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建工程项目部农民工欠薪应急预案

在建工程项目部农民工欠薪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
二 0 一五年十月
欠薪应急预案
为有效遏制公司所属项目部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根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 部门关于在建造施工领域进一步推进创建“无欠薪项目部”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并结合公司对农民工工资的管控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欠薪应急事件领导机构
公司成立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欠薪应急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

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按各自职责做好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
成员:*** **** ****
联系电话:**********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协调解决公司所属项目部的拖欠农民工工资
问题,以及在欠薪应急事件发生时,实施应急处置行动。

(一)了解和掌握公司在建工程施工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维护工地稳定和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欠薪纠纷突发情况,及时了解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二) 加强监管体系,对于重大事件及时处理,并及时准确传达、执行行政主管部门及业主下达的通知和处置意见;
(三)对发生的重大事件要做好记录,以备查阅、归档保存;
二、处理突发事件具体措施
1、项目部接到因欠薪引起的上访、投诉后即将与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及时上报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对于直接投诉到区、市住建局的农民工欠薪纠纷的,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的调查、处理。

3、项目部对于浮现民工会萃、闹事的要进行疏散安抚,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通知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到场解决。

4、对于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民工上访的,领导小组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对于分包单位携款藏匿,确实存在拖欠
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权益无法保障的,经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允许项目部可先垫付,以平息突发事件,下一步再向分包单位追偿。

三、后期处置
(一) 对涉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群体性事件处理结束后,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及时向公司提交事件处理报告。

内容包括:发生事件单位的基本情况、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有关对策、处理结果、事态的发展趋势等。

(二)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将发生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施工班组录入公司不合格供应商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并限制使用。

(三)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对欠薪事件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报告,快速向业主反映,在短期内上报。

(四)对发生因恶意欠薪而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责任人构成犯罪的,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申请司法机关介入。

四、保障措施
(一)处置欠薪应急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根据现场事态情况,有权调动各施工班组的人员和车辆,各施工班组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委或者拒绝。

(二)工程部及质安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清欠工作动向,发现有群体闹事苗头,要及时劝解、制止,注意化解矛盾。

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绝不允许有任何激化矛盾的言行。

(三)保证信息畅通。

为了保证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所有领导和成员,必须随时保持通讯工具畅通,确保信息的接收和传送,确保手机 24 小时开通。

1、排查在建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积极追缴拖欠的工程款;严格执行分包合同,保证分包工程款的支付到位。

(四)对分包单位的资金使用和民工工资发放实施监督,确保农民工工资月支付、季结算到位。

(五)公司后方作为强大的后盾,按每期 2%的工程进度款比例储备应急资金,随时保证发放职工工资的支付资金的需求。

(六)如遇突发事件发生,凡不按本预案要求,及时赶赴现场处置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凡因不及时处置或者故意处理不当而酿成重大恶性事件的,要严格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依照党纪、政纪给予相关人员严厉处置。

五、加强教育
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泛博农民工的法律法规保护意识。

在每一个项目部的醒目位置建立健全农民工信息公示制度:
(1)建立维权公示制度。

项目部应在工地大门醒目位置设立统一制式的《农民工维权告知牌》。

(2)用工管理信息公示。

项目部应在食堂、工地进出口等醒目位置张贴包括进退场承诺书、工资发放表等经农民工签字核对的用工管理信息。

通过公示正确引导农民工利用法律手段和合法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防止农民工过激行为和违法事件的发生。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2015 年 10 月 8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