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观察记录表1

区域观察记录表1

幼儿园区域记录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月份:1记录人:
游戏内容美工区
材料准备各类蔬菜等
观察记录反思调整
第一次活动记录
今天下午我们班的美术活动是粘贴绘画《一瓶
花》。

当我出示范例作品的时候,小朋友便不约
而同地发出了赞叹之声:好漂亮啊!多美的花瓶
啊!花儿也很好看呢。

看着范例作品小朋友就已
经产生了动手的欲望,一个个显出跃跃欲试的神
情。

这个活动在粘贴绘画之前要求小朋友剪出许
多的彩色碎纸屑,再用碎纸屑粘贴花瓶,最后在
花瓶里添画自己喜欢的花朵。

我对操作方法步骤
一一作了详细地解说并强调、演示了如何快速剪
出碎纸屑的方法后,小朋友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工
作了。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洪森校小朋友,
他也在认真剪纸,但没有按老老师给的方法去操
作:在他的手里,小纸屑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剪出
来,别的小朋友剪好纸屑已经开始粘贴花瓶了,
可他还在不慌不忙地一片片地剪。

在我的催促帮
忙下,终于将纸屑剪好……
在上述观察中,虽然老师已经详细
讲解操作方法,但发现该幼儿并没
有掌握如何快速剪纸屑的方法,可
见该幼儿在学习中尚未养成良好的
倾听习惯及专心观察习惯,而且没
有时间观念,不在意速度,对周围
小朋友的操作情况不注意也不会向
同伴学习,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
利。

孩子的大部分知识、经验来自
于倾听和观察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学
习,良好的倾听、观察等习惯对于
个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该
幼儿要加强个别教育和指导,逐渐
形成良好的倾听、观察习惯,并鼓
励他向周边的同伴学习,努力调动
幼儿多种感官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促使幼儿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次活动记录在幼儿自由活动前,老师重点讲解了美工区《灯
笼》的制作方法:先对折→再换一头连续对折→
接着把纸展开→再沿着折痕剪→打开用胶水把
两边粘起来→最后在上面贴一根带子,灯笼就做
成了。

这是中班孩子制作灯笼的情
况,老师通过仔细地讲解,耐心地
示范,该小孩成功地做成了灯笼。

在这一过程中,“灯笼制作示意
图”完全没有了作用,似乎成了摆
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毛斯艺小朋友搬着椅子来到了美工区。

她先选了一张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准备开始对折,这时老师提醒到:“小朋友不要忘了挂牌进区。

”她小朋友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挂牌,然后去拿牌子挂好。

她拿起纸先对折,接着拿起剪刀随意的剪,打开一看,剪得大大小小,老师提醒她应该连续对折好了再剪,她看了看,把这张纸扔掉了。

又拿来一张,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连续对折,虽然折得不是很齐,但是步骤是对的。

老师看了看,说:“这个还可以剪得长一点。

”接着她用胶水粘贴起来,这一个灯笼成功了她拿去给老师看,老师表扬了她,她很开心。

又拿了一张纸,打算再做一个。

设,没有人去关注它。

老师担心孩子不会做,边演示边讲,还请幼儿师范,因此,在美工区的幼儿制作灯笼都没有什么问题,一会儿就能做一个。

老师不防放手,让孩子看着示意图去探索着做,因为示意图上一步一步非常清楚,孩子完全有能力去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自己学会了思考问题和看图的能力。

第三次活动记录
来到了美工区,思琪和晓衡先拿起了蔬菜的
照片这张看看那张看看,然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
蔬菜拿起了铅画纸准备开始画了。

过了一会儿,
思琪看着自己的青菜作品,皱着眉头,露出了不
怎么满意的神情。

而在一旁的晓衡则高兴的举着
自己的萝卜画给思琪看,并骄傲得说着:“你看
我画的萝卜,好看吗?”接着,她们就拿出了蜡
笔开始给自己的蔬菜宝宝穿上它自己的衣服,是
什么颜色的就涂上什么颜色。

在第一次活动中,教师在幼儿
绘画时,发现由于绘画青菜和萝卜
在先前的集体活动中已有了一定的
经验,所以怎么来画的方法是知道
的,但是对于装扮蔬菜宝宝时,幼
儿只是根据他所看到萝卜颜色所装
扮,教师可以投放些实物蔬菜引导
幼儿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这些蔬
菜,利用近似色去进行涂色。

如:
青菜的菜叶是深绿,越到菜梗颜色
就越淡,而胡萝卜则是由橙色到淡
橙色的颜色过渡。

同时,让幼儿知
道不仅可以用相似色来表现,还可
以通过用蜡笔的力度来表现。

在颜
色过渡到另一种颜色时,应慢慢的
将颜色以匀染的方式进行。

而不是将颜色与颜色之间先用蜡笔隔开后再去涂色,造成鲜明的颜色界限。

第四次活动记录
进入了美工区后,怡丹和诗涵就惊奇的说:
“看,这里有好多菜啊?”我就笑着说:“你猜
猜看。

”“不知道,大概是让我们画画的。

”怡
丹好奇的歪着脑袋说。

“这些蔬菜除了画画,还
可以做成蔬菜娃娃呢,你看。

”我拿出了其他小
朋友做的蔬菜造型给孩子们观察和参考。

“那你
想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呢?”(即用什么蔬菜做头、
身体…)这时她们两个就开始互相商量起来了。

然后,就各自拿了一个胡萝卜装饰起来,怡
丹首先用即时贴撕开当作萝卜娃娃的眼睛,贴上
嘴巴后,对我说:“老师,还可以干吗啊?”我
回答:“那看看这些工具里面你还可以用到些什
么来装饰呢。

”“我想用橡皮泥。

”“天冷了,
可以用橡皮泥做些什么呢?”我问到。

“我给萝
卜娃娃做顶帽子吧”说完,她就高兴的拿起橡皮
泥搓长在“头顶”上盘起来,一顶帽子就这样完
成了。

诗涵则给萝卜做了一条五颜六色的项链。

教师增加了实物的蔬菜,让幼儿
不仅可以观察绘画,还可以对蔬菜
进行造型,使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
体验美工的乐趣。

中班的孩子在参
与设计自然角的环境时,表现出丰
富的想象力。

他们说圆圆的柚子象
只小猪,红红的苹果象小娃娃的脸,
胡萝卜上的线痕象老公公脸上的皱
纹……根据幼儿的想象,老师把这
些蔬菜、水果进行了艺术加工。


爱的蔬菜和水果宝宝让孩子们产生
了亲切感,很快和它们成了朋友。

这次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了实物蔬菜
引导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形状特
点,发挥想象力利用辅助工具进行
造型装饰。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
鼓励幼儿想好要做怎样的蔬菜娃
娃,并有意识地选择蔬菜,鼓励幼
儿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蔬菜娃娃,
并试着给自己的娃娃打扮得漂亮
些,做完后请幼儿互相交流:我的
蔬菜娃娃是用什么蔬菜做的?娃娃
在做什么?使幼儿在单一的绘画活
动中增添更多的乐趣。

活动总指导建议:1、蔬菜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蔬菜的认识很清楚,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
结2、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
3、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的更好。

观察原因:1、幼儿的想象能力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还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

2、教师在不违背幼儿的意愿下,给幼儿适当的帮助,并找一找他们在活动中的创意
点和不足之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