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1爱是真正的老师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爱是最好的老师》,感觉不错,文章是这样的:“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 200 个年龄在 12 岁到 16 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 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 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 25 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
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
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先的 200 个男孩中的 180 个取得了联系。
他们发现其中惟独 4 人以前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之后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透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 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
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
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明白,”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
”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干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
当孩子体味到我们的爱时,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们,即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他们依然会爱我们。
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明白,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远比物质更值得人珍惜的――真正的爱。
我们在工作中,赋予孩子无限的爱,才干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才干让家长心存感激,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为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爱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惟独对别人付出爱,才干得到更好的回报。
不要把爱的方式当某。
而给他们真正的需要,真正的爱!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2每天的餐前活动是看 vcd 的时间,每位孩子也都指望着这一刻。
这天中午餐前活动时间到了,原本照以前的规矩是由我说了算,我放哪盘就看哪盘。
可是在孩子们抬椅子坐后面的时候,我听见有两个孩子在争论着什么。
我上去一问,原来他们俩有一个说:“我想看天线宝宝”,另一个却说:“我才不看那个,我想看猫和老鼠。
”于是发生了争议。
我灵机一动,何不把“看什么”交给孩子们决定。
于是,我把 vcd 拿在手上,先念了念每盘 vcd 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们:“今天你们来作主看什么,哪盘举手的人多我们就看哪盘,少数服从多数。
但是每人惟独一次举手的机会,要考虑好你最想看哪盘。
”孩子们思量一会儿后,我就逐一拿出 vcd 请他们选择。
最后选出了人数最多的“猫和老鼠”。
大家都很尊重决定,没有谁提出异议。
在观看的时候,也特殊肃静。
从这个小小的选择 vcd 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同时也发现如果老师能小事上尊重孩子,多给孩子们选择、做主的权利,你会发现会事半功倍的。
这也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权利。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也向来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在美术教学方面,我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孩子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谁说他们只是随意的涂涂画画呢?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一、观念的更新过去的美术教学,会把幼儿绘画单纯看做是一种技能训练,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好不好、像不像,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渐渐地领悟到:通过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绘画工具及材料的多样化色采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幼幼儿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幅幼儿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亮丽的色采。
其次才看技巧及创造能力的表现。
大部份的孩子对一些冷艳的色采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
如果绘画工具仅限于蜡笔或者油画棒,由于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时间过长会削弱他们的兴趣,甚至会厌弃这样的活动。
而水粉颜料明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
我在指导幼儿绘画时,时常用勾线笔、蜡笔、水粉等工具,指导幼儿描绘出色采丰富、充滿童趣的作品。
还可以手工与绘画及装饰结合组成一幅画。
既丰富活动又从多角度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运用多种材料配合进行绘画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
三、绘画技巧的练习与创造应是同步进行的现时有许多的文章与资料都谈到非常重视幼儿绘画的创造,但对于技巧的练习是谈之却少。
就从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创造固然重要,反之,没有技巧的练习创造谈何而来呢?就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远远要大于技巧的表现,但由于技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心中有画”但无从下手。
我认为,对于初学画画的孩子来说,技巧的练习应该作为重点来抓。
特殊是小班的教学,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范画讲解。
时下,不正说幼儿园美术教学要以创造为主,活动中进行讲解,这样会限致幼儿的思维。
我觉得不然,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惟独认清这两者的关系,在活动中才干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收放自如。
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4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
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
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
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普通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
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比如:面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1、冷处理:面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允许或者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镇静下来之后。
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2、条件对换法: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可以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固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此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鼓励法: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最优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用,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再也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一定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通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儿园大班教学心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惟独爱孩子的人,才干教育好孩子。
”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
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目生的环境。
他们希翼得到认可、欣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翼得到老师的爱。
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
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
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5刚一放学,就听见刘衡高兴的对爷爷说:爷爷,我今天得了小红花,上面还写了个字。
你认识吗?爷爷接过来,欣慰地笑了。
看见淡绿色花瓣上贴着一个金色“奖”字。
上小班的刘衡这个星期已经得了三个“小红花”了。
刘衡很乖,爱动脑筋,什么都想学。
过了几天,我跟刘衡妈妈见了面,谈起了刘衡的事情。
刘衡妈妈说:平时我们在家时常鼓励说;“刘衡真棒!”。
其实,孩子就喜欢家长多赞扬,多鼓励,他们幼小的心灵才干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就会很自信,勇敢坚毅地克服任何艰难,因为他知道自己能行。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6教育随笔一开学有两个月了,孩子的常规还是不是很好,我分析下原因:孩子们都长大了,比较活泼好动,也有自己的主见了,什么事情都想着亲子尝试一下,有什么问题固然也要叽叽喳喳的一起探讨,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班级的常规停滞不前,在幼儿园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必须透彻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理。
让他们做的更好。
我们两位老师要一步一步的认真的谨慎的来培养孩子的常规,惟独做好了这个工作,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才有提高的可能,于是我们两位老师又重新开始对我班的孩子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
在一次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我要求孩子们要上课了,要用很神气的样子坐在位子上准备上课。
可是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坐的很神气了,有的孩子还是在一起讲话,影响整体的课堂效果。
这时候我即将表扬了坐的很神气的那个小朋友林林,我说:“小朋友们,你们看 AMY 多神气啊,她可是一个爱学习的小朋友,我们小朋友都要跟她学习啊,这样才有机会做小班长,值日生呀!”这时候在讲话的 DAN 即将坐的很笔直,看到他这样,我即将表扬他,说:“大家看, Dan 也坐神气了!”不一会儿,所有的小朋友都坐神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