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编码:DQZY/ZY-7.1-05课程代码:JD2120《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学分)学时年制市场营销专业适用/2(建议303高职一、课程定位与作用《汽车消费心理学》是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岗位能力课程。

该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培养从事汽车企业销售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

与后续汽车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前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后续课程:汽车售后服务、顶岗实习训练二、课程设计思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

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项目,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注重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在获得营销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逐步具备市场营销的职业素质。

通过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组织设计:总体设计要求,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考评模式来进行,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0.学业考评设计:该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过程考核的是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和理解情况,即知识应用后形成的能力或技能;结果考核的是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整个考核内容将会体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

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项目,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注重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在获得营销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逐步具备市场营销的职业素质。

(一)知识目标1.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心理学、美学、沟通、伦理道德知识。

2.社会生活知识:热爱生活,具有法律法规观念,掌握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常识。

3.专业知识:了解社会心理学基本内容;掌握消费者需要和动机和态度;掌握能力、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理解营销知识;掌握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以及对营销工作的意义;掌握商品因素、营销环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理解营销沟通和售后服务知识。

(二)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市场调查课程所学的技能,能够进行消费者的某项消费心理调查;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对消费者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激发消费者购买需要和动机的能力;转变消费者态度的能力。

2.方法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具有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将知识与技术综合运用和转换的能力;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挫折的能力;具有自我认知与自我激励,不断进取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同石油企业文化;具有以“三老四严”做人,按“五项要求”做事的良好行为规范;不断知识更新理念,坚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按章办事的原则性;致力正确的竞争策略,掌握较为精通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竞争知识;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和理财观念;树立不安于现状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掌握凝聚人心的方法和技巧;具备“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对不断变化的技术与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框架《消费心理》课程教学单元安排及学时分配表表1参考学时内容习任务序号学习项目学认识消费者行为任务一走进汽车消费项目121走进消费者内心任务二者心理引导汽车消费者认知任务一把握汽车消费项目242分析汽车消费情感任务二者心理活动过程培养汽车消费意志任务三分析汽车消费者气质任务一分析汽车消费项目3分析汽车消费者性格任务二23者个性任务三、分析汽车消费者能力唤醒消费者需要任务一唤醒汽车消费项目4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任务二64者需要与动机协助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任务三政治法律、经济环境对汽车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任务一影响汽车消费5项目45者行为的社会因素社会群体因素对汽车消费心理者的影响任务二汽车品牌与消费心理任务一利用消费心6项目66汽车价格与消费心理任务二理实施汽车营销策略任务三汽车广告与消费心店人员职4项店相关人员职责与销售流任务4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店相关人员服务对消费者心理的影任务4营销人员的沟通技任务三教学设计2.。

2《消费心理》课程教学单元设计见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项目设计表2表1走进消费者心理项目2学时:知识:认识消费者行为;走近消费内心教学内容技能:制定消费行为考察计划;制作消费心理分析项目简表,发现并归纳消费心理问题理解消费者与消费行为的基本含义;②理解消费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③了解知识目标①2.3.4.5.6.7.8.五、教学实施1.教学组织(1)项目教学教师通过教学设计与组织,进行项目设计,布置项目任务,在任务模式驱动下,指导与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一般分组讨论,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教学内容合理序化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基层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对企业管理中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进行由浅入深的讲解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合理序化,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规律。

(3)教学方法多样化本课程教学手段强调现代化,教学方法强调的多样化。

课程教学应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任务,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设计、组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突出高职教学的鲜明特色。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全程应用对分课堂教学,同时渗透案例分析讨论、启发、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并辅以图表及视频等教学资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教材与相关资源开发建议(1)教材选用和建设主编:赵晓东2014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汽车消费心理学教材名称:年8月教材能够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

教材的编写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符合职业教育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条件下,力求通俗易懂,力求职业需要与实用,力求简练、准确、通畅,便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内容安排上,围绕职业需要,按企业经济业务处理的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贯穿要学习的知识与职业能力,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将围绕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介绍。

知识力求较快地切入主题,考虑适当的深度,并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使知识易于学习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握2.9.(2)助教资源:课程标准、教材参考、教学单元设计、课程PPT、图片库、视频库、动画库、精品课网站、专业网站、专业期刊。

(3)助学资源:课程PPT、多媒体动画、教学录像、图片库、视频库、实训项目、典型案例、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专业期刊、专业网站、精品课网站。

3.师资配备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老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本科以上学历,持有教师资格证和市场营销师证,最好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能胜任该学科的讲授任务。

也可由企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讲授部分课程内容。

4.教学设施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建议配备多媒体教室、市场营销技能实训室和心理测试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主要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任务;市场营销技能实训室和心理测试实训室主要完成实训任务。

六、考核与评价课程考核属性:自主考试教考分离形式:教师交叉考核课程考核形式:过程考核+期末考试考核主要内容:课堂纪律、学习笔记、学习任务(项目)完成情况、课下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完成情况、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团队协作、遵规守纪、精益求精等方面的表现、学生成长进步情况、课后答疑情况频次分值设置: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试。

由任课教师完成所有内容考核。

总成绩=平时表现(15%)+作业考核(25%)+团队协作(30%)+期末考核(30%)考核成绩构成及任务评定标准:得扣-2-2103次30分10.执笔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