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示范公开课教案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示范公开课教案
【总结】偏低的原因:溶解时未充分溶解;过滤时有液体洒落;蒸发时液体(或盐粒)溅出蒸发皿;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洒出等。
偏高的原因:称量时称多了;蒸发时未蒸干等。
【交流讨论】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
粗盐提纯中:溶解、过滤、蒸发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总结】
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明确产率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规范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计算产率偏低、偏高的原因。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PPT展示。
观看PPT
【提问】溶解操作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在同学们进行溶解操作时,下面两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1.粗盐一次不宜加的太多,以免加多了溶解不了。
2.溶解搅拌时,应控制玻璃棒,尽量不要碰烧杯壁。
【过渡】溶解操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操作是过滤,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过滤操作的第一步是制作过滤器。
【展示】展示PPT第9页。
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
随堂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23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实验6粗盐提纯
粗盐提纯的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总结】蒸发时应该注意的是:
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展示】展示PPT第15页。
【讲述】最后一步是计算产率:
计算产率时要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并计算精盐的产率;精盐的产率是:
精盐的产率=精盐的质量/称量的粗盐的质量。下面是计算的表格。需要同学们进行填写。
【展示】展示PPT第16页。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四个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循环指导)。
【展示】展示PPT第17页。
【交流讨论】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有的小组食盐产率偏低,有的小组的食盐产率偏高。请同学们仔细分析原因。
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
一、教学目标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溶解、过滤等操作,学习蒸发等实验技能。
难点:1.蒸发实验操作;2.产率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
实验用品:实验器材:酒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 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粗盐。
3蒸发: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展示】展示PPT第20页。
【讲述】下面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完成: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回答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回顾固液的分离方法—过滤。
通过展示和讲述让学生知道粗盐的初步提纯需要的仪器都有哪些。
。
通过PPT展示溶解操作的具体步骤。
通过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溶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关于溶解操作注意事项的记忆。
帮助学生巩固过滤器及过滤操作的具体步骤。
让学生明确过滤的步骤。
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确蒸发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回答:过滤等
观看、倾听并理解。
学生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观看并记忆步骤。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倾听、理解并记忆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制作。
倾听、理解并记忆。
回答:一贴、二低、三靠。
倾听理解并记忆。
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分小组合作按照刚才讲解的步骤进行实验。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记忆并理解。
【过渡】过滤前期的准备做好后,我们可以进行过滤了。
【展示】展示PPT第11页。
【讲述】过滤时取滤液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使滤液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提问】提到过滤,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过滤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总结】过滤中一贴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的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讲述】取一个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成锥形,放入漏斗中,洒入少量蒸馏水将滤纸湿润,用玻璃棒轻轻按压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制作过滤器。
【过渡】接着我们进行过滤操作的第二步。
【展示】展示PPT第10页。
【讲述】按照下面的步骤,安装过滤器:(1)放稳铁架台,把一只烧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2)把漏斗放在铁圈上,调节铁圈高度,使漏斗下端管口深入烧杯内,固定铁圈;(3)移动烧杯,使漏斗下端管口尖嘴的较长部分紧贴烧杯内壁。
【展示】展示PPT第6页。
【布置任务】请你将实验过程的图片按顺序排列。
【总结】粗盐提纯的步骤依次为:
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
【过渡】具体每一步的操作是怎样的呢?
【展示】这是溶解的步骤:
一、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PPT展示第3页。
【讲述】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是精盐,将粗盐中所含的杂质提取出来,从而制得精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如氯化钙、氯化镁等
【提问】如何由粗盐制取精盐呢?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过渡】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从粗盐中提取精盐。
【展示】展示PPT第13页。
【讲述】蒸发时,把所得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在加热的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目的是以防液滴飞溅。在这里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要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而不能加热至水分完全蒸干。
【交流讨论】蒸发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展示】展示PPT第5页。
【讲述】这是实验需要的仪器:
烧杯、玻璃棒、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托盘天平、酒精灯、蒸发皿等。
【交流讨论】现在同学们根据刚才讲解的信息猜测一下:
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什么?
【总结】粗盐提纯的步骤为:
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
【过渡】除了刚才提到的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粗盐提纯还包括计算产率。
倾听、讨论。
利用学生熟悉的物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讲解
粗盐提纯
【展示】展示PPT第4页。
【交流讨论】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要将粗盐初步提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呢?
【讲述】要想得到固体氯化钠,还需要将得到的滤液蒸发结晶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