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最新)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最新)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继电—接触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实验目的1.熟悉继电—接触器断续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元件布局图和接线图的读图方式;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接线方法;3.了解继电—接触器断续控制电路的组成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1.DB电工实验台;2.三相异步电动机二台;3.万用表一台;4.专用连接线一套。

三、实验要求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点动、互锁、连锁控制。

满足以下具体要求:(1) M1可以正、反向点动调整控制;(2) M1正向起动之后,才能起动M2;(3) 停车时,M2停止后,才能停M1;(4) 具有短路和过载保护;(5) 画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四、实验参考电路五、实验步骤1.按布局图要求将各元器件定位;2.按接线图要求,以正确的规格电线连接各器件;3.按接线图要求,连接电动机的定子线圈;4.自查并互查连接线;5.合上电源,调试电路;6.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

六、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前切断总电源;2.接线完毕,必须检查接线情况,并做好记录;3.在指导老师认可后,方能接通电源。

七、思考题1.熔断器与热继电器可否省去其中任何一个?为什么?2.熔断器与热继电器的规格可否随意选择?为什么?3.连接电线的规格可否随意选择?为什么?4.交流接触器可否带直流负载?为什么?实验二、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实验目的1.了解PLC——AC电动机断续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元件布局图和接线图的读图方式;2.掌握继电—接触器逻辑电路与PLC梯形图的转换方式;3.熟悉PLC控制系统的接线方法;3.了解PLC断续控制电路的组成。

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1.PLC模拟实验台;2.三相异步电动机二台;3.万用表一台;4.专用连接线一套。

三、实验要求实现PLC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点动、互锁、连锁控制。

满足以下具体要求:(1) M1可以正、反向点动调整控制;(2) M1正向起动之后,延时5分钟再可起动M2;(3) 停车时,M2停止后,延时2分钟再可停M1;(4) 主电路同实验一。

四、实验参考电路与梯形图1.电路2.梯形图学生自编五、实验步骤1.按布局图要求将各元器件定位;2.按接线图要求,以正确的规格电线连接各器件;3.按接线图要求,连接电动机的定子线圈;4.自查并互查连接线;5.编程,下载程序;6.调试程序(断开PLC输出与接触器线圈的连接线,通过PLC输出的发光二极管的明、暗状态调试程序);7.程序正确后,合上电源,调试电路;8.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

六、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前切断总电源;2.接线完毕,必须检查接线情况,并做好记录;3.在指导老师认可后,方能接通电源。

七、思考题1.梯形图与继电—接触器逻辑电路有什么相似之处?转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梯形图与继电—接触器中的触点在被引用时,数量上有什么限制?为什么?3.梯形图与继电—接触器中的时间继电器有哪些不同?为什么?4.继电—接触器电路中使用的常开或常闭触点,在PLC中可否对应地用常闭或常开触点替换?此时在梯形图中应如何编程?实验三、PLC时间顺序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状态步进指令的适用场合和编程方法;2.了解状态步进指令与普通指令的区别;3.掌握LAD、STL和SFC之间的转换方式;4.掌握FX—GPP仿真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1.PC计算机;2.FX—GPP仿真软件。

三、实验要求1.四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2.四台电动机启动间隔延时5分钟,停止间隔延时2分钟;3.正常停车时间可以发生在任一时刻;4.紧急停车时所有电动机立即全部停止运行。

四、实验参考流程状态图和程序1.流程状态图2.程序学生自编五、实验步骤1.按控制要求,在FX—GP环境下编程;2.在FX—LLT环境下,将FX—GP格式的程序转换成FX—LLT格式;3.用FX—LLT的仿真界面进行模拟运行;六、实验注意事项1.将时间继电器、各电动机的输出和各状态S作为观察对象;2.调整合适的时间坐标,使之便与观察;3.模拟运行开始后应该及时释放模拟运行按纽。

七、思考题1.顺序控制除了时间顺序以外,还可能有什么顺序控制?2.用FX—LLT的仿真界面进行模拟运行有什么好处?3.模拟运行能否完全替代实物调试?为什么?实验四、PLC水泵房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条件、时间顺序控制的一般规律;2.熟悉状态步进指令的编程方法;3.掌握LAD、STL和SFC之间的转换方式;4.掌握FX—GPP仿真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3.PC计算机;4.FX—GPP仿真软件。

三、实验要求1.某物业供水系统有水泵4台,供水管道安装压力检测开关x0、x1和x2。

xO接通,表示水压偏低;xl接通,表示水压正常;x2接通,表示水压偏高。

要求:1) 自动工作时,当用水量少,压力增高,x2接通,此时可延时30s后撤除1台水泵工作,要求先工作的水泵先切断。

当用水量多,压力降低,x0接通,此时可延时30s后增设l台水泵工作,要求未曾工作的水泵增加投入运行。

当Xl接通,表示供水正常,可维持水泵运行数量,工作时要求水泵数量最少不得低于1台,最多不得超出4台,4台水泵分别用YO—Y3输出点控制,Y4一Y7分别用于其工作指示。

2) 手动工作时,要求4台水泵可分别独立操作,输入点X1O—X13分别表示4台水泵起动按钮,X14~X17分别接人4台水泵的停止按钮,此外,每台水泵设热过载保护,分别接入x3一x6,当它们使能时分别切断各自的输出Y0一Y3,x7=ON表示手动,x7=OFF表示自动,X20—自动运行,X21—自动运行停止。

四、实验参考梯形图1.梯形图五、实验步骤1.按控制要求,在FX—GP环境下编程;2.在FX—LLT环境下,将FX—GP格式的程序转换成FX—LLT格式;3.用FX—LLT的仿真界面进行模拟运行;六、实验注意事项1.将压力检测开关x0、x1和x2、各电动机的输出和各状态S作为观察对象;2.调整合适的时间坐标,使之便与观察;3.模拟运行开始后应该及时释放模拟运行按纽。

七、思考题1.本实验的顺序控制应属于何种类型的顺序控制?2.该压力控制属于有级还是无级控制?为什么?3.实现压力无级控制,本系统应如何修改?实验五、步进电动机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PLC控制步进电动机的程序设计方法;2.学会用PLC功能指令设计环形分配器;3.掌握PLC控制步进电动机的实际连线。

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1.PC计算机;2.FX2N PLC;3.步进电动机驱动器;4.步进电动机;5.连接线。

二、实验原理和参考梯形图数控机床的开环运动控制所用驱动,大多数采用步进电动机控制。

一般CNC输出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再驱动电动机。

本次实验是采用PLC直接进行电动机控制。

假设某步进电动机的工作方式是三相六拍,电动机有三组线圈,分别用A、B、C表示,公共端为E,当电动机正转时,其环形分配方式为A—AB—B—BC—C—CA—A;当电动机反转时,其环形分配方式为A—AC—C—CB—B—BA—A。

步进电动机正、反转绕组的状态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步进电动机正、反转绕组状态表控制步进电动机的输入开关和输出端所对应的PLC I/O地址如下表所示。

I/O地址分配表根据地址表输入及输出接口的安排,采用移位寄存器指令来实现控制,其状态如真值表所示。

由表可知:正转时反转时A相:Y0=M5+M4+M0 A相:Y0:M5+M4+M0B相:Y1=Ⅳ14+M3+M2 B相:Y1:M2+M1+MOC相:Y2=M2+M1+MO C相:Y2:M4+M3+M2再将正、反转A、B、C相关系进行相加即得下图所示控制程序。

移位寄存器及输出状态真值表下图所示为PLC和步进电动机实验演示装置的电气接口图。

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一)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二)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所示程序输入至PLC,并仔细检查,确保正确无误。

2.置PLC在运行状态,置开关0为ON,开关1为OFF,观察输出Y0一Y2的状态是否和状态表所示正转时序相一致。

再置X0为OFF,x1为ON,观察输出YO—Y2的状态是否为反转时序。

3.关PLC电源,根据接线图将PLC与步进电动机演示装置相连,接线正确后接通24 V电源再运行程序观察输出情况。

4.按下开关2,输出将保持不变,步进电动机就停止转动。

5.重复步骤3、4,你将发现步进电动机工作情况:在开关(XO)合上为正转,开关(x1)合上为反转。

6.置开关3(x3)在ON或OFF位置,就会发现步进电动机转动速度不一样。

这是因为采用的定时器定时脉冲速度提高了10倍。

四、思考题1.PLC的继电器输出对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有什么影响?实用中应该如何考虑?2.拿否用时间中断的方法来控制步进电动机的速度?这时与用定时器控制脉冲速度的方法有何不同?实验六、步进电动机矩频特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掌握步进电动机脉冲驱动器的使用方法与性能指标的含义;2.研究步进电动机脉冲频率与输出电流、输出转矩的关系;3.研究细分驱动对步进电动机运行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使用仪器、设备1.PC计算机;2.FX2N PLC;3.步进电动机驱动器;4.步进电动机;5.连接线。

三、实验要求1.X轴控制时,步进电动机旋转360O定位;2.从200Hz起逐步提高步进电动机的脉冲频率,测试步进电动机的输出电流、输出转矩;3.X、Y轴控制时,X轴步进电动机旋转360O定位,同时Y步进电动机旋转180 O定位;4.X轴控制时,可单步调整理。

四、实验原理和参考梯形图1.实验原理3.参考程序1)梯形图2)指令表五、试验注意事项1.按所示要求接线,通电前仔细检查,并由指导教师确认接线无误后,方能同电;2.先做单轴实验,后做双轴实验;3.改变细分倍数,检验步进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六、思考题1.细分的作用是什么?在细分步内的定位精度如何?为什么?2.低频率和高频率对步进电动机运行的影响怎样?3.为什么步进电动机驱动器一般都具有全流/半流控制方式?4.本实验可否使用继电器输出型的PLC?为什么?5.如果使用高速输入/输出指令控制步进电动机,应该如何修改程序?实验七、PLC随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接线方法;2.了解电位差计测角位移的工作原理;3.了解PLC A/D与D/A工作模块的工作原理与接线方法;4.掌握随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应用方法;二、实验要求1.使用电位器和A/D,D/A组成角位移测量装置;2.使用PLC–- 电位器构成角位移随动系统。

三、电位差计–- PLC随动控制系统原理1.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的接线方法PLC–- 电位器构成角位移随动系统四、参考程序五、思考题1.使用电位差计测角位移的测量范围一般为多大?2.若其中一个电位器的极性接反了,会产生什么结果?实验七、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器参数设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变频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变频器的参数设定方法;3.了解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