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 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0 分〕处C. 白磷可以用木炭粉代替D. 白磷量的多少对试验结果无影响2. 以下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百炼成钢B. 冰雪消融C. 粮食酿酒D. 钢铁生锈3. 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 3)2、Na 2CO 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响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烧杯中无色滤液b 肯定呈中性 C. 反响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4. 以下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B. 白色沉淀a 为硫酸钡沉淀 D. 反响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A. HClOB. NaClO 2C. ClO 2D. KClO 35. 以下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蔗糖参加水中 C. 铁粉参加盐酸中B. 食盐参加植物油中 D. 植物油参加汽油中6. 以下试验中,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1.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展如下探究试验(如图,白磷的着火点为4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反响过程中,活塞先向右移,在向左移,最终停留在4 刻度A. AB. BC. CD. D7.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 金刚石、钻石B. C 60、石墨C. 氧气、液氧D. 银、汞8. 我国医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则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一个青蒿素的分子中含有 11 个氢分子B. 青蒿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C.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青蒿素是有机化合物9. “物质的组成构造打算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

以下有关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用途”对应关系不全都的是()A B C D实验a 中的气体能燃烧,产冷却后,翻开弹簧 铜片上的白磷燃 现 生淡蓝色火焰,b 中的滴有紫色石蕊的溶液呈蓝色,加夹,水被吸入瓶内,烧,热水中的白磷 象 瓶内水面上升约1 5气体能使燃着的 入稀盐酸后蓝色变为红色 不燃烧木条燃烧更旺 结氧气约占空气质量 燃烧需要到达可燃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 反响后的溶液中肯定不含碱性 论的15物的着火点 成 物质物质 组成、构造性质用途 A 稀有气体 原子的最外层到达稳定构造 化学性质稳定 保护气 B 干冰 分子间隔小,自身能量低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C 氢氧化钙 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显碱性 处理酸性污水 DA. A 稀盐酸能解离出氯离子B. BC. C显酸性D. D调整溶液酸碱度10. 如下图试验设计能到达目的是()11. 以下反响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产碳酸钙白色沉淀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 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12. 以下有关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将河水转化为纯洁水B.证明CO 2能与水反响C.证明燃烧需要氧气D.除去CO 中的CO 2药品橱 甲 乙丙丁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氯化钙 红磷、木炭A. 将C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B. CO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刺眼的白光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13. 取肯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g ,其中钙元素养量分数为50%.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 生成 2g 二氧化碳气体B. 原来碳酸钙的质量为14.3gC. 剩余 8g 固体为纯洁物D. 剩余 8g 固体中参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14. 以下物质中,不行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是()①单质②氧化物③化合物④混合物.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5. 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三种关系:对某些学问进展归纳,以对学问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生疏,以下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单质和化合物:穿插关系 C. 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包含关系B. 氧化反响和化合反响:并列关系 D. 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16. 某试验室中的四个药品橱分类存放的药品如下:最近,该试验室购进了一些硫磺,应将它存放在()A. 甲B. 乙C. 丙D. 丁17. 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展归纳的状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 AB. BC. CD. D18. 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应选用的试剂是()A. 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C. 酚酞、氯化钠溶液B. 酚酞、稀盐酸 D.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9. 以下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加过量铁粉过滤,可以除去硫酸铁溶液中的少量硫酸B. 往装有氢氧化铁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C. 往装有少量氧化铁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不变红D. 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FeCl 2和H 2O20. 以下试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9 克硝酸铵固体溶于试管中的 5mL 水后,触摸试管感到发烫C. 把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外表掩盖一层红色物质D. 细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农业上常用来改进酸性土壤的碱 ;(2)碘酒中的溶剂;22.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氢气燃烧是人们生疏组成的开头,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0.5mol 水含有 个水分子.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缺乏时引起贫血症--铁元素 氩气--由Ar 2分子构成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氯化钠--由Na +和Cl −构成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D.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削减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骑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削减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加热液体--管口不能对准人削减酸雨的发生--使用型能源物质 甲 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2) 以下试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水的电解试验能说明.(3) 将硬水煮沸会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 3和Mg(OH)2.试验室从该水垢中提取氯化钙晶体的主要流程如下:向滤液中参加盐酸的目的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解释).在过滤后的溶液中有 溶质.(4)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 20g ,分别参加到四个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状况如下表(温度保持2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序号).A.所得溶液肯定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丙溶液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D.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 >丁.23. 将黑色粉末A 和无色液体B 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加热一种白色固体E 和黑色粉末A 的混合物也可得到另一种白色固体D 和气体C ;无色气体C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假设将银白色金属F 放在盛有C 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G ,并放出热量.请推断:(1) 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B;D ; G .试验方案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得出结论1 取少量反响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假设无色酚酞不变色猜测二成立 2取少量反响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铁溶液猜测三不成立(2) 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加热固体E 和A 反响: ,反响的类型是 ;固体F 在 C 中的燃烧: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24. 试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 图中标示仪器(1)的名称。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假设用 G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 ”或“b ”)。

(3) 试验室制取CO 2时应选用的装置图是,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乙炔(C 2H 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燃烧的气体,试验室用碳化钙(俗称电石,化学式为CaC 2)与水常温下反响制取乙炔。

制备乙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

要收集较为纯洁的乙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25. 小红和小强打算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进展酸碱中和反响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展探究。

【提出问题】反响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有哪些?【试验猜测】猜测一:溶质可能是NaCl 、NaOH 和HCl 猜测二:溶质可能是NaCl 和 HCl 猜测三:溶质可能NaCl 和 NaOH猜测四:溶质可能是。

两人经过争辩,全都认为猜测一不成立,你认为缘由是 。

【查阅资料】NaCl 溶液为中性,NaOH 溶液为碱性。

【试验探究】小红设计了两种方案对其猜测进展验证写出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猜测二成立,反响后溶质为NaCl 和HCl。

【拓展迁移】小强认为方案1 的结论不完整,你认为缘由是。

【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A 说法错误;B、白磷开头燃烧时,由于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动,当装置冷却后,由于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活塞再向左移动,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装置冷却后活塞最终停留在4 刻度处,故B 说法正确;C、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不行用木炭代替,故C 说法错误;D、白磷要过量,能保证氧气能完全反响,以除尽玻璃容器中的氧气,故D 说法错误。

应选:B。

A、依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展分析,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B、白磷开头燃烧时,由于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动,当装置冷却后,由于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活塞再向左移动,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装置冷却后活塞最终停留在4 刻度处;C、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的二氧化碳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D、依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留意事项答复,白磷要过量,能保障氧气能完全反响,以除尽玻璃容器中的氧气.空气是人类贵重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留意测定原理、试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的考察.2.答案:B解析:解:A、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溶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响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