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广角三年级教案

数学广角三年级教案

数学广角三年级教案
数学广角三年级教案
1、主要内容
(1)排列、组合
(2)简单的推理
2、地位于作用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有关逻辑推理知识也是人们在生活和研究中很重要的知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教材在渗透数
学思想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
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试验、猜测等直观
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
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
单元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经历简单推理的经过。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不同。

推理依据的叙述。

本单元主要教学与设计
1、教具利用:
投影仪、动物卡片、
各种教科书等。

2、主要方法:
(1)首先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

(3)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动手去做,动脑趋想。

(4)创设真实情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教师为学生创设观察、猜测、实验的情境,找出最简单的事
物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第二课时: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是重点。

初步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时难点。

第二课时: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是重点。

推理依据的叙述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三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三3、4题
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发言人崔振梅时间2003年9月讨论意见
课题: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2、地位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和分析的过程,学会运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册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
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是难点。

本单元主要教法与设计
1、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
过程中即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
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小组学习,亲自调查家庭人口数,喜欢的玩具等,体会
数据的作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初
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
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1、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课时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体验了解统计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是重点。

学会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统计方法是难点。

第二课时:
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的方法是难点。

分课时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练习二十二1、2题
第二课时:
练习二十二4、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