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趣谈闽南话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口语表达方面,不仅我们提到的谚语,其实更精彩的还包括闽南话的成语和惯用语,还有歇后语等。

闽南话成语,跟普通话差不多,一般是言简意赅、通俗生动、较为定型的短语,四字格式。

成语有好多例子,比如“红膏赤蠘”形容人满面红光身体健康;“挽瓜揪藤”就是寻根究底;“牛头马面”就是凶神恶煞;“傻(ggong)蟳等鲎”就是我们说的守株待兔;“火龙火马”就是急如星火,“引鬼入宅”就是引狼入室;“空嘴哺舌”比喻空谈无用;“掠龟走鳖”就是顾此失彼;“有耳没嘴”意思是多听少讲;“软土深掘”田土松软则锄头掘深容易,喻为人太软弱就会被人欺负。

闽南话惯用语也很趣味,是习惯用的三字格定型短语。

一般来说三字格属于惯用语,有一些词你不能用那三个字来解释,它的含意已经超过这三字的意思。

比如说“三人三”,不是说有三个三,而是说有三个证人来证明一件事情叫“三人三”。

“走后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走后门,已经变成另一种意思了。

又比如“十一叔”指(中年)单身汉,“食碰饼”就是受批评,“吐连涎”指胡乱叨絮,“热剩粥”比喻没完没了重复。

一起了解完闽南的成语和惯用语后,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闽南话的歇后语。

闽南话歇后语一定要有两部分构成,前一段像谜语性质,后面一段是对前段深层的补充和发挥,类似谜面和谜底,闽南人叫“likieh 话”。

歇后语民间叫“li kieh话”,闽南话“li kieh”就是调皮、古怪的意思。

为什么歇后语会叫“li kieh话”呢?这是因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说出一件东西,让人猜这一东西的含意,有如猜谜;后一部分来解释或揭露前面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比如“驼背跌落海――弯泅”,驼背的人跌入海中,只能弯着身子泅水,而“弯泅”与闽南话“冤仇”同音。

“苍蝇戴龙眼壳――勘头勘脸”,意思是不懂事理、不识相。

“十五个土地公排两爿――七土八土”,意思是土里土气。

“剔头罢工――无理发”,拿你没办法,这就叫歇后语。

这在闽南话里
很多,这是民众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构成一种半谜语的形式让人猜,讲上半句让你猜下半句,而且下半句的含意是上半句的深层,让你去体会,这样很有趣。

讲话直讲当然有直讲的好处,但有时(应用歇后语)委婉地讲也能达到目的,对人的讽刺、批评能让人接受。

歇后语,也称“五色话”。

这是因歇后语形象生动,趣味诙谐,给人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感受,故以“五色话”作称呼。

听众朋友,“五色话”能为人们喜闻乐道,富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比喻形象,表意生动。

例如:老猴爬竹竿——一节过一节(做事不能操之过急)
二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例如:
乌鳗食着茶箍水——一只躇入,一只躇出(喻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乱拳打倒老师傅——不能小看新手
老戏摔倒在台下——高手也会有失手的时候
鬼和马抱着哭——形容事情离谱(笑倒了……)
多牛踏不了粪——形容人多办事效率低
养老鼠啃布袋——常形容败家子
一分掰成两半用——形容节俭到极至
严官府出厚贼——形容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鸭仔落水身就浮——事到便直
龟笑鳖没尾鳖笑龟头短------有点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意思
青冥猫咬到死老鼠-----运气好
平平钱捉猪仔咬输-----付出一样结果不如别人
十五个土地公排两爿――七土八土”,意思是土里土气
苍蝇戴龙眼壳――勘头勘脸”,意思是不懂事理、不识相。

(《闽南语林趣话》5月份播出作者:江德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