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在交通需求日益加大的今天,必须重视城市交通线路规划问题,从而更
好地满足人民平时出行的需要,不仅能够做到安全可靠,同时还能兼顾经济实用、绿色环保,这也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对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
进行规划选线的目的和意义,其次深入探讨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问题建议
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的目的和意义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样,在交通需
求日益加大的今天,必须重视城市交通线路规划问题,从而真正建设出惠民的轨
道交通线路,更好地满足人民平时出行的需要,不仅能够做到安全可靠,同时还
能兼顾经济实用、绿色环保,这也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二、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管理层面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区域城际铁路线进入城市,对规划选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过去,铁路轨道线和城市的交通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在投资运营、建设改造等方面都是各自
为政的,这就导致很多废弃的旧铁路闲置,不能给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价值,使得
城市的车站之间衔接不佳。

近些年来,城市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
交通也在同步发展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市的区域大小也在
不断地扩大,因此我国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已经非常重视铁路与城市轨道之间的衔
接问题。

铁路线一旦进入城市区域,就会同城市交通网密切相关。

然而,目前我
国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交通还分属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投资方,在建设时序
和收费制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导致二者之间协调的难度很大,不能统一,延误
时间长,不利于稳定。

另一个建设管理层面的问题即为城市交通线路本身的规划问题。

目前,往往
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是由多个运营主体进行建设和运营的,如此一来,就会导致
交通轨道线路资源很难共享,不利于协同管理。

(二)规划层面
由于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部门并不是专业的综合设计单位,不具备全面
的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知识,往往高屋建瓴,做出的规划不能够贴近实际,在实际
实施过程中才发现规划不合理,根本无法实现。

例如深圳市的地铁11号线就是
这样的典型例子。

在早期的规划中,规划设计部门将11号线同港深机场、穗莞
深城际线紧密结合,形成了三线合一的状态,这种设计规划的初衷很好,能够减
少轨道交通线路的重复建设,同时又经济实用。

然而,在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后发现,三条线路的投资主体互不相同,且还有三种不同的客流需求、技术标准等等,无法实现很好地互联互通,且运营管理的难度非常大。

(三)规划选线人员问题
当前,能够做好专业的轨道交通规划选线的专业人员非常少。

要做好这份工作,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规划选线的真正目的与重要意义,并熟悉掌握规划选
线的具体流程,同时能够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投资主体的资料支持,有创
新的思维方式,提出多种线路设计方案,以供投资方和政府做出最佳的选择。


不能给政府或投资方提出各种问题,却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目前在我国,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士非常少,同时每名规划人员的工作量
很大,往往承担着多种角色,承担了多项责任和任务,很难提供更科学全面的规
划方案。

其次是设计规划人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够有效判断和
科学选择合理的规划思路,同时也没有重要的经济绿色观念。

在轨道交通线路的
规划设计阶段,一般投资方会让规划部或者总工程部进行运营管理,然而当前我
国的不少城市都已经规划了很多的轨道交通线路,这就需要在规划前期就做好研
究调查,使得任务量巨大。

然而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并不充足,使得前期研究投
入不足,为后续工程带来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设计研究的前期投入往往不足,项目实施
经费往往标准不高。

很多城市轨道交通选线的前期研究工作往往对后续工程的科
学合理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未来的运营水平,然而这些前期挽救工
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但往往成果不能够及时显现出来。

因此,很
多政府看不见成果,所投入的设计研究费用往往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一个投资50亿的线路规划工程,前期的研究投入最高也不会超过250万元,这对于前期的研究投入是非常不利的,导致基础不牢,在后续的运营规划中就会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招投标模式问题
在过去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工程的招标投标过程中,一般都是首先进行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招标工作,然后再进行规划设计工程的招标工作,这种模式的
招投标过程一般需要两到三次的招标。

然而这种招标方式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一般来说,很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供应商往往都会担心后续的设计规划能不能仍
由它来完成,而且一般前期可行性研究所提供的费用不多,而后期设计规划招标
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使得前期可行性研究的投入不足,无法提供较
好的方案,给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

二、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同轨道交通运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现如今,我国已经有部分城市率先尝试了将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协
同管理,说明推进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交通的一
大趋势。

对此,笔者建议加大政府同相关轨道交通运管机构的协调力度,尽可能
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明确不同投资主体的分工,建
立一套完善的线路规划方案。

除此之外,如果有实现的可能的话,一个城市的轨
道交通线路规划最好由一家投资主体进行运营与管理,在这方面,上海市就做的
很好,其轨道交通只由上海申通集团负责整个的运营管理,很好地解决了线路资
源不能听共享的问题。

(二)加强规划部门同建设业主的沟通交流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部门同各个建设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各部门
协同配合,共同研究规划,在规划前应充分做好实地调研工作,使得研究规划能
够真正的贴近实际。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应该将城市
规划同不同的区域规划高度统一起来,实行整体而全面的控制。

目前,部分城市
在进行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会临时成立相对独立的城市轨道交
通选线建设管理机构,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交通规划的法规文件,在工作的
过程中使得整个城市规划同区域规划完整结合,无缝衔接,实现了对整体规划的
有效控制。

(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相关资料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的基础建设中,相关资料的管理和完善是至关
重要的。

必须妥善保管这部分资料,并能做到及时地更新与完善,这样才能使得
城市轨道交通选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整。

而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相关资料不足,专业人士对基础资料不能够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往往会造成研究成果不贴近
实际,可行性不强。

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次这种情况,因此必
须在前期注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相关资料的妥善管理,委派专员、专业人士负责
并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四)实施全过程招标管理
全过程招标能够为很多设计研究单位提供足够的信心与资金支持,使其在设
计研究阶段更注重设计质量,论证更科学合理,力求达到最好。

当前,我国已经
有不少城市实行了全过程招标管理模式,如此一来,就可以更有效地调动设计单
位的积极性,使其在规划设计研究阶段就能积极筹备此项工作,做好充分地准备,提供更优质的选择方案,从而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深圳的地
铁建设中,部分线路的招投标工作就采取了这种模式,实现了深圳市政府与规划
设计单位的双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