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热工学1.为什么人达到热平衡并不一定舒适?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q=±qc±qr-qw 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许多不同组合都可以满足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从热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2.室内热环境有哪些因素?通过建筑设计能够最有效改善的是哪些因素?室内热辐射,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内气流。

能通过设计有效改善的是室内温度,室内气流,室内湿度。

3.室外气候因素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影响室内环境?哪些情况有利?哪些不利?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导热。

有利:不利:3.决定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方面?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4.为什么我国规定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5.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部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缺点:1、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建筑,才能准确判断外保温是否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2、在构造上较复杂,必须有保护层;3、由于要设保护层,所以造价要高.6.在夏热冬冷地区,适宜采用哪些遮阳方式?7.分别详述多层实体维护结构,有封闭空气层维护结构,带通风空气层围护结构,制备覆盖围护结构的隔热机理及适应性。

1.多层实体结构的传热抓药是实体结构的导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通过增加实体结构的热阻,以降低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2.有封闭空气间层结构的传热主要是间层中的辐射传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在间层壁面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减小辐射传热量,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的传热主要是对流传热,当室外空气流经间层时,带走部分从面层传下的热量,从而减少透过基层传入室内的热量。

因此,可通过增加间层的通风量来达到隔热目的。

8.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固体〉液体〉气体,当围护结构受潮后原来围护结构中的水蒸气就以液态凝结水的形式存在于围护结构中,使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增大,保温能力降低。

9.试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在相同面积情况下,正方形平面与长方形平面何者有利?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就要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即建筑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对于同样的体积的建筑,在各面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均相同时,外表面面积越大,热损失越多,所以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正方形平面更为有利。

10.采暖居住房间的密闭程度对卫生保健,经济,能源消耗方面各有什么影响?就保温而言,房间的密闭性越好,则热损失越少,从而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持室温。

但从卫生要求来看,房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换气量。

另一方面,过分密闭会妨碍湿气的排除,使室内湿度升高,从而容易造成表面结露和围护结构内部受潮。

11.建筑隔热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12.自然通风有什么作用?13.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对于冬季采暖、夏季自然通风的房间,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相同之处:围护结构的热阻越大,一是通过其传递的热量越少,同时也关系到内表面的平均温度值,因此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为了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

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相异之处:相对于夏天温度谐波的波动,冬季温度谐波的波动较小且周期长,因此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

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面的最高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14.建筑遮阳方式有哪几种?适宜什么情况下遮阳?水平式遮阳(南向,北回归线以南-北向窗垂直式遮阳(东北,北,西北综合式遮阳(东南,西南挡板式遮阳(东,西15.建筑综合保温措施有哪些?16.被动利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有哪些?直接收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屋顶池式,对流环路式。

建筑声学1.声源的定义和种类,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源: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这个振动的物体就称为声源。

种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传播途径:由声源产生的机械波可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介质进行传播。

人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空气介质中传播的纵波。

2.表示声音在空气介质中传播的客观量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声本身的一种特性。

声强: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

声压:声波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称为声压。

3.什么叫混响及混响时间?混响:声源在室内发声后,由于界面反射与吸收的作用,使室内声场经历逐渐增长到稳态,若声源停止发声,声音不会立即消失,而要经历逐渐衰减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称为混响。

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稳定后,令声源停止发声,自此刻起至声能密度衰变60dB所用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4.声音三要素是什么?声音三要素的定义。

频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Hz)人耳对声音的反应范围是20-20000Hz。

音调:频率的高,低的听觉属性是音调,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音色:单频音称为纯音,特点是单一音调,如果在单音中加进一些附加的频率,就称为复音,在复音中最低频的音称为基音,比基音音调高的成分为泛音,泛音对音调增加了有特色的音质,即为音色。

5.什么叫掩蔽效应?掩蔽效应有哪些规律?噪声对语言的妨害程度在声学上称为掩蔽效应。

规律:1.低音调声,特别当响度相当大时,对高音调声产生较显著的掩蔽作用2.高音调声对低音调声只产生很小的掩蔽作用3.掩蔽和被掩蔽的音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当频率相同时,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最大。

6.混响声和回声有何区别?他们和反射声的关系怎样?混响声是声源停止发生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的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

回声是直达声到达后50ms以后到达的强反射声形成回声。

混响声和回声都是由声音的反射引起的。

7.房间共振对音质有何影响?房间的共振会使某些频率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即某些固定位置被加强,某些固定位置会被减弱。

所以,房间共振现象会对室内音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8.多孔吸声材料具有怎样的吸声特性?随着材料密度,厚度的增加,其吸声特性有何变化?多孔吸声材料:对中高频的声音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随着密度,厚度的增加,对中低频范围的吸声系数显著增大。

9.试列举主要吸声构造种类和特点。

1.多孔吸声构造:本身具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腔还可提高低频吸收2.共振吸声结构:具吸收低频声音的特性3.穿孔板吸声构造:利用穿孔板后背的空气层组成共振结构,一般以吸收中频为主4.其他吸声构造:吸声尖劈,空间吸声体10.设计隔声门窗应注意哪些问题?门的隔声:1.做好周边密封处理2.避免采用轻薄单的门扇3.设置声闸窗的隔声1.采用厚玻璃,两层或三层2.双层玻璃间宜留有较大间距3.双层玻璃间沿周边填放吸声材料4.保证玻璃与窗框,窗框与墙壁间的避风11.噪声的危害有哪些?1.损害听力2.使人心烦,降低工作效率3.可能引发疾病4.干扰睡眠5.干扰语言交流12.城市噪音的控制原则和步骤有哪些?原则:应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噪声入手,采取适用合理的技术进行控制。

对噪声源主要是控制操作时间和适用功率,传播途径主要采用阻隔措施,主要从规划,建筑布局来控制,噪声受体主要从建筑吸,隔声处理等措施来进行控制。

步骤:1.调查噪声现状,确定噪声的声压级,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周围环境状况2.根据区域的噪声允许标准,确定所需降低的噪声声压级的数值3.采取综合措施降噪13.城规中,为控制噪音应注意哪些方面?1.城市人口控制2.功能分区3.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14.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应注意哪些方面?1.应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分类,分级,分清交通性干道和生活性干道2.建筑高度应随着离开道路的距离的增加而渐次提高,可利用前面的建筑座位后面建筑的防噪壁3.一些经过特别设计和消声减噪处理的住宅和办公建筑,如设双层隔声窗的建筑,或没有减噪门廊的住宅等可布置在临街建筑红线处。

当防噪壁建筑数量不足以形成基本连续障壁时,可将部分住宅临街布置,并按所需防护距离后退,留出空间可辟为绿地4.居住区内道路布局与设计应有助于保持低车流量和车速,例如采用尽端式并带有终端回路的道路网,并限制这些道路所服务的住宅书,从而减少车流量、5.将居住小区划分为若干住宅组团,没个组团组成相对封闭的族群院落建筑光学1.试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联系。

光通量是人眼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位发光强度是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照度是被照面光通量的密度亮度是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2.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房间亮点好。

因为人眼的感光细胞分为: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

在亮环境下是椎体细胞起作用,暗环境下是杆体细胞起作用。

当房间亮一点时,不会使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交替起作用,可以减少视觉疲劳。

同时,房间亮一点可以避免产生直接眩光3.为什么有的商店大玻璃橱窗能够象镜子似地照出人像,却看不清里面陈列的展品?由于产生二次反射眩光。

措施:提高橱窗里商品的表面亮度,将橱窗玻璃做成倾斜或弯曲4.采光设计的主要任务和步骤。

任务:1.根据视觉工作的特点,确定房间的采光要求2.确定采光口的形式,位置3.计算所需的采光口面积4.防止眩光,不均匀等采光质量问题5.防止紫外线影响,考虑其他的功能要求步骤:1.搜集资料2.选择采光口的形式3.确定采光口的位置及可能开设的窗口面积4.估算采光口的尺寸5.布置采光口5.天窗采光的形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1.矩形天窗这种天窗位置较高,不易形成眩光,为避免直射阳光射入室内,天窗的玻璃最好朝南北向2.横向天窗造价低,采光效果与矩形天窗相差不大3.锯齿形天窗有倾斜的顶棚做反射面,增加了反射光,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窗口一般朝北4.平天窗造价低,布置灵活,采光效果好,污染,照射不均匀,凝结水5.井式天窗用于通风兼采光6.改善侧窗采光缺点的措施有哪些?喇叭口-减少遮挡,增加采光6.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试求(1)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2)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3)离它2米处的照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