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经济评价8.1 概述8.1.1 经济评价的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2)《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3)《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交通部规划研究院,1996年;(4)《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编,2002;(5)《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World Bank,1995年(以下简称“PPK报告”);(6)《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96年;(7)《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交通部,1997年。
8.1.2 经济评价内容8.1.2.1 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资金拟采用项目业主自筹和国内银行贷款的方式。
项目建设总投资(不含贷款利息)的65%拟采用国内银行贷款,其余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5%及贷款利息作为项目的资本金。
具体资金分配比例见表8-1。
表8-1 资金筹措比例情况8.1.2.2 评价内容本项目为收费公路项目,经济评价中除了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外,还需要进行财务评价和贷款偿还能力分析。
此外,针对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
8.1.3 评价期和评价方案根据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制定且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新《办法》规定,转让经营性公路收费权,不得延长收费期限,且累计收费期限的总和最长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性公路累计收费期限的总和,最长不得超过30年。
项目评价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本项目计划2011年初开工,2014年底建成,工期4年,2015年初通车运营,国民经济评价运营期按20年计算,故评价期为2011年~2034年;考虑到项目交通量相对较小,财务效益较差,根据国家关于高速公路经营期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研究中财务评价运营期按25年计算,评价期为2011年~2039年,评价基年为2010年。
本项目研究中布设了三个大的路线方案,为了更好地对比各个方案的优缺点,项目经济评价针对方案K+C+K(推荐方案)、方案A和方案B分别进行。
8.2 国民经济评价8.2.1 评价参数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有关资料,确定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如下:(1)社会折现率为8%;贸易费用率6%;(2)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3)残值为工程建设费用的50%,在评价末年以负值计入经济费用。
8.2.2 项目主要投入物影子价格计算(1)主要材料影子价格由于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取材料的国内市场价作为材料的影子价格。
(2)影子工资根据本项目所在地劳动力的状况、结构、就业水平及项目的工程特点,确定全部人工的影子工资系数为0.80。
8.2.3 费用调整计算公路建设项目的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建设期费用和运营期费用。
建设期费用包括建安费、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及预留费等,运营期费用包括日常养护费用、管理费用、大修费用等。
8.2.3.1 建设期经济费用调整计算项目建设期经济费用是以项目投资估算为基础,用影子价格对材料费、人工费等进行调整;对土地的经济费用进行调整,剔除国内贷款利息和税金等。
土地经济费用包括土地机会成本和新增资源消耗费用。
考虑拟建项目土地现状净产值较低,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土地机会成本按照财务价格扣除耕地占用税等转移支付后的总费用计算;新增资源消耗费用按照有项目情况下土地的征用造成原有土地附属物财产损失及其资源消耗计算。
建设期经济费用调整结果见表8-2。
表8-2 建设期经济费用与财务费用调整表8.2.3.2 运营期运营费用调整计算参考云南省现有公路养护费用的投入情况及省内现有收费公路项目的人员编制和管理费用情况,确定拟建项目运营期的运营费用。
A.管理费用参照现场调查资料,结合项目地区的收入水平,确定运营公司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
主要人员组成:管理人员、路政人员、收费人员等;计算费用包括:工资、福利及劳保用品等。
推荐方案人员设置如下:管理人员:项目公司按照30人计,人均综合成本为10万元/年。
路政人员:本项目按照65人计,人均综合成本为5万元/年。
收费人员:收费员按30人/站计,全线考虑设置9个收费站,共270人,人均综合成本为2.5万元/年。
编制年管理费用合计为1300万元,年增长速度按3%计。
B.道路养护费用参照近年来云南省六车道高速公路实际道路养护费用,确定本项目道路养护的费用为12万元/公里。
考虑本项目运营后,随着交通量的逐年增长,公路的破损程度也将逐年加大,因此,公路每年所需的养护费也将增加,预计年增长速度为3%。
C.道路大修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包括道路的大修费用和机电系统的更新费用。
本项目在评价期内考虑两次大修,大修的时间安排在公路通车后的第9年和第19年,每次大修分两年进行,编制年的大修费按180万元/公里,预计年增长速度为3%。
D.隧道运营管理费用本项目隧道工程较多,特长隧道、长隧道里程长,通风、照明等运营费用较高,因此项目运营管理费用中应考虑隧道运营费用。
根据现有隧道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本项目特长隧道年运营管理费用按30万元/公里考虑,长隧道取值20万元/公里,中隧道取值10万元/公里,短隧道不计。
推荐方案的隧道年运营管理费用按919万元考虑,并按每年3%的速度增加。
根据上述标准得到编制年相关费用(财务费用)见表8-3所示。
根据建设期的经济费用与财务费用的调整比例,推算养护及大修费的经济费用。
表8-3 编制年的相关财务费用表(单位:万元)8.2.4 效益计算国民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
本项目采用“有、无比较法”来确定效益。
公路项目经济效益指公路使用者的费用节约,主要有拟建项目和原有相关公路降低汽车营运成本效益,旅客在途时间节约效益和减少交通事故效益。
8.2.4.1 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1)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1B )计算公式为:12111B B B +=式中:11B —拟建项目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元/年);12B —原有相关公路降低营运成本的效益(元/年)。
(2)汽车运输成本按照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汽车运输成本也应作调整。
本项目仅对在运输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燃料、轮胎等进行调整。
汽车运输经济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汽车行驶距离有关,包括燃料消耗、润滑油消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和汽车运距折旧费用;另一部分与使用时间有关,包括汽车时间折旧费用、人工工资和管理费用。
参考“PPK报告”的研究成果,考虑不同道路状况及不同交通状况对汽车运输成本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调整。
调整原则:采用“PPK报告”调查结果,确定各种不同车型在一定车速、道路状况下的基本资源消耗(见表8-4),包括:燃料、润滑油、维修劳动时间及维修零件消耗等基础数据,再根据本项目具体的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及特征年的交通状况作系数调整,以确定特征年各种资源消耗,根据影子价格确定本项目特征年的汽车运输成本。
表8-4 每百公里基本消耗(V=50km/h,IRI=2,G=1.5%)注:V-车速;IRI-平整度;G-坡度。
——与汽车行驶距离有关的分项经济成本的调整和计取:参照“PPK报告”对不同车型各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公式,得到各分项经济成本的计算方法如下:燃料经济成本= 燃油影子价格×基本油耗量×平整度修正系数×坡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拥挤度修正系数;润滑油经济成本= 润油影子价格×基本消耗量×平整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轮胎经济成本 = 轮胎基本经济费用×平整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拥挤度修正系数;维修零件经济成本 = 维修零件基本经济费用×平整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维修劳动成本 = 维修劳动基本经济费用×平整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 运距折旧费成本 = 运距折旧费基本经济费用×平整度修正系数×车速修正系数——与使用时间有关的分项经济成本的调整和计取:汽车时间折旧费用调整是假定年使用小时不变,车速增加使行驶里程相应提高,每百车公里折旧费用降低。
实际时间折旧费用成本 = 时间折旧费基本经济费用×基本车速/实际车速 人工工资调整与行驶时间、行驶里程有关,与道路状况无关。
管理费用按其他车辆运营费用一定的比例取用,见表8-5。
表8-5 管理费用比例汽车运输经济成本为以上各项指标经济费用之和,由此可计算本项目各特征年汽车运输经济成本。
8.2.4.2 旅客时间节约效益旅客时间节约效益(2B )计算公式为:22212B B B +=式中:21B —使用拟建项目的旅客节约时间效益(元/年);22B —使用原有相关公路的旅客节约时间效益(元/年)。
各特征年客车时间价值的计算见表8-6。
表8-6 旅客时间价值8.2.4.3 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3B )为:32313B B B +=式中:31B —拟建项目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元/年);32B —原有相关公路减少交通事故效益(元/年)。
各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模型如下: 高速公路:y=0.005x-40; 一级公路:y=0.003x+37; 二级公路:y=0.007x+133;上式中:y 代表交通事故数量,x 代表交通量。
参考“PPK 报告”,本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平均事故损失费取值分别为14000元/次、10000元/次和6500元/次。
8.2.5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1)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根据项目评价期内历年的效益、费用,计算得到各方案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见表8-7,各项目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8-8。
由各方案国民经济评价结果知,拟建项目各方案的国民经济收益率均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
表8-7 各方案国民经济评价结果(2)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从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见表8-9-1~8-9-3),在建设费用增加15%且效益降低15%的情况下,各方案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说明项目各方案国民经济抗风险能力均较强。
表8-9-1 推荐方案K+C+K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8-9-2 方案A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8-9-3 方案B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8-8-1推荐方案K+C+K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单位:万元)第八章 经济评价8-12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表8-8-2 方案A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单位:万元)表8-8-3方案B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单位:万元)第八章 经济评价8.3 财务评价8.3.1 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为:项目建设总投资(不含贷款利息)的65%拟采用国内银行贷款,贷款利率5.94%,其余35%及贷款利息由项目业主自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