有两条轴系即两条装配线,两轴分别由滚动轴承 18 、29 支撑在箱体上,采用过渡配合,有较好的同轴度,从而保证齿轮的正确啮合。
四个轴承端盖 17、21、25、30 分别嵌入箱体内,从而确定了轴和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装配时只需选择不同厚度的调整环 16、24,即可使轴向间隙达到设计要求。
箱体采用剖分式,沿两轴线平面分为下箱体 1 和上箱体 2,两者采用螺栓连接和销钉定位,这样便于装拆。
加工时将两箱体合在一起用螺栓固定后,再加工箱体上轴承孔和端盖孔,以确保其位置和形状。
因此,在上箱体与下箱体左右两边的突沿处分别采用两圆锥销定位,销孔钻成通孔,便于拔销。
下箱体下部为油池,油池内装有机油,是供齿轮润滑用的。
齿轮和轴承采用飞溅润滑方式,油面高度通过油标 12 观察,一般油面超过大齿轮的一个齿高。
为了防止上箱体、下箱体结合面渗漏油,装配时在箱体结合面上涂有密封胶。
通气塞 5 是为了排放箱体内热膨胀气体。
拆去视孔盖 4 后可观察齿轮磨损情况或加注润滑油。
油池底面应有斜度,油塞 13 用于清洗放油,其螺孔应低于油池底面,以便放尽油泥。
箱体前后对称,其上安置两啮合齿轮,轴承和端盖对称分布在齿轮的两侧。
箱体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成钩状的加强筋,作起吊运输用。
(2) 绘制减速器的装配示意图为了便于装配体被拆开后仍能装配复原,在拆卸过程中应尽量做好原始记录,最简单和常用的方法就是绘制装配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
(3)减速器的拆卸装配顺序上、下箱体通过六个螺栓连接,拆下六个螺栓,稍错位拧动螺栓即可将上箱体顶起拿掉。
对于两轴系上的零件,整个取下该轴系,即可一一拆下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