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烧伤的急救是否及时,后送是否得当,对以后的治疗以及伤员的预后和转归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成批收容时,要
谨慎对待,不容忽视。
一、“灭火”
一般而言,烧伤的面积越大,深度越深,则治疗越困难,预后越差。
因此,急救的首要措施是“灭火”,即去除致伤源,尽量“烧少点、烧浅点”。
做到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分秒必争。
常用的灭火方法是:
①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特别是化纤面料的衣服。
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②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③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
禁止伤员
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止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害;
④迅速离开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
伤和窒息;
⑤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非塑料或油布)、大衣、棉被等,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
气隔绝;
⑥凝固汽油弹爆炸、油点下落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
物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落尽后,将着火
衣服迅速解脱、抛弃,并迅速离开现场,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含磷可凝固汽油弹烧伤时,灭火方法同磷烧伤);
⑦冷疗。
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灭火应尽早进行冷疗,越早效果越好。
但由于
大面积烧伤采用冷水浸浴,伤员多不能耐受,特别是寒冷季
节。
为了减轻寒冷的刺激,如无禁忌,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吗啡、杜冷丁等。
二、灭火后的处理
灭火后的急救处理,依烧伤面积大小与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复合伤或中毒而异。
一般应按下列顺序处理。
(1)检查首先检查可立即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有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严重中毒等,应迅速进行处
理与抢救。
不论任何原因引起心脏停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应就地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的同时,将病人撤离现场(主要是脱离缺氧环境)待复苏后进行后送;或转送到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2)脱离现场一般伤员经灭火后,迅速脱离现场,移至安全地带或就近的医疗单位。
(3)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判断伤情,应注
意有无吸入性损伤。
复合伤或中毒等。
(4)镇静止痛烧伤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烦躁,应予以镇静止痛。
对轻度烧伤病人,可口服止痛片或肌肉注射杜冷丁。
而对大面积烧伤,由于外周循环较差和组织水肿,肌肉注射往往不易吸收,可将杜冷丁稀释后由静脉缓慢推
注,一般与非那根合用。
但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合并吸入性损伤或颅脑损伤者应慎用或尽量不用杜冷丁或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鲁米那或非那根。
切忌大量长期应用镇痛镇静药物,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5)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因吸入性损伤或面部烧伤发生呼吸困难者,根据情况用气管插管或切开,并予以吸氧。
(6)创面处理灭火后,即应开始注意防止创面污染,可用烧伤制式敷料或其他急救包三角巾等进行包扎,或用身边材料如清洁的被单、衣服等加以简单保护,以免再污染。
同时也使创面在搬运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再损伤。
急救包扎时,已肯定灭火的衣服可不脱掉,可减少污染。
(7)复合伤的处理如有骨折应进行固定;颅脑、胸腹等
严重创伤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应优先送至邻近医疗单位
处理;一般创伤进行包扎。
(8)补液治疗由于急救现场的不具备输液条件,伤员一般可口服适当烧伤饮料(每片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苯巴比妥
0.03g,糖适量。
每服一片,服开水100ml,或含盐的饮料,如加盐的热茶、米汤、豆浆等。
但不宜单纯大量喝开水,以免发生水中毒。
(9)应用抗生素对大面积烧伤伤员应尽早口服或(肌)
注射广谱抗生素。
(10)及时记录及填写医疗表格,以供后续治疗参考。
三、急救注意事项
(1)现场抢救,特别是成批烧伤病人的现场抢救是一项紧张的工作,救治人员必须沉着、镇静,有组织地协调工作,不可忙乱。
(2)衣服着火时,要制止伤员奔跑呼叫,以免助燃和吸入火焰,并使伤员迅速离开密闭和通气不良的现场。
防止吸入烟雾和高热空气引起吸入性损伤。
(3)灭火时,力求迅速,尽可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或工具。
一般不用污水或泥沙进行灭火,以减少创面污染,但若确无其他可利用材料时,亦可应用污水或泥沙,不要因此而使烧伤加深,面积加大。
(4)已灭火而未脱去的燃烧过的衣服,特别是棉衣或毛
衣,务必仔细检查是否仍有余烬未灭,以免再次烧伤,或烧伤加深加重,特别是对神志不清或昏迷的伤员。
(5)对有吸入性损伤的伤员,应密切观察,并迅速后送至附近医疗单位进一步处理。
(6)除很小面积的浅度烧伤外,创面不要涂有颜色的药
物或用油脂敷料,以免影响进一步创面深度估计与处理(清创等)。
一般可用消毒敷料包扎或清洁被单等包裹保护创面。
水疱不要弄破,也不要将腐皮撕去,以减少创面污染机会。
(7)要重视记录和各种医疗表格的填写。
除记录烧伤面积、深度、复合伤和中毒等外,应将灭火方法、现场急救及治疗措施注明,并作初步的伤情分类,特别是成批烧伤时,应分清轻、重、缓、急,便于后送及进一步治疗参考。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