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刺激-反应理论
一个人受到某种刺激时,他可以用他的语言
去让另一个人作出相应的反应。
劳动分工以及基于劳动分工基础之上的一切
人类活动,都依赖于语言。
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体之间原有一段距离--两个
互不相连的神经系统--由声波作了桥梁。
布龙菲尔德公式
S → r .......... s → R
理论依据
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习惯;
教语言,而不是教什么是语言; 一种语言就是操本族语的人所说的话,
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应该说的话; 语言是各不相同的来源.
语法层面
语言的语法形式有三大类:句子、替代和结
构 一系列的术语来描写语言的形式,比如词素、 词根、自由形式、黏着形式、符合、屈折、 派生、成分、一致
假设一个男孩和他的女朋友正在散步。
女孩饿了,她看到树上有苹果,于是 发出一些声音。结果那个男孩就跳过 篱笆,爬上树,摘下果子,递给女孩。 女孩便把苹果吃了
S—外部刺激 r—语言的代替反映 s—语言的代替性刺激 R—外部的实际反应。
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 作出反应(R)
女孩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S, 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R,即为S-R。 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自己去采
取实际行动,而是跟男朋友说话r,希望其去 摘。 男孩所受到的刺激就是s, 男孩摘了就是R。 S-r-s-R。
生理音位学
● 随后对音延、音长、重音、
语音学
物理音位学
实用语音学
音高等概念作了分析,并且 根据发音方式研究各种变异, 把余音的结构分为主音位和 次音位两类
音位
●其中,住音位又包括辅音 (哑音、浊音)、元音(复 噪音:闭塞音、颤音、 合元音、三合元音和单元 音)。 摩擦音 ●次音位中包括:领音重音、 形成重音、音高(中间的、 乐音:鼻音、边音、 末尾的) 元音
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 化和语言借用等知识(20-28章)
布卢姆菲尔德的语言理论
布龙菲尔德将语言视为一个系统,并且
把它按照三个层面进行了描写:语音层、 语义层和语法层: 语音层面 语义层面 语法层面
语音层面
语音学和音系学
语音学是关于语音的发出、传递与接受的科
学,也就是现代语音学的发音语音学、声学 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 音系学是具有限制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的科学, 也就是关于音位的科学
主要作品简介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语言研究导论》)是布龙菲尔德的早期著作, 于1914年出版,是用心理学来阐释语言。
Language (《语言论》)是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 于1933年出版,这本书从构造心理学转到了行为主 义心理学。
语义层面
“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
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 “语言学的描写工作在于对语言形式作出 比较严格的分析,同时假定这些语言形式具 有固定的和可以确定的意义” 与语言的形式相比, 布龙菲尔德认为意义的 研究有其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是难以界说的, 所以语言研究应该立足于形式
布龙菲尔德的成就
1. 引导了20世纪30—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 学在美国的发展 2.布龙菲尔德摆脱了语言学中所有内省心理 学内容的影响,将语言学独树为一门学科进行 研究 3.为印欧语历史语言学、梵文研究、南岛语 族语言学和阿尔冈昆语言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布隆菲尔德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为英语制 定"英语应该如何"的规则。也就是说通过一本 语法书、一本教科书、一本词典,就可以学外 语了。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教发音,而不是 过多地去注意文字形式。在美国的外语教学中, 他认为学习一门语言需要不间断地练习和在真 实情境中不断反复,而不是去教授学习者学习 语法理论。
布龙菲尔德
Leonard Bloomfield
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北美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从研究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 而研究了普通语言学和阿尔表琴语等语 言。
他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耶鲁 大学,并任该校高级语言学教授 。
生平年表
1887年4月1日,布龙菲尔德生于芝加哥; 1906年,布龙菲尔德毕业于哈佛学院。在该 校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结识了普鲁可希受 其影响决心研究语言学; 1907年,布龙菲尔德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进 修并担任教学,完成了学位论文《日耳曼语 次元音交替的语义变异》;
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1-4章)
Synchronic linguistics (共时语言学)
(1-16 章 )
主要是语音、音位和意义方面的 知识(5-9章) 论述语法形式和词汇(10-16章)
《语言论》
(28章)
diachronic linguistics (历时语言学)
(17-28 章)
文字记载及比较法的知识(17-19章)
1913-1914年,布龙菲尔德到德国莱比锡大 学和哥廷根大学进修语言学,结识新语法学 派的代表人物,受到较深的响;
1914年,《语言研究导论》出版 1933年,布龙菲尔德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 论》出版。 1945年,为美国国防部编的《俄英词典》写 了俄语语法简介;
1949年 4月18日,布龙菲尔德逝世。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类(另有布拉格音位学 派、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派, 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它是是20世纪20年代美 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语言学流派。
以面向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结构的形式描写著称。 主要分析方法:替换法、分布法、直接成分分析 法、主干成分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Language《语言论》
这本书是《语言研究导论》 的修订本,是美国结构主 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 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和深远的影响。
布龙菲尔德在这本书中提 出了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研 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 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如区 分粘附形式和自由形式、 关于直接成分的分析、配 列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