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40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
41水平抗病性: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一致,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专化)反应
42杂种优势: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43实生苗:用种子播种长成的植株称之。
44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亲本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
45杂种优势:两个或几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体积、结实性、发育速度以及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抗性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46近等基因系:通常是经过饱和回交形成的除了目标性状有差异,其他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遗传材料(或品系)。
23、日照时数:指一个地方日出到日没之间的可照时数。也称光照时数。
24感光性和感温性: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称感温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称感光性。
25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26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凡经雌雄两性配子结合产生新个休的繁殖方式,称为有性系殖,利用职权植物营养体产生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无性繁。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
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27无性繁殖系:无性繁殖作物质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
28选择:就是选优汰劣,就是从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符合人类需要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29单株选择:又称系统单株选择法,是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穗、荚),分别脱粒,保存和编号,下季将各个当选单株的种子分别种成株行小区,并设对照品种以资比较,淘汰不良株系,选择优良株系成为品系,以后经过 一系列比较鉴定和试验,直接育成新品种。
36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7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杂交育种。
38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单倍体,并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39选择育种:是指直接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择出现的自然变异进行性状鉴定,并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
20、生态因素:在作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在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
21、生态环境:对作物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的总称。
22、作物生态类型: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
33远缘杂交:指不同种属甚至不同种间植物的杂交。
34转基因育种: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遗传转化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经过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遗传工程体,在经过田间试验与大田选择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或种质资源。
35系统育种:指以现有的作物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为材料,根据育种的目标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良个体,分别收获,脱粒,保存播种,每一个个体的后代形成一个系统,通过试验鉴定,选优汰劣,育成磨擦品种的方法。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
17、广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新的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品种资源材料。
18、生产上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品种,经过简单的试验比较表现适应性强,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能直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 作者: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期:
作物育种学试题
一、解释名词:
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30合选择法:指从原始材料群体中,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一定数量性状表现相似的优良单株,混合脱粒和保存,下季混合种在一小区,与原始群体和对照
31派生系统法:采取早代(单交F2代,复交F1代)和晚代(F5或F6)TK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
32繁殖系数:指一个单位数量的种子,其繁殖的种子数量相当于原来种子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