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
综合
向Foundry提供 逻辑网表
布局布线
网表
逻辑模拟
逻辑图
掩膜版图 生成延迟
版图检查/网表和参数 文件
后仿真
提取/网表一致性检查
产生测试向量
制版/流片 /测试/封装
门阵列设计过程
门阵列方法的设计特点:设计周期短,设计成本 低,适合设计适当规模、中等性能、要求设计时 间短、数量相对较少的电路
不足:设计灵活性较低;门利用率低;芯片面积 浪费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过程框架
否
From 吉利久教授
引言
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包括PN结的物理机制、双极管、 MOS管的工作原理等
器件
小规模电路
大规模电路
超大规模电路
甚大规模电路
电路的制备工艺:光刻、刻蚀、氧化、离子注入、扩散、 化学气相淀积、金属蒸发或溅射、封装等工序
集成电路设计:另一重要环节,最能反映人的能动性
版图设计
功能描述与逻辑描述
功能图 逻辑图 电路图 符号式版图, 版图
举例:x=a’b+ab’;CMOS与非门;CMOS反相器版图
什么是版图?一组相互套合的图形,各层版图相 应于不同的工艺步骤,每一层版图用不同的图案 来表示。
版图与所采用的制备工艺紧密相关
设计流程
理想的设计流程(自顶向下:TOP-DOWN)
算法级:包含算法级综合:将算法级描述转换到 RTL级描述
综 合: 通过附加一定的约束条件从高一级设 计层次直接转换到低一级设计层次的过程
逻辑级:较小规模电路
实际设计流程
系统功能设计
输出:语言或功能图 软件支持:多目标多约束条件优化问题
无自动设计软件 仿真软件:VHDL仿真器、Verilog仿真器
集成电路
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流程框架
系 统 需 求 设计
掩膜版
芯片制造 过程
芯片检测
封装 测试
单晶、外 延材料
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
设计创意
功能要求
+ 仿真验证
行为设计(VHDL) 否
行为仿真
是
综合、优化——网表
否 时序仿真
是 布局布线——版图
—设计业—
后仿真 是
Sing off
VDD Vss
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相对通用电路而言)
针对某一应用或某一客户的特殊要求设计的集成电路
批量小、单片功能强:降低设计开发费用
主要的ASIC设计方法:
门阵列设计方法:半定制
标准单元设计方法:定制
掩膜版方法
对于一个特殊结构的门阵列母片,片上晶体管和 逻辑门之间都有电学连接,用专门的激光扫描光 刻设备切断不需要连接处的连线,实现ASIC功能。
只需一步刻铝工艺,加工周期短;
采用激光扫描曝光,省去了常规门阵列方法中的 制版工艺。但制备时间较长。
一般用于小批量(200~2000块)ASIC的制造
作业:
1.试述带单元库的数字集成电 路的典型设计流程。
件来完成设计 各级设计需要验证
典型的实际设计流程
1、系统功能设计
目标:实现系统功能,满足基本性能要求 过程:功能块划分,RTL级描述,行为仿真
功能块划分
RTL级描述(RTL级VHDL、Verilog)
RTL级行为仿真:总体功能和时序是否正确
功能块划分原则:
既要使功能块之间的连线尽可能地少,接口清 晰,又要求功能块规模合理,便于各个功能块 各自独立设计。同时在功能块最大规模的选择 时要考虑设计软件可处理的设计级别
主要内容
IC设计特点及设计信息描述 典型设计流程 典型的布图设计方法及可测性设计技术
设计特点和设计信息描述
设计特点(与分立电路相比) 对设计正确性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测试问题 版图设计:布局布线 分层分级设计(Hierarchical design)和模块化设计
✓ 高度复杂电路系统的要求 ✓ 什么是分层分级设计? 将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问题分解为复杂性较低的设 计级别,这个级别可以再分解到复杂性更低的设计级别;这样 的分解一直继续到使最终的设计级别的复杂性足够低,也就是 说,能相当容易地由这一级设计出的单元逐级组织起复杂的系 统。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抽象程度越高;级别越低,细节越 具体
门海设计技术:一对不共栅的P管和N管组成的基 本单元铺满整个芯片,布线通道不确定(可将基 本单元链改成无用器件区走线),宏单元连线在 无用器件区上进行
门利用率高,集成密度大,布线灵活,保证布线 布通率
仍有布线通道,增加通道是单元高度的整数倍, 布线通道下的晶体管不可用
激光扫描阵列:特殊的门阵列设计方法
版图设计过程 大多数基于单元库实现 (1)软件自动转换到版图,可人工调整(规则芯片) (2)布图规划(floor planning)工具
布局布线工具(place&route) 布图规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设计进行物理划分,并初步确定
芯片面积和形状、单元区位置、功能块的面积形状和相对位置、 I/O位置,产生布线网格,还可以规划电源、地线以及数据通道分 布
布图设计方法(布图风格划分)
全定制设计方法、半定制设计方法、可编程逻辑
器件以及基于这些方法的兼容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选取的主要依据:设计周期、设计成本、
芯片成本、芯片尺寸、设计灵活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
最主要的:设计成本在芯片成本中所占比例
芯片成本CT:
CT
CD V
CP yn
小批量的产品:减小设计费用; 大批量的产品:提高工艺水平,减小芯片尺寸, 增大圆片面积
实际设计流程
2、逻辑和电路设计
概念:确定满足一定逻辑或电路功能的由逻辑或电路单元组 成的逻辑或电路结构
过程: A.数字电路:RTL级描述
逻辑综合(Synopsys,Ambit)
逻辑网表
逻辑模拟与验证,时序分析和优化 难以综合的:人工设计后进行原理图输入,再进行
逻辑模拟
电路实现(包括满足电路性能要求的电路结构 和元件参数):调用单元库完成;
软件支持:成熟的CAD工具用于版图编辑、人机交 互式布局布线、自动布局布线以及版图检查和验证
设计规则
IC设计与工艺制备之间的接口
制定目的:使芯片尺寸在尽可能小的前提下,避免线条宽 度的偏差和不同层版套准偏差可能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地提 高电路制备的成品率
什么是设计规则?考虑器件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根据实 际工艺水平(包括光刻特性、刻蚀能力、对准容差等)和成品 率要求,给出的一组同一工艺层及不同工艺层之间几何尺寸 的限制,主要包括线宽、间距、覆盖、露头、凹口、面积等 规则,分别给出它们的最小值,以防止掩膜图形的断裂、连 接和一些不良物理效应的出现。
(3)全人工版图设计:人工布图规划,提取单元, 人工布局布线(由底向上: 小功能块到大功能块)
版图验证与检查
✓ DRC:几何设计规则检查
✓ ERC:电学规则检查
✓ LVS:网表一致性检查
✓ POSTSIM:后仿真(提取实际版图参数、电阻、电 容,生成带寄生量的器件级网表,进行开关级逻辑模 拟或电路模拟,以验证设计出的电路功能的正确性和 时序性能等),产生测试向量
从层次和域表示分层分级设计思想
域:行为域:集成电路的功能
结构域:集成电路的逻辑和电路组成 物理域:集成电路掩膜版的几何特性和物理
特性的具体实现
层次:系统级、算法级、寄存器传输级(也称
RTL级)、 逻辑级与电路级
系统级 算法级 RTL 级 逻辑级
行为、性 CPU、存储 芯片、电路 能描述 器、控制器 板、子系统
结合具体的电路,具体的系统,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电路
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随着电路规模的增大,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言
什么是集成电路?(相对分立器件组成的电路而言)
把组成电路的元件、器件以及相互间的连线放在单 个芯片上,整个电路就在这个芯片上,把这个芯片 放到管壳中进行封装,电路与外部的连接靠引脚完 成。
主要是布局布线过程
布局:将模块安置在芯片的适当位置,满足一定目标 函数。对级别最低的功能块,是指根据连接关系,确 定各单元的位置,级别高一些的,是分配较低级别功 能块的位置,使芯片面积尽量小。
布线:根据电路的连接关系(连接表)在指定区域 (面积、形状、层次)百分之百完成连线。布线均匀, 优化连线长度、保证布通率。
母片半定制技术
门阵列结构
单元区结构: 举例:六管CMOS单元 由该结构实现三输入或非门
输入/输出单元:芯片四周 举例:图5.16,输入、输出、电源
输入保护(防止栅击穿):嵌位二极管、保护电阻 输出驱动:宽长比大的器件(梳状或马蹄状)
Foundry
设计中心
寄存器传输 级行为描述
行为仿真
单元库
全定制设计
版图设计时采用人工设计,对每个器件进行优化, 芯片性能获得最佳,芯片尺寸最小
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本高,适用于性能要求极高 或批量很大的产品,模拟电路
符号式版图设计:用一组事先定义好的符号来表 示版图中不同层版之间的信息,通过自动转换程 序转换 举例:棍图:棍形符号、不同颜色
不必考虑设计规则的要求;设计灵活性大 符号间距不固定,进行版图压缩,减小芯片面积
等 I/O 算法 硬件模块、 部件间的物
数据结构 理连接 状态表 ALU、寄存 芯片、宏单
器、 MUX 元 微存储器 布尔方程 门、触发器 单元布图
电路级 微分方程 晶体管、电 管子布描述 (如VHDL语
言、Verilog语言等)
功能设计
设 逻辑设计
计
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