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神经解剖x精品PPT课件

面神经解剖x精品PPT课件

颊支—腮腺前缘—腮腺导管上方和下方—口角—颊肌和口 裂周围诸肌—鼻唇沟变浅
下颌缘支—腮腺下端—颈阔肌深面—下颌体下缘—越过面动、静脉的浅 面—下唇诸肌及颏肌
颈支—腮腺下端—下颌角—颈部—颈阔肌深面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损伤后的症状, 取决于损伤的部位。 (1)面神经管外损伤:同侧的所有表情肌麻痹。出现:额纹 消失,闭眼困难, 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鼓腮、露齿, 笑时,口角偏向健侧。
面神经管分支:1)鼓索(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味觉纤维) 2)岩大神经(含副交感节前纤维) 3)镫骨肌神经
镫骨肌神经
岩大神经
鼓索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腮腺
Terminal branches
颞支—腮腺上缘—斜越颧弓后段浅面—额肌、 眼轮匝肌—额纹消失
颧支—腮腺前缘—颧肌、眼轮匝肌下部及提上唇肌—与颞 支共同管理眼睑闭合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面神经分段示意图
面神经的分段
面神经出脑桥后 全长可分6段
1.小脑脑桥角段
脑桥延髓沟外侧——桥小脑角——内耳门 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桥小脑角会同位听神经抵达内耳门
内耳道段
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底
迷路段
于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 ,约2.25-3mm长。
2.发生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晚期者,应行单纯乳突开放术,面神 经无需减压。
3.胆脂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面瘫时,应尽早行乳突手术, 彻底清除病灶,探查面神经,根据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处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合并的面瘫一般为不完全性面瘫,起 病较缓慢。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并发面瘫者约占5%,较急性中耳炎 多3-4倍。多因胆脂瘤破坏面神经管,神经受压所致,亦可因面神 经管受骨类侵蚀,肉芽包裹,压迫面神经所致。
治疗
1.急性中耳炎早期合并面瘫,应积极控制感染,治疗中耳炎,并 加用适量糖皮质激素,面瘫均可在感染控制后迅速缓解。
鼓索:茎乳孔上方约6mm处—鼓室—岩鼓裂—颞下窝—并入舌神经— 味觉纤维:舌前2/3 副交感纤维: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
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岩大神经:膝神经节—岩大神经裂孔 (颞骨岩部前面)—破裂孔—颅底—翼管—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腭及
鼻粘膜的腺体 镫骨肌神经:鼓室内的镫骨肌
VII 面神经(Facial nerve)
起始核:
面神经核
孤束核
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膝神经节
分布范围
面肌 泪腺 舌下腺,下颌下腺 2/3味蕾
一、面神经的组成
面神经的发生来源于人胚胎第二腮弓 的神经外胚层组织,是人体发育最早的神经 之一。
面神经(facial nerve)为含有运动纤 维、感觉纤维以及副交感纤维成分的混合 神经。其中大部分属运动纤维;小部分为 感觉与副交感纤维,构成中间神经。
(2)面神经管内损伤:除上述面肌瘫痪症状外, 还可出现
患侧泪腺分泌减少,角膜干燥(岩大神经受累);听觉过敏 (镫骨肌神经受累);舌前 2/3 味觉消失, 唾液分泌减少(鼓 索受累)等症状。
镫骨肌神经 岩大神经
鼓索
中耳炎与面瘫
1.中耳病变合并面瘫时,口角运动出现瘫痪较早,甚至可能仅出现 口角运动瘫痪,而额肌运动障碍发生较晚或不出现。
面神经出颅后弯曲走行于颞骨中, 是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有长达 3.5厘米的面神经管位于颞骨内。因此,从 其中枢到末梢之间的任何部位受损,皆可导 致部分性或完全性面瘫。
二、面神经的分段
面神经的全长可分为8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经核段 小脑脑桥段 内耳道段 迷路段 鼓室段 乳突段 颞骨外段
13~15 3~4
鼓室段
膝状神经节到锥隆起
8~11
乳突段
锥隆起到茎乳孔
10~14
颞骨外段
茎乳孔 到 腮腺神经丛
15~20
三、面神经的分支
①鼓索 (含副交感节前纤维,内脏感觉纤维)
面神经管内分支 ②岩大神经

③镫骨肌神经



①颞支

颅外分支
②颧支
(穿过腮腺 )
③颊支 ④下颌缘支
⑤颈支
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膝状神经节 迷路段
内听道段
.鼓室段(水平段)
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 鼓室内壁的骨管,适在前庭窗上 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 壁锥隆起平面(鼓室段和锥体段)
鼓室段(水平段)
锥体段
鼓室段
鼓索神经
5.乳突段(垂直段)
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 下达茎乳孔。
鼓索神经
乳突段(垂直段 )
.颞骨外段
在茎乳孔之外侧向外,前走 行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 分上下两支,二者弧形绕过 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最
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表1 面神经各个部分的描述 和中枢连接
各个部分
位置
长度(毫米)
运动神经核上段
大脑皮层
运动神经核段
面神经运动核, 上泌涎核和孤束 核小脑脑桥段及内耳ຫໍສະໝຸດ 段脑干到内听道迷路段
内听道底到膝状神经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