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井下作业初级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2020年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井下作业初级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2020年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井下作业初级工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600题)1.井内液柱和静液压力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

(A)溢流和井涌(B)伤人事故和硫化氢中毒(C)井喷和硫化氢中毒(D)爆炸和硫化氢中毒2.起管柱过大的()能造成溢流、井涌。

(A)激动压力(B)井口回压(C)抽汲压力(D)井底压力3.所谓硬关井就是指发生溢流后不打开(),直接关闭防喷器的操作方法。

(A)上旋塞阀(B)下旋塞阀(C)任何液流通道(D)清蜡闸板4.发生溢流后有两种关井方法,一是硬关井,二是()。

(A)强关井(B)上提下放关井(C)井口关井(D)软关井5.软关井是指发生溢流后,先打节流阀,后关防喷器缓慢截流,最后()的操作方法。

(A)关闭节流阀(B)关闭旋塞(C)关闭井口(D)打开防喷器6.井控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监测装置。

(A)内防喷工具(B)防护用具(C)处理装置(D)HK-37.内防喷工具主要有回压阀、井口旋塞、方钻杆上旋塞、()、油管堵塞器等。

(A)方钻杆下旋塞和旁通阀(B)投入式回压阀和旁通阀(C)方钻杆下旋塞和箭形回压阀(D)方钻杆下旋塞和浮式回压阀8.井控管汇包括防喷管汇、节流管汇、()等。

(A)压井管汇和平板阀(B)放喷管线和节流阀(C)压井管汇(D)压井管汇和放喷管线9.手动防喷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的特点。

(A)体积大(B)体积小(C)大而灵活(D)小而笨重10.闸板防喷器利用液压能在()内实现关井。

(A)1~30s (B)1~25s (C)1~2s (D)3~8s 11. 构成天然气的主要化学元素是()。

(A)碳和氧(B)甲烷(C)碳和氢(D)芳香烃[答案] C12. 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是()。

(A)泥岩(B)石灰岩(C)砂岩(D)碎屑岩13. 在下列四种岩石中,()是油气藏良好的储油层。

(A)花岗岩(B)页岩(C)泥岩(D)砂岩14.储集空间不包括()。

(A)井底(B)孔隙(C)裂缝(D)溶洞15. 背斜油藏、断层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A)地层(B)构造(C)岩性(D)混合16. 断块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

(A)断块的大小(B)断块的封闭性(C)断块的裂隙大小(D)断块的错断距离17. 透镜体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A)地层(B)岩性(C)构造(D)混合18. 在一个油气藏有()圈闭构造。

(A)一个(B)两个(C)几个(D)一个或几个19. 碳酸盐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油页岩(B)泥岩、粉砂岩(C)砂质泥岩、石灰岩(D)生物灰岩、泥质灰岩、石灰岩20. 粘土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A)泥岩、页岩、粘土岩(B)细砂岩、中砂岩(C)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D)生物灰岩、泥灰岩21.沉积岩环境安静乏氧,浮游生物和()能够伴随粘土矿物大量堆积、保存并向油气转化。

(A)深海无机胶体(B)陆上胶体(C)淡水与海水无机胶体(D)陆源有机胶体22. 生油层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是()。

(A)含有大量无机质和还原环境(B)含有大量有机质,具备还原环境(C)含有大量的碳质、氢和高温、高压环境(D)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和高温、高压环境23.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约1000~4000m左右,地温达到()时,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物质成熟生成大量石油。

(A)小于60℃(B)60~150℃(C)160~200℃(D)大于200℃24. 石油、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学派,即无机生成学派和()。

(A)自然生成学派(B)有机生成学派(C)上帝赐给学派(D)有机与上帝学派[答案] B25. 充满岩石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油、气运移是()作用。

(A)压力(B)重力(C)水动力(D)弹性力26. 流体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A)压力(B)重力(C)弹性力(D)水动力27. 地下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总是使得各方面的浓度趋于一致,这种分子力产生的油气运移称为()。

(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C)弹性作用(D)离散作用[答案] A28. 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分布是()。

(A)油在上,水在中,气在下(B)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C)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D)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29. 地壳上油气分布受()的控制。

(A)勘探、开发技术条件(B)生油、运移和聚集条件(C)国家经济条件(D)自然环境30. 一般油气藏中均存在游离气,如果油气藏中没有游离气体,则圈闭中最凸起的地带为()。

(A)油水所占据(B)油所占据(C)水所占据(D)重油和气所占据31. 含油饱和度指的是()。

(A)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有效孔隙体积的比(B)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C)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面积的比(D)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厚度的比32. 如果用Q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流量,A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横截面积,L表示流体通过岩石所经过的距离,Δp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前后压差,μ表示流体的粘度,则根据达西定律其渗透率计算公式为()。

(A)(B)(C)(D)33. 含水率是指()。

(A)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B)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液量之比(C)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之比(D)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水量之比34. 目前在我国,凡是()的油、气藏,属于工业油气藏。

(A)有油气显示(B)有自溢能力(C)有产油气能力(D)投资费用低于采出价值35. 对于孔隙砂岩油、气田计算储量的方法一般采用()。

(A)物质平衡法(B)压降法(C)产量递减法(D)体积法36. 一级储量可靠程度要求达到()。

(A)90%以上(B)80%左右(C)小于10% (D)30%~50%左右37. 当产量的偏差分析认为是渗透性不好而引起的,可采用()等措施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A)酸化、压裂(B)注水(C)增大压差(D)缩小井距38. 达西定律可作为估算油井(),分析油井产量影响因素的基本定律。

(A)储量(B)产量(C)生产压差(D)地层压力39. 孔隙性砂岩层的产量与岩层的(),与流体的粘度成反比。

(A)渗透率、原始地压成正比(B)渗透性、流动的压力差成正比(C)渗透率、静压成反比(D)渗透性、流动压成正比40. 当油井投入生产以后,油气从油层中流向井底是靠()。

(A)油层中溶解气(B)储量大小(C)油层压力(D)油层深度41. 油藏水压驱动方式主要依靠()而将油气排出。

(A)油层中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性作用(B)边水、底水和注入水的侵入(C)岩层和原油本身的弹性能量(D)油藏顶部天然气42. 下列不属于油藏驱动方式的是()。

(A)溶解驱动(B)弹性驱动(C)水力驱动(D)气顶驱动43. 群是()的岩石地层单位。

(A)最小(B)组内的次一级(C)中级(D)最大44. 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系、统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

(A)纪、世、期(B)代、纪、世(C)世、期、时(D)代、世、时45. 段是组内的()岩石地层单位。

(A)次一级(B)次二级(C)中级(D)最小46. 地质年代的中生代包括()。

(A)第四纪和古近纪、新近纪(B)古近纪、新近纪和白垩纪(C)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D)二叠纪和石炭纪47. 界是()的年代地层单位。

(A)最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48. 寒武纪距今()。

(A)4.90亿~5.43亿年(B) 4.38亿~4.90亿年(C)4.10亿~4.38亿年(D) 3.55亿~4.10亿年49. 油、气田开发生产所部署的井统称为()。

(A)开发井(B)预探井(C)详探井(D)参数井50. 为挽回死油区储量损失,改善注水效果,调整平面矛盾而补钻的井称为()。

(A)探井(B)资料井(C)观察井(D)调整井51. 不属于开发井的是()。

(A)预探井、资料井(B)生产井、滚动井(C)观察井、注水井(D)调整井、检查井52. 在试油作业中,射孔前的主要工序是()。

(A)通井、冲砂、洗井、试压(B)洗井、通井、冲砂、试压(C)试压、洗井、通井、冲砂(D)通井、试压、洗井、冲砂53. 外径为139.7mm的套管清水增压试压标准(),观察时间30min,压力降落不大于0.2MPa。

(A)10MPa (B)15MPa (C)20MPa (D)25MPa 54. 日产油量20~100m3自喷油井的连续求产时间为()。

(A)8h (B)16h (C)24h (D)32h55. 油、水样在试油求产过程中一般分班采样,但两个样品之间至少间隔()以上。

(A)2h (B)4h (C)8h (D)16h[答案] B56. 做原油全分析取样数量应为()。

(A)200mL (B)500mL (C)1000mL (D)1500mL 57. 井下高压物性取样前,要求井内无脏物,油井生产正常,油中含水小于()以下进行取样。

(A)3% (B)2% (C)1% (D)5%58. 油层套管的作用()。

(A)保护井口附近地表层(B)封隔松软地层和水(C)封隔油、气、水层(D)封隔复杂地层59. 固井时,水泥返深是指()的距离。

(A)井底至上返水泥面(B)人工井底至上返水泥面(C)最上一根套管接箍至上返水泥面(D)转盘平面至上返水泥面60. 井身结构中下入()套管称为表层套管。

(A)第四层(B)第三层(C)第二层(D)第一层61. 在诸多完井方法中,()对油层内油气流入井筒阻力最小。

(A)裸眼完井法(B)砾石充填完井法(C)割缝衬管完井法(D)射孔完井法62. 只有用()的井才能进行地层的分采、分注。

(A)裸眼完井法(B)砾石充填完井法(C)割缝衬管完井法(D)射孔完井法63. 目前油气井常见的完井方法有四种,即裸眼完井法、砾石充填完井法、()。

(A)硬岩石完井方法和贯眼完井法(B)射孔完井法和贯眼完井法(C)贯眼完井法和尾管射孔完井法(D)割缝衬管完井法和射孔完井法64. 固定阀开,游动阀关。

根据提供工作状态,判断管式泵中活塞所处位置在()。

(A)上死点(B)下死点(C)上冲程(D)下冲程65. 下列泵中不能防气的泵是()。

(A)管式泵(B)环形阀抽油泵(C)螺杆抽油泵(D)杆式泵66. 固定阀关,游动阀关,活塞底部压力低于活塞顶部压力。

根据提供工作状态,判断管式泵中活塞所处位置在()。

(A)上死点(B)下死点(C)上冲程(D)下冲程67. 固定阀关,游动阀关,活塞底部压力等于活塞顶部压力。

根据提供工作状态,判断管式泵中活塞所处位置在()。

(A)上死点(B)下死点(C)上冲程(D)下冲程68. 以下所描述的是():可防止砂卡;在斜井中泵筒不易损坏;可在含气较多的井中使用;工作时泵筒受力状况恶劣;上行程时泵筒受内部压力高于外部压力。

(A)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B)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C)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D)防砂泵69. 以下所描述的是():工作时泵筒不会因液柱作用而伸长但摆动大;只受外压,不宜在出砂井中使用;不宜用长冲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