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适用专业】园林绿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园林工程测量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针对园林测量放线工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测量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测量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绿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置。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测量放线工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包括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练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测量等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实施“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仿真实训、真实生产任务、案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采用教学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岗位生产过程,紧扣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操作,融入对应的理论依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课时。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的能力。
能够进行一般园林测量的基本工作,能够应用所学的测量专业知识为园林测量生产建设服务。
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为今后从事园林测
量工作奠定基础。
(一)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
2、能够合作完成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工作。
3、能够进行一般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能够进行基本园林道路测量。
5、能够进行基本园林工程测量。
(二)知识目标。
1、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3、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4、掌握基本园林道路测量的基本方法。
5、掌握基本园工程路测量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培养形成规范操作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4、吃苦耐劳、务实肯干的品质。
5、注重学生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资料选择与编写。
教学资料指教材、任务单、学习任务书、实训指导书等内容。
1、本课程教材选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园林专业教学用书《园林测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如果教学内容有需要小幅度调整和个别充实完善的地方可自行编制讲义,根据教材内容编制教学指导书、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
2、教学指导文件编写应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理念。
3、一体化课程或实践课程教学指导文件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标准要求和操作程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学习内容;专业理论课按照模块化形式组织学习内容。
4、教学指导文件编写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行动导向”,应尽量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学生的操作训练、生产单位的观察实习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符合中职生的接受能力。
5、教学指导文件内容应符合岗位发展,应及时将园林绿化专业最新使用的工艺编入文件,使教学指导文件内容更贴近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学指导文件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1、作为一门园林绿化专业的一门专门化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应围绕为专门化方向服务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主体为内容。
2、在教学实施中,要充分使用《园林测量》电子教案、相关教学图片、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对园林测量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认识。
3、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测量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的能力以及对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教师再作出任务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方法训练和测量仪器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增强地形测绘的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探索中职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思路,提供学生个体主动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岗位技能。
(三)教学评价。
按照园林绿化专业“三方双元”评价模式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大方面。
1、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项目任务考核等手段,加强专业能力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学习流程中专业能力的养成。
2、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对在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应予以奖励。
3、在教学任务实施中按任务按不同比例评分,在课程全部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
说明:职业素养考核30%、职业技能70%(实操考核40%;期末考核30%、期末考试不满总分的50%不能参与期评)。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注重与《园林测量》教学相关的实物、仪器、设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增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运用行业优势,提供学生参观、实训的需要,在产学合作中密切关注学生能力形成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4、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以及学校周围的绿化地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专业(三年制)。
编写人:杜剑英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