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六
东华电子公司合资项目评价案例
案例简介
北京东方电子公司上海浦华电子公司拟合资组建一新企业——东华电子公司。
东华电子公司准备生产新型电子计算机,项目分析评价小组已收集到如下材料:
1.为组建该项合资企业,共需固定资产投资12 000万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 0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双方商定合资期限为5年,5年后固定资产残值为2 000万元。
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8 000万元,付现成本第1年为3 000万元,以后随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400万元。
2.为完成该项目所需的12 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由双方共同出资,每家出资比例为50%,垫支的营运资金3 000万元拟通过银行借款解决。
根据分析小组测算,东华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东方电子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8%,浦华电子公司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为12%。
3.预计东华公司实现的利润有20%以公积金、公益金的方式留归东华公司使用,其余全部进行分配,东方公司和浦华公司各得50%。
但提取出的折旧不能分配,只能留在东华公司以补充资金需求。
4.东方公司每年可以从东华公司获得800万元的技术转让收入,但要为此支付200万元的有关费用,浦华公司可向东华公司销售1 000万元的零配件,其销售利润预计为300万元,另外,浦华公司每年还可从东华公司获得300万元的技术转让收入,但要为此支付100万元的有关费用。
5.设东方公司、浦华公司和东华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0%,假设从子公司分得的股利不再交纳所得税,但其他有关收益要按30%的所得税税率依法纳税。
6.投资项目在第5年底出售给当地投资者经营,设备残值、累计折旧及提取的公积金等估计售价为10 000万元,扣除税金和有关费用后预计净现金流量
为6 000万元。
该笔现金流量东方公司和浦华公司各分50%,假设分回公司后不再纳税。
张玉强是一家投资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分别从东华公司、东方公司和浦华公司的角度对项目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一、以东华公司为主体进行评价
1.计算该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见表1-9-1。
表1-9-1 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万元
2.计算该项目的全部现金流量,见表1-9-2。
表1-9-2 投资项目净现值计算表单位:万元
3.计算该项目净现值,见表1-9-3。
表1-9-3 投资项目净现值计算表单位:万元
4.以东华公司为主体作出评价。
该投资项目有净现值2 345万元,说明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可以进行投资。
二、以东方公司为主体进行评价
1.计算技术转让费收入而带来的净现金流量,见表1-9-4。
表1-9-4 投资项目营业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万元
2.计算进行该项投资的全部现金流量计算表
表1-9-5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表单位:万元
在表1-9-5中,股利收入净现金流量是根据东华公司各年的净利,扣除20%以后,除以2得到的。
3.计算进行该项投资的净现值,见表1-9-6。
表1-9-6 单位:万元
4.东方公司为主体作出评价。
该投资项目有净现值248万元,说明可以进行投资。
三、以浦华公司为主体进行评价
1.计算增加销售收入和技术转让费而带来的净现金流量。
见表1-9-7。
表1-9-7 单位:万元
2.计算进行该项投资的全部现金流量,见表1-9-8。
表1-9-8单位:万元
3.计算进行该项投资的净现值,见表1-9-9。
表1-9-9单位:万元
4.以浦华公司为主体进行评价。
当以浦华公司为主体进行评介时,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790万元,故不能进行投资。
建立本案例的目的及要求
一、建立本案例的目的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拟达到以下目的:
1.检测管理会计有关知识点:投资决策指标的对比与优选在项目评价中的运用。
2.了解投资主体对项目评价的影响。
二、案例的要求
分析本案例,讨论以下问题:
1.认为张玉强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
2.当从不同主体进行评价时,如果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你认为应以谁为准
3.你认为该项目是否可行,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怎样
本案例涉及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及方法
本案例的分析要运用净现值的评价标准。
案例分析提示
评价主体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同,这是投资决策中一个十分难的问题。
仔细地研讨本案例,可使你对这方面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