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学习之手卫生的依从性+指征第一篇:医院感染学习之手卫生的依从性+指征手卫生的依从性一、定义1、手卫生: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
二、洗手的指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三、洗手的方法——七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第二篇: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经济的方式之一。
WHO于2005年10月10日发布《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我国卫生部也于2009年4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同年12月1日实施。
文献报道瑞士日内瓦对2万名医护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研究,结果手卫生依从性从1994年的48%提高到1997年的66%,医院感染率从1994年的16.9%下降到1997年的9.9%,循证表明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正确的手卫生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卫生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主要是每月调取各科室从后勤处、消毒供应中心领取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的量,根据病案室统计各科每月实际使用床位数计算出实际每床每日使用量,以衡量各科医务人员洗手和卫生手消毒的次数,来评判手卫生措施实施情况;另外实地查看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后的洗手和手消毒情况。
经过统计分析、汇总,我院的手卫生实施情况不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手消毒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大了手卫生的监督、检查、培训的力度,并对全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细菌学检测。
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科室和个人,对不合格人员经过培训后再次检测直至合格。
通过以上措施,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逐步提高,在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能自觉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减少了因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到位而导致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第三篇:手卫生指征和洗手方法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生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6.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洗手。
洗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消毒剂双手代替洗手。
3.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腺),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七步洗手法步骤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事项:1.每步骤至少揉搓5次,双手交替进行;2.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30秒以上。
手消毒指征及方法指征: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液剂手掌心;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方法: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如何使用免洗液如何洗手使用乙醇为主的免洗液进行外科手消毒第四篇:手卫生指征和洗手方法母乳喂养检查应知应会5个手卫生指征• 接触病人前;• 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危险物后;• 接触病人后;• 接触病人环境后。
具体的手卫生指征描述A.当存在可见污物或可见的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固体污物时,请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洗手完毕后用一次性抽纸擦干双手。
B.如果强烈怀疑或已证实暴露于孢子形式的致病菌中,包括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推荐首选手清洁方法为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当手上无可见污物时,推荐在其他所有的临床条件下首选使用以醇为主的免洗液进行常规手部消毒。
如果无法获得以醇为主的免洗液,请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D.以下情况需进行手卫生: 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b)不论是否戴手套,对病人进行侵袭性操作前;c)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d)对同一病人实施护理时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时;e)接触病人邻近环境中无生命体的表面(包括医疗设备)后;f)脱掉无菌手套或非无菌手套后。
E.处理药物或准备食物前请用普通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以醇为主的免洗液清洁双手。
F.无需同时使用以醇为主的免洗液和抗菌皂液清洁双手。
如何使用免洗液如何洗手使用以醇为主的免洗液进行外科手消毒第五篇: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评审资料之一:工作心得培养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效作用汉滨区大同镇中心卫生院主管护师陈玉随[关键词]:培养手卫生感染管理实效作用医院感染是各级医疗机构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既加大了医疗机构的医疗成本,又引发医患纠纷,构成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同时,对患者健康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及掌握各项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高成本、高投入、高基础设备设置的工作。
因此,我院在创建规范化乡镇医院建设活动中,立足实际,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简洁最常用最实用的手卫生做起,控制医院感染。
.从实践工作中让护理人员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和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因职业的特点与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医务人员接触最频繁,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如稍有疏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甚至暴发流行,因此,要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医院感染与护理操作环环相扣,如影随形。
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如遵守手卫生制度、医院环境清洁卫生制度、治疗室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换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病区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
诸多制度中手卫生制度是制度实施的基础。
是乡镇医院医院感染工作投入成本尴尬局面下最为实用也最为经济易于开展实施的一项简单而又重要的工作。
3.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重点突出手卫生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强化演练正确的洗手方法,培训七步洗手法。
医院各科室、洗手池张贴洗手图片,洗手标示醒目,随时促使提醒护理人员、医务人员正确洗手,培养手卫生的依从性。
组织开展手卫生制度、七步洗手法竞赛考试,并纳入医护人员岗位目标工作任务考核,使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发挥作用。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如护士为患者静脉输液时首先做到治疗前洗手治疗后洗手,再是执行“一人一巾一带”、“一人一针一用”,做好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的消毒隔离工作,患者床单被褥的清扫、消毒、更换工作等护理操作,都应与正确的洗手法互为相容相依。
预防医院感染,减少院内感染传播,从手卫生上切断院内感染传播途径。
.做好手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是护理工作的职责之一,护理人员在培养自身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应自觉带动和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正确的洗手法,使其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切断医患手接触污染,起到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
总之,我院在创建乡镇规范化医院建设活动中始终坚持手卫生制度的落实,认真实施七步洗手法。
护理人员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管理工作,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护理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有着积极作用。
而护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和在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中极容易遭受感染,首当其中就是手的污染,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培养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加强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暴露,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都有着积极的实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