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一.选择题【试题1】(北京理工大学)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
A.语义、语法与体系结构B.软件、硬件和数据C.语法、语义和时序D.体系结构、层次和语法【试题2】(重庆大学)如果定义某协议报文第一个字节取值为4时表示第4版本,则该定义属于协议规范的范畴。
A.语法B.语义C.同步D.编码【试题3】(中南大学)下面关于TCP/IP参考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B.完全是通用的C.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D.可以描述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试题4】(南京师范大学)TCP/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网络接口层【试题5】(2010考研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试题6】(北京理工大学)信道的最大数据率受的制约。
A.信道带宽B.信号传播速度C.数据编码D.信道距离【试题7】(重庆大学)曼彻斯特编码的跳变没有以下哪项功能。
A.通过电平的跳变方式不同分别表示0和1B.提供接收方时钟同步C.提高传输效率D.避免连续0或1信号的误判【试题8】(中南大学)传输介质可以支持100Mb/s速率,并且最长传输距离1000m。
A.光纤B.无线C.同轴电缆D.双绞线二.应用题【试题1】(华东理工大学)一个网络系统的协议结构有N层,应用程序产生M 字节长的报文,网络软件在每层都加上h字节长的协议头,那么信息传输时,协议头信息在网络带宽中所占的比率是多少?解:N h M N h⨯+⨯【试题2】(北京科技大学)什么叫发送时延?什么叫传播时延?如果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输速率为2.0×105km/s ,数据长度为1000B ,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试计算它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解:100080.081001000s t s s ⨯==⨯5100.000052.010p t s s ==⨯【试题3】(中央财经大学)对于带宽为6MHz 的信道,若用16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根据奈奎斯特定理,C =2W Baud ,因为单位是波特,需转化为数据速率,公式为2log C B L =,其中,B 是码元速率,即每秒信号状态变化的次数,C 为数据速率,L 为任何给定时刻数字信号可能取的离散值的个数。
226log 1648/C M b s =⨯⨯=【试题4】(华东理工大学)对于带宽为3kHz 的信道,若用4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1) 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223log 412K /C b s =⨯⨯=(2) 若信道的信噪比为30dB ,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这里给出的信噪比的单位是分贝,在使用香农公式时需要将其转换为信噪功率比,转换公式为:10S/N (/)S N ()dB=10log ,即30=10log 10(S/N),得到S/N=1000.根据香农公式:22C=Wlog (1/)3log (11000)30/S N Kb s ⨯+=⨯+=【试题5】(华东理工大学)若采用生成多项式G(x)=x 4+x 2+x+1为信息位1111101产生循环冗余位,加在信息位后面形成码字,如在每站引入(比特填充)后从左向右发送,求发送时的比特序列。
解:除数:10111,因此n =4, 被除数:11111010000 余数:0011同时考虑透明传输的问题,这里采用的是零比特填充法,所以最终发送时的比特序列为:111110010011。
【试题6】(2010考研真题)某局域网采用CSMA/CD 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数据传输率为10Mb/s ,主机甲与主机乙的距离为2km ,信号传播时速为8210⨯m/s ,请回答以下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1) 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为止,最短经过多长时间?最长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已发送数据时,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解:主机甲和主机乙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短,即35min 8210T 1010210s s μ-⨯===⨯当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将要到达另一主机时,另一台才发送数据,两台主机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长,即35min 8210T 221020210s s μ-⨯=⨯=⨯=⨯(2) 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帧(1518B )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解:-31671518812144T ===1.214410101010s ⨯⨯⨯352821010210T s s -⨯==⨯3135121.21441010/10/9.918/1.21441010T V M b s M b s M b s T T ---⨯=⨯=⨯=+⨯+【试题7】(重庆大学)某公司有4个部门,公司网络号为202.202.0.0,请问如果将4个部门分别划分到不同子网中,并且要使每个部门的主机数量最多,应当如何划分?子网掩码应如何表示?每个部门能容纳的主机数量是多少?解:假设路由器支持全0和全1子网,则从主机位借2位作为子网号;202.202.0.0属于C类地址,因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每个子网的主机数为:(26-2)=62台。
【试题8】(中南大学)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以下的(CIDR)表项,见下表。
(1)如果到达分组的目标IP地址分别为161.40.63.10,161.40.56.2和192.53.40.7,路由器会执行什么操作?解:路由器接收到一个IP数据报后,会读取该IP数据报首部中的目的地址,然后与路由表的每一行的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如果结果与子网地址相匹配,则将IP数据报转发该行的相应下一跳,若所有路由表项都不匹配则丢弃该IP数据报。
161.40.00111111.10^ 255.255.11111100.0161.40. 00111100.0 161.40.60.0 符合!接口1161.40.00111000.2^ 255.255.11111100.0161.40.00111000.0 161.40.56.0 符合!接口2192.53.00101000.7^ 255.255.11111110.0192.53.00101000.0 192.53.40.0 符合!路由器1(2)若该路由器去往网络191.7.96.0/21、191.7.104.0/21、191.7.112.0/21用同一输出线路,都往路由器3送。
则如何增加路由表项,能否汇聚成一条。
解:给出的三个地址块的地址掩码长度都为21,将它们的第三个字节展开如下:191.7.01100000.0191.7.01101000.0191.7.01110000.0观察到第三个字节的相同序列为011,因此更大的地址块的地址掩码为16+3=19位,应增加的路由表项为:191.7.96.0/19。
【试题9】(2009年考研真题)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如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图希赛公司网络拓扑图R1和R2的路由表结构如表所示。
表路由表结构(1)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2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和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
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解:根据无分类IP地址的规则,每个网段中有两个地址是不分配的:主机号全0表示网络地址,主机号全1表示广播地址。
因此8位主机号所能够表示的主机数就是28-2=254。
该网络要划分为两个子网,每个子网要120台主机,因此主机位数x应该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x<8;2) 2x>120;3)x为整数。
满足条件的x为7,地址掩码为255.255.255.128。
所划分的两个网段是:202.118.1.0/25与202.118.1.128/25。
(2)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解:(3)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解: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地址可以聚合为202.118.1.0/24,而R2去往局域网1和局域网2都是同一条路径。
因此,路由表里面只需要填写到202.118.1.0/24的路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