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优雅的“请假条”》优选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优雅的“请假条”》优选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优雅的“请假条”》优选教案模板《优雅的请假条》讲述了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回家过节,但遭到拒绝。

大作曲家海顿用他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创作并组织大家成功试演了《辞别交响曲》,终于使公爵理解到了乐师的心情,承受了大家的请假。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优雅的“请假条”》优选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11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其中6个生字。

积累词语7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学习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讨论问题。

3.了解作曲家海顿的智慧才能,鼓励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故事。

2、能借助填空理解“为什么称《辞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难点:理解海顿为什么不用一张普通的请假条,而要用一首曲子来向公爵请假。

教学媒体 ppt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质疑1、板书:请假条读词,师:什么是请假条?你写过请假条吗?2、板书:优雅认读词语,学习生字“雅”(重点字形),书空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二、自主学习,质疑解疑出示学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找出不理解的词句,打上“?”(3)思考:课题上的请假条为什么加上引号呢?三、检查交流,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生字词语:优雅、圣诞节、遭到、拒绝、美妙绝伦、演奏、吹熄、蜡烛、新颖、效果、(1)小火车读生字、词语(2)指导书写:奏、(3)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可说自己已经理解的或提出疑问2、指名分节读课文3、课文中的请假条是什么?(板书:乐曲)理解课题为什么用上“”。

四、学习课文,了解起因过渡:海顿为什么要写这奇特的请假条呢?1、自读课文1—3节,思考海顿这样做的原因2、讨论学习:出示句子:海顿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

”(1) 读读句子,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围绕句子质疑)(2) 联系上下文,练习说话:海顿十分同情大家,是因为( )。

因为( ),海顿十分( ),所以他决定( )。

3、小结:指导朗读1—3节五、稳固字词,练习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抽读生字卡片二、继续学习课文(一)第五节:读中感悟“优雅”过渡:海顿的请假条为什么说是“优雅”的呢?请学生自读课文第五节:想想《辞别交响曲》和我们听过的音乐一样吗?1、交流、体会演奏方式的不同(1)出示: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2)指导学生读出“无声辞别”时场景的优雅与悲壮(3)你仿佛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4)讨论:海顿为什么安排这种方式的演出呢?体会海顿的独具匠心。

2、交流领悟乐曲的优雅、的独特(1)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学生自读句子,注意长句的正确停顿检查:抽读(2)听音乐感悟:乐曲是“美妙绝伦”而又“凄婉”的,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旋律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感受一下吧!(3)学生说说感受:出示:这音乐是如此的,又如此的,乐师们仿佛在说:“ 。

”(4)指导读句,体会乐师们强烈的思乡之情(5)此时此刻,乐师们似乎在诉说什么?(6)海顿为什么谱写这样的旋律呢?体会海顿用心良苦3、小结并指导朗读第五节美妙的乐曲、凄婉的乐章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4、练习背诵(二)第六节:读中感悟“折服”过渡:我们被海顿的优美旋律打动,更被他的智慧所折服,那公爵和人们呢?1、读第六节,理解“折服”2、此时此刻,公爵听着乐曲,看着表演,会想些什么呢?3、小结、引读第六节三、总结1、有感情地读全文2、总结充满智慧的海顿以独特优雅的音乐语言书写并递交了一份特别的请假条。

板书设计 38.优雅的“请假条”——《辞别交响曲》海顿优美高雅新颖圣诞节舒缓的引子吹熄蜡烛乐师公爵美妙绝伦的仙境凄婉的乐章一个一个地下场遭到拒绝强烈的思乡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积累词语13个,积累句子1句。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节。

3、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4、了解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能朗读课文。

2、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分层目标: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

(后)在正确朗读课文的根底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中、优)教学过程:一、认知冲突:1、播放音乐《辞别交响曲》。

随机出示:舒缓美妙绝伦凄婉2、这首曲子的作曲是谁,介绍海顿。

3、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4、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齐读课题。

理解“优雅”“请假条”上为何加上双引号?二、主动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其他字词。

1、快速阅读,自己解决字词。

2、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聘(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学生交流。

1) 介绍奥地利及圣诞节。

2) 你知道这张请假条指的是什么?板书:《辞别交响曲》3、重点学习第五节。

1) 师再播放乐曲,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体会其中形容词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三)学会质疑。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2、同学讨论。

3、解决问题。

三、实践运用1、加部首组词巨( )( ) 爵( )( ) 虫( )( )2、听写句子四、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音乐家的小故事?说一个给你的伙伴听听。

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识记“雅、私、奏、熄、蜡、烛、艺、式、效”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优雅、美妙绝伦、新颖”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式”。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从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

4、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像,进行说话训练,感受《辞别交响曲》的深刻,从而进一步体会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1、能借助一些关键词语,简单地讲述课文内容。

2、能理解为什么称《辞别交响曲》为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是一张优雅的“请假条”。

教学过程:一、质疑、提醒课题1.出示:请假条(板书)(1)这里有个词,谁会读?(指名读)(2)平时,你会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生病、有时不能来学校)(3)小结:理由可以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请假。

2.再来看看这个词,板书“优雅(yǎ)”(雅是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这个词。

)(1)一起读(2)请你用换部首的方法记住“雅”,给它找找朋友。

(3)理解“优雅”。

优雅:优就是优美的意思,雅在这里就是指高雅,所以,优雅的意思就是既——优美,又——高雅。

再来读读这个词。

3.出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34 课优雅的“请假条”(板书:的)4.一起读(课题)5.预习课文时,老师曾让大家读了课题之后试着提提问题,你提了哪些问题? 预设;(1)谁向谁请假?(2)这“请假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请假条要打引号)(3)为什么叫它“优雅”的请假条?(4)为什么要写“优雅”的请假条?6. 那么通过预习,现在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随机板书:《辞别交响曲》海顿公爵乐师们(1) 介绍海顿:海顿是的作曲家,他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海顿生活在奥地利,那里是音乐王国。

(出示第一节,齐读)(2)“请假条”就是《辞别交响曲》,现在你知道“请假条”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了吗?(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请假条,而是一首交响曲,所以要加双引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通过预习,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

接下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句。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后,请大家试着用上这四个词把课文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大家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

现在自己先用上这四个词来说说看。

3.交流。

(补全板书) 预设:乐师们向公爵请假,遭到了拒绝。

于是,海顿写了一首《辞别交响曲》作为请假条。

海顿写了一首《辞别交响曲》,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

公爵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三、学习课文2、3小节1.海顿为什么要替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呢?自己读读课文2、3小节,找出有关句子。

交流出示有关句子;(1)有一年圣诞节前,乐师们向公爵请假,希望能回家过节,与亲人团聚,但遭到了拒绝。

介绍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就是圣诞节,这是西方的最隆重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大家都盼着能与亲人团聚。

(2)他十分同情大家,便说:“别急,我替大家请假。

”海顿抚慰大家,说——(3)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海顿为什么要替大家请假。

请你用上这三个词语,试着说说海顿替乐师们请假的原因。

先自己轻声说一说。

2. 海顿急大家所急,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A 出示:两天后,??先试演一遍。

B 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后,他做了几件事?(2件事) (师)第一件是—— (师)第二件是——C 你能用“一方面?一方面?”把这两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轻声说说。

D 交流:a.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

其实,这两件事情是同样重要的,说的时候,顺序可以前后交换一下。

b.两天后,海顿拿出一部新的交响曲,(一方面又说服公爵在圣诞节前将新乐曲先试演一遍,一方面让大家赶紧排练。

)小结:正因为海顿做的这两件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所以可以用“一方面? 一方面??”连起来说,而课文用了一个“分号”来连接,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E 一起读。

四、学习4—6节1.师:试演那天,台下坐满了精通音乐的名流,课文的第五小节展现了当时的情景,先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这小节中有几个生字,先来学一学。

1)奏:谁来拼?(注意平舌音)开火车直接读。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的天第一笔是横,捺改成点)2)烛(一起拼)你们把翘舌音读准了。

蜡:烛连成词语一起读。

(蜡烛) 熄(一起读)、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字旁。

2. (播放音乐)演出开始了,舞台上烛光摇曳,交响曲舒缓的引子响起了,把大家带入一个的仙境。

乐师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那里有——(2、3人交流) 是啊,那里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得上。

那就是(出示:美妙绝伦)。

美妙到了极点!(齐读:美妙绝伦)3.出示: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 (指名2-3人读、女生齐读)4.(播放小提琴曲)但就在这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乐师们却是有家难回啊!5.听!你来读(出示: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乐师们仿佛在说——男生读读这句话。

舒缓的音乐、凄婉的乐声——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女生读蓝颜色的字,男生读黑色的字)。

6.引读:(师)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生)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