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概论期末复习资料(1)

体育概论期末复习资料(1)

体育概论期末复习资料(尔洛)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体育手段指围绕如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采取的各种运动方式或具体方法。

3、社区体育指城市社区体育,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如居委会,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强社区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促进社区和谐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4、体育体育是关于体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5、休闲体育指人们在自由时间里,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满足身心需求的一种自觉自足的社会文化活动。

6、运动训练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7、运动竞赛指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较量。

8、身体练习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和基本单位。

9、身体姿势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10、技术基础指按一定顺序、节奏组成的动作的基本结构。

11、技术细节在不影响运动技术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技术特点。

12、体育功能指体育对人、对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13、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并以复习和巩固课堂的课堂教学内容,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活动。

14、体育科学(宏观)体育科学是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方法论,以基础体育学科以及新兴、交叉体育相关的学科为构架,研究体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群体。

15、体育教学(体育课教学)指在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下,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掌握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

一、体育功能: (一)健身功能1.改善骨骼肌肉系统促进生产发育提高身体运动能力。

2. 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系统增强机能能力。

3. 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增进健康水平。

4. 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5. 调节人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6. 推迟衰老过程,延年益寿。

(二) 教育功能1. 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人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优化。

3. 培养情商,促进人的社会化。

(三)娱乐功能1. 缓解压力,疏导情绪,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

2. 陶冶情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3. 显示能力,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四) 政治功能1.振奋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2.树立民族形象,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

3.促进国际交流,将强公共外交。

(五)经济功能1.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2. 体育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3.体育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文化功能1.体育蕴含价值观,具有不同的文化导向功能 。

2.体育可传递正能量,具有文化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

3.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走向融合,逐步形成体育核心竞争力。

二、体育体制 (一)概念:是关于体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二)分类:A. 政府主导型的体育体制:(特征) 1.政府建立直接参与体育管理的机构体系。

2.体育发展经费主要依赖国家的直接投入。

3.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实施体育管理。

4.注重体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5.体育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缺乏。

6.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C.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的体育体制:(特征)1.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管理体育。

2.体育发展费用通过多样化途径获得。

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4.政府通过多样化手段对体育实施调节。

三、学校体育概念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运用身体练习、卫生保健措施等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的目的1.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体育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校体育的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体育兴趣、情感、能力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是发展。

4.学生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四)学校体育的组成体育课教学(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五)体育教学:指在教育教学目的制约下,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

体育教学的特点1.教学内容的实践性2.教学活动的复杂性3.身心负荷的双重性教学效果的综合性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安全性原则合理安排负荷与休息原则等讲解法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比赛法放松练习法等(六)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并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

特点:1.活动内容的广泛性2.活动形式的灵活性3.活动空间的广阔性4.活动人员的复杂性5.活动性质的双面性四、竞技体育(一)概念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三)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技体育的竞争性。

2.竞技体育的规则性。

3.竞技体育的娱乐性。

4.竞技体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5.竞技体育目的的功利性。

(四)运动训练: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特点:1.训练内容的专门性2.训练方法的多样性3.训练过程的长期性4.训练负荷的极限性运动训练的内容:身体训练(一般专项)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运动理论知识教育运动智能因素培养体育道德品质培养)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较量。

特点:1.参赛目标的竞争性2.竞赛条件的公平性3.竞赛规则的制约性4.竞赛过程及结果的随机性5.竞赛信息的扩散性运动竞赛的组织:1.制定运动竞赛计划2.制定运动竞赛规程3.确定运动竞赛方法体育手段(一)概念是围绕如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采用的各种运动方式或具体方法。

1.按运动目的分:身体锻炼手段身体娱乐手段竞技运动手段等按运动形式分:体操足篮排田径等按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目的分:发展柔韧耐力速度力量灵活的手段(二)体育手段的特点:历史性民族和国际性地域性(三)身体练习:是构成各种体育动作的总称。

1.构成要素: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率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节奏2.动作质量的评定标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力量性经济性弹性五、体育产业(一)概念体育产业是一个集群,该产业群不是单一的某种行业,而是一个集体体育产品生产制造业,体育用品销售业,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业域。

(二)体育产业结构分类:体育本体产业(如体育培育业)体育相关产业(如体育用品)体育延伸产业(如体育彩票)。

体育边缘产业(如饮食住宿)(三)体育产品:有形产品(如体育器材设备)和无形产品(指精神方面的)(四)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发展体育产业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形式。

3.发展体育产业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

4.发展体育产业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发展体育产业是吸收社会游资的重要手段。

六、当代奥林匹克运动1.奥运会(法国皮埃尔德顾拜旦)。

2.1896年首届奥运会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3.成功举办的原因a.通过外交途径向匈牙利政府建议,利用匈牙利建国千年庆典承办第一届奥运会b.通过希腊国王和反对党,向希腊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其改变立场。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a.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宪章》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b.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

c.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d.奥林匹克精神: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e.格言:更快更高更强f.名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

5.组织体系:a.国际奥委会:是国际性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

总部位于瑞士洛桑(正式语言法语和英语)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利机构,享有对奥运会和奥林匹克标识的全部权利。

(有权撤销对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承认、有权取消对国家奥委会的承认、有权取消奥委会组委会承办奥运会的权利等)现任主席:德国托马斯巴赫b.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47个)35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项目夏奥会(35个项目)冬奥会(7个项目)c.国家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奥林匹克运动唯一合法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作用: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在各自国家或地区发展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重大任务。

d.国际奥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之间的关系: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三种会议:奥林匹克代表大、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联合会议、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与国际奥委会的联席会议。

七、我国与奥林匹克1.1907年张伯苓在天津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的演说。

2.1922年王正廷被选为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3.1931年在第30届全会上中华全国体育协会进会被正式承认为国际奥委会团体会员4.1952年在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接到邀请信并中国代表团宣告成立5.1954年国际奥委会第49次全会上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国家奥委会6.1958 中国国家奥委会退出国际奥委会7.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8.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有204个国际地区,设28个大项302个项,)本届奥运会创43项新世界纪录132项新奥运会纪录共87个国家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奖牌榜首名,首次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的意义:1.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