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静待花开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石韵的家长,张老师在几天前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在今晚的家长会上讲亲子阅读的经验。
首先我要感谢张老师对我的信任,但面对众多优秀的学生家长,我觉得谈经验有点高抬我了,在亲子阅读方面,我与在座的大多数家长耐心细致的做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里我只能说一点自己粗浅的做法,就算抛砖引玉吧,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家长指正交流。
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社会都在重视阅读,得语文者得中(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显然,阅读量、阅读速度已经成了学生学习必备的素质。
我们的学校为引导学生阅读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读书节、好书推荐、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家长能积极配合并且主动参与的就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亲子阅读,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亲子阅读,不是孩子自己的阅读。
家长既要跟孩子一起读,自己也要读书。
《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小时候也是个不爱读书、作业草草的“差生”。
是父母的亲子阅读逐渐让她蜕变成了“诗词才女”。
常说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就像董卿曾经在节目中说的那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事实证明,好的读书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毕淑敏。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他会从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郑渊洁。
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可见,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亲子阅
读的意义可见一斑。
1﹒增进感情。
2﹒增强阅读、文字表达能力。
3﹒学习协调沟通能力。
4﹒增长知识。
5﹒提升写作能力。
6﹒经验传承交流。
7﹒独立思考。
8﹒休闲娱乐。
亲子阅读的目的绝对不是单纯学习知识信息,更不单单是为了认字。
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培养情感连接,每天有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家长和孩子独处。
孩子与父母共同分享一段话,一个故事,一本好书,自然有了共同的话题,无疑是增进孩子与父母感情的一种手段。
以一本书为生发点,和孩子展开讨论和对话,互相交流思想,以此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接,同时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所以不要对孩子说没有时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爱上童书,爱上亲子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和有意义!
亲子阅读在当今社会还有更现实的意义,那就是孩子一旦爱上阅读,他将会忘记电视机、手机、IPAD的存在,因而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不当的活动之上,达到健全身心的目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毁掉孩子一生的最好办法,就是送他一部手机”。
亲子阅读的好处还有很多很多,那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是我们家长需要做足的功课。
亲子阅读的做法因人而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简单说一说:
1、为孩子布置一个读书天地,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爱上阅读。
由于个人工作的原因,自己家里本来就有一定数量的藏书量,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征订了一些幼儿读物,所以孩子很早就接触“书”这个东西。
所有的书本包括幼儿园时的书我们都一直保存得好好,给孩子做出了爱看书,保护书的榜样和示范。
房间里到处都可以放书,要让孩子触手可及,随时与书为伴,不要怕房子里乱,让陪伴孩子读书成为家庭最温馨的画面。
2、家长以身作则,做一个爱阅读的榜样。
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在家庭中,必然要受到父母
家人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平时只要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都是不开电视的,我们就在一边静静的看报纸或看书,或躲到房间玩电脑,就连走路说话都是轻声的,让孩子知道读书学习应有的环境。
同时这样也可以更专心的读书做作业。
3、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先从他感兴趣的内容开启阅读大门。
孩子会在某一段时期对于一样事物执着地感兴趣,甚至只读关于此事物的书,那就尊重他的意愿,这是孩子在由浅入深地探索过程,不要去打破这种正常的心理需求,更不需无谓地担心他的阅读面窄。
因为孩子的兴趣点会不断转换的,孩子的兴趣点往往是稍纵即逝,偶尔闪现的,犹如他的发展敏感期一样。
所以,父母的观察和发现尤为重要。
我的做法是,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力,同时也行使家长的选择权力。
每次共读开始前,我会告诉他,“今天我们读三本书,两本你来选,一本我来选,先读爸爸选择的这本,再读你选的,可以吗?”孩子往往都是乐意的。
4、关于阅读时长。
阅读最重要的是坐得住,对于较早开始亲子阅读的孩子来说,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对于一直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尤其是习惯每天看电子产品和电视的娃来讲,阅读时间往往是难以保证的。
可以有两个方法。
一是规定阅读时长,并逐步拉长。
比如先从约定15分钟开始,到20分钟,再到半个小时。
孩子完成了规定的阅读时间,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孩子起初会为了完成规定而完成,没有关系,只要坚持,让他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孩子就会慢慢忘记时间规定的存在,而是沉浸于书本身。
二是为孩子制定习惯养成表(或作息时间表),把阅读作为重要一项列入其中。
同时,要与孩子商量一个激励机制,达到一个什么量级时,孩子会有何奖励。
5、亲子阅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1),让孩子大声读,孩子读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他不熟的字或者不认识的字模糊带过,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打断他,让他继续,当他读完理解时再去指正他。
(2),在阅读的时候,尽量让孩子用手指指着字一一的读,这样我感觉孩子不会在视觉上有拉下字的现象。
(3),读书的时候,尽量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老是让孩子读完做一些书后面的题目,我买的那个书是每章后面都有题目的,像阅读理解似的,孩子会觉得很烦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4),当孩子累的时候,不要督促孩子快读,这个时候我就
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念两段。
(5),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我会准备一个本子,把优美的语句和孩子不理解的词语给抄下来,读后和孩子一起去理解学习。
(7),我感觉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你想想如果家长都不能坚持的话,更何况贪玩的孩子。
6、亲子阅读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孩子大了,就该让他自己去读书,培养独立能力嘛。
点评: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孩子阅读,更是陪伴孩子一起分享阅读乐趣的时刻。
孩子是非常需要家长的这份陪伴以培养他们对阅读持久的兴趣。
误区二:时间一到,就把孩子拉过来看书,不管他是不是正在专注地玩玩具或是看一个电视节目。
阅读是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
点评:粗暴打断孩子的兴趣点,把阅读当作一项任务强压给孩子,势必会增添孩子对阅读的厌恶和反感。
误区三:给孩子念完故事,总是叫他复述这一页讲了什么。
最好能把整篇故事都背出来。
每天给孩子反复念一首唐诗,直到他背出来为止。
点评:很多家长总是太功利,过分强调孩子的“输出”,却不重视自己的“输入”。
其实,只有足够多的输入,才会有让人惊喜的“输出”。
就好比写文章,要是没有充足的文学养料,哪能随心所欲地遣词造句呢?
误区四:在阅读前提出太多的要求,比如认识什么字、养成什么习惯、改掉哪个毛病。
点评:放下功利心,只为快乐阅读,共同创作与分享。
不设定目标去惩罚孩子,不去和别的孩子攀比。
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异想天开,畅游童话世界!把亲子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共享天伦之乐,在只管耕耘,不求收获的良好心态中,你自然能收获很多!
以上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在座的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家长朋友们事事如意,祝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