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积液(5篇材料)

胸腔积液(5篇材料)

胸腔积液(5篇材料)第一篇:胸腔积液适应证:急性脓胸、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手术后、气胸(尤张力性)。

禁忌证:结核性脓胸。

注意点:1、保持引流管通畅,不使受压、扭转,逐日记录引流量及其性质和变化。

2、每日帮助患者起坐及变换体位,使引流充分通畅。

3、如系急性脓胸,术中宜取分泌物作常规检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试验。

如为张力性气胸,可于病侧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腋前线或腋中线的第4或第5肋间处置管。

4、定期胸部X线摄片,了解肺膨胀和胸膜腔积液情况。

1、保持引流通畅。

2、引流管长度适宜。

3、勿将引流管高度超过刀口平面,以防虹吸作用将引流瓶内液体吸入胸腔内。

4、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详细记录,对胸腔感染的病人,观察其引流液的颜色及气味。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5、24小时更换引流瓶一次,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6、若引流瓶破裂或引流管突然脱落,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备好物品,协助医生重新置管。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

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每日更换水封瓶。

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 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摘要】胸腔积液是胸膜表面间质的液体漏出或渗出并积蓄在胸膜腔。

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前者发生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身因素改变时,例如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充血性心衰的静水压升高。

渗出液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胸腔液体积蓄。

继发于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淋巴管阻塞亦可产生渗出性积液。

所以对于胸腔积液明确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继而明确原发疾病,是诊治过程的关键。

【关键词】胸腔积液;结核;护理胸腔积液一般都是结核性的,在治疗上也要用抗结核药物,但是,胸膜炎伴胸腔积液和肺结核不同。

因为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如病;肺结核特别是空洞型和浸润型。

其病灶于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极具传染性。

所以结核性胸膜炎就不具备传染的条件。

胸腔积液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有进行性加重的胸痛和呼吸困难,多为大量血性胸水,增长速度快,是转移性恶性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肺癌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肺癌初诊时大约有15%的病例有胸水,在病程中又有40%-50%出现胸水,胸水的出现意味着病情进展到晚期和预后较差,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延长其生命有重要意义。

胸腔的解剖结构胸腔指的是由膈肌和胸廓围成的总腔,胸膜腔是由脏壁两层胸膜在左右两肺周围围成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腔内含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

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

即使是正常人,每24h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胸腔积液的症状少量胸腔积液时常无明显症状,大量胸腔积液时患者可有气促、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胸壁运动受限,呈端坐呼吸。

胸部患侧饱满,语颤音消失或减少,叩诊出现实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移位。

胸腔积液种类3.1 漏出液由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病、低蛋白血症和肺栓塞等引起。

3.2 变更漏出液由于肺扭转、膈疝、肝箝闭、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未脱落肿瘤阻塞淋巴回流引起。

变更漏出液中中性粒细胞、间皮细胞和红细胞比漏出液中多,蛋白和比重增大。

3.3 渗出液分腐败性和非腐败性渗出液两种。

腐败性渗出液由于外伤或穿孔,使细菌、真菌、病毒、生虫等进入胸腔引起;非腐败性渗出液见猫传染性腹膜炎、胰腺炎尿毒症、肺叶扭转和新生瘤等。

3.4 肿瘤性积液见于胸腺淋巴肉瘤、胸腔间皮瘤、转移性癌和腺癌、血管肉瘤、心脏肿瘤等引起的是非腐败性渗出液。

3.5 乳糜性积液也称乳糜胸,见于先天性胸导管异常、胸导管肿瘤和栓塞。

心肌病或长期胸积液,由于细胞破碎,可引起假乳糜胸。

3.6 胸腔积血见于外伤、双香豆素中毒等。

护理4.1 护理评估(1)评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和性质。

(2)评估有无胸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3)评估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指标。

(4)评估胸部体征,如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是否清晰。

(5)评估恶性胸腔积液病人是否伴有消瘦、贫血貌、恶液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6)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4.2 护理目标(1)病人能保持最佳活动水平,学会保存肺功能。

(2)血气分析正常,气体交换正常,病人精神状态良好4.3 护理措施(1)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半卧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

(2)遵医嘱给氧2~4L/min,氧浓度35%~40%,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3)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

(4)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地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

(5)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

(6)协助医生抽胸水,减轻其肺组织受压的程度,同时做好其术前、术后护理。

(7)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改变。

4.4 心理护理(1)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负责医生、护士及其住院环境,建立信任感。

(2)加强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说出焦虑的感受,并对病人表示理解。

(3)了解病人焦虑的程度,并帮助病人降低焦虑水平:(4)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使病人感到安全。

(5)谈话时语速要缓慢,态度要和蔼,尽量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6)尊重病人,允许他保留自己的意见。

(7)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其悲观、焦虑不安的情绪,配合治疗。

(8)当病人进行诊断、手术、检查及各种治疗护理前,耐心做好解释和宣教,消除其焦虑不安的情绪。

(9)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巧,如仰视、控制呼吸、垂肩、冷静地思考、改变说话的语音、搓脸、自我发泄等。

(10)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并仔细观察其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4.5 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

(2)给予半卧位,胸闷气急时给予吸氧。

(3)胸痛剧烈时给予止痛剂。

(4)协助医生抽胸水,观察胸水的颜色、量并记录。

(5)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①加强病房巡视,经常观察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渗出,及时更换敷贴。

②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滑落与扭曲,倾倒引流液时特别注意关闭导管,防止空气逸入胸腔。

③在进行注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准确将药液注入胸腔内。

在注药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疼痛、胸闷、出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对症处理,注药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夹闭引流管。

④指导患者经常更换体位,协助离床活动,促使肺部早日复张。

⑤积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原,易引起导管阻塞,定时用生理盐水250ml+肝素12500U溶液5~10ml冲管。

⑥应严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⑦每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

(6)鼓励患者卧床休息,晚期肺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放液又导致大量蛋白丢失,故应加强营养。

营养支持的原则为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或肠外营养液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7)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心理。

晚期肺癌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绝望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对新疗法了解少,顾虑较多,留置导管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置管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使其消除顾虑,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

4.6 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安排好生活起居,适当进行户外活动;(2)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

(3)注意多食富含粗纤维,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每2个月复查胸水1次。

(5)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救治。

4.7 预防措施(1)积极防治原发病。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积极防治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注意生活调摄。

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湿邪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

得病后,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本文编辑:李木)第二篇:胸腔积液练习题一、A1题型1.感染性胸膜炎最常见的瘸原菌是A.肺炎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结核杆菌E.绿脓杆菌【本题1分】【答疑编号20432】【正确答案】 D 2.诊断渗出性胸膜炎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临床症状和体征 B.胸部X线检查 C.超声波检查 D.胸部CT E.胸腔穿刺液检查【本题1分】【答疑编号20433】【正确答案】 E 3.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穿刺抽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严格无菌操作B.抽液不宜过快、过多C.每周可以3次D.穿刺发生“胸膜反应”不影响继续抽液E.抽液后胸腔内可以不用药【本题1分】【答疑编号2043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连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