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样表

安徽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生态监测样表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表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样方记录参见表C.1。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线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2。

标准中湿地高等植物群落监测样方法物种记录参见表C.3。

标准中湿地高等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见表C.4。

表C.1 植物群落监测样方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方编号: 样方面积: m2样方中心坐标: ° ′ ″E ° ′ ″N 海拔: m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地点: 湿地类型:坡向 a: 坡度 b: 坡位 c: 积水状况 d: 积水深度:泥炭层厚度: 苔藓层盖度:苔藓层高度:群落名称: 群落高度:群落总盖度:优势种:外貌特点:地形地貌 e:水源补给状况 f:干扰方式 g:干扰程度 h:其他生态特征(描述重要物种、生态过程、生境特点):注:a 坡向:1-无坡向,2-全坡向,3-北,4-南,5-西,6-东,7-东北,8-西北,9-西南,10-东南;b 坡度:1-平坡(0-5°),2-缓坡(6-15°),3-斜坡(16-25°),4-陡坡(26-35°),5-急坡(36-45°),6-险坡(≥46°);c 坡位:1-脊,2-上部,3-中部,4-下部,5-谷地,6-平地;d 积水状况:1-无,2-浅积水(≤20 cm),3-积水中等(20~50 cm),4-深积水(≥50 cm);e 地形地貌:1-山地,2-丘陵,3-岗地,4-平原,5-水域;A-浅滩(砾石浅滩、砂质浅滩、壤质浅滩),B-开敞水面(湖泊、水库、沉陷区、河流、行泄洪区、池塘),C-生境岛(沙洲、岛屿),D-深水区,E-岸带(弯形岸带、直形岸带),F-急流水区、G-滞水区);f 水源补给状况:1-地表径流,2-大气降水,3-地下水,4-人工补给,5-综合补给;g 干扰方式:1-渔业养殖,2-家禽养殖,3-放牧,4-光伏发电,5-风电,6-围垦种植,7-开采,8-基本建设,9-捕猎,10-旅游,11-水烧,12-污染,13-其他;h 干扰程度:1-高,2-中,3-低,4-无。

表C.2 植物群落监测(样线法)物种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样线长度: m 中心坐标:E ° ′ ″ N ° ′ ″起点坐标:E ° ′ ″ N ° ′ ″终点坐标:E ° ′ ″ N ° ′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序号 中文名 学名 多度平均高度(cm)物候期 生活力 备注表C.3 植物群落监测(样方法/样带法)物种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带/方编号: 样地/样方面积: m2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编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高cm盖度%生活型a生活力b备注(外来入侵等)注:a 生活型:1-挺水,2-漂浮,3-沉水,4-湿生;b 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

表C.4 植物群落监测实测法物种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样地编号: 样带/方编号: 样地/样方面积: m2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编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高cm盖度%生活型a生活力b分布范围备注(外来入侵等)注:a 生活型:1-挺水,2-漂浮,3-沉水,4-湿生;b 生活力:1-强,2-较强,3-一般,4-弱。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兽类监测样表标准中兽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D.1。

标准中兽类监测铗夜法/笼捕法记录参见表D.2。

表D.1 兽类监测样线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中心点坐标:E ° ′ ″ N ° ′ ″起点坐标:E ° ′ ″ N ° ′ ″止点坐标:E ° ′ ″ N ° ′ ″ 海拔: m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 强度 ,受威胁因素 强度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动物名称 地理坐标 海拔m实体数量(只)痕迹类型生境描述备注成体亚成体幼体足迹粪便食痕擦痕抓痕毛发洞穴其他表D.2 兽类监测铗夜法/笼捕法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中心点坐标:E ° ′ ″ N ° ′ ″起点坐标:E ° ′ ″ N ° ′ ″止点坐标:E ° ′ ″ N ° ′ ″ 海拔: m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___强度 ,受威胁因素 强度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动物种名数量(只)生境描述 备注 性别成体亚成体幼体雌 雄 不清附 录 E(资料性附录)鸟类监测样表标准中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参见表E.1。

标准中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参见表E.2。

标准中鸟类监测样线记录参见表E.3。

表E.1 鸟类监测分区(样地)信息记录表编号:监测分区名称监测分区代码监测分区包含的样地监测单位监测者监测日期监测分区类型 湖泊湿地( ) 河流湿地( ) 沼泽湿地( ) 人工湿地( )地理位置和中心经纬度 市 县(市、区) 乡(镇) 村 经度:E ° ′ ″ N ° ′ ″纬度:E ° ′ ″ N ° ′ ″监测样地建立时间 样地面积和形状气候条件水文状况水位透明度水质滩涂积水面积底质状况土壤类型紧实度 食物丰富度植被状况植被类型群落类型群落层次结构及各层优势物种演替阶段植被覆盖及季节相动物活动状况人为干扰活动类型和强度表E.2 鸟类监测观测点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坐标: ° ′ ″E ° ′ ″N开始计数时间:__时__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__分 天气状况:_覆盖范围 m2海拔: m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 __,受干扰类型 ___强度___,受威胁因素 __ 强度 ___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中文名发现数量(只)备注(集群状况、觅食活动、生境状况) 成体 亚成体 幼体 成幼不明注:未识别出的鹤类: 只,原因 ;未识别出的雁鸭类: 只,原因 ;未识别出的鸻鹬类: 只,原因 ;未识别的其他鸟类: 只,原因 。

表E.3 鸟类监测样线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样线编号: 中心点坐标:E ° ′ ″ N ° ′ ″起点坐标:E ° ′ ″ N ° ′ ″止点坐标:E ° ′ ″ N ° ′ ″海拔: m开始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结束计数时间:__时 __ 分 天气状况:___覆盖范围 m2栖息地类型(湿地类型):___,受干扰类型___强度_ __,受威胁因素_ _强度__ _监测人员: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中文名成体 亚成体 幼体 成幼不明备注(集群、觅食、繁殖活动和生境状况等) 数量(只)次数(次)数量(只)次数(次)数量(只)次数(次)数量(只)次数(次)注:未识别出的鹤类: 只,原因 ;未识别出的雁鸭类: 只,原因 ;未识别出的鸻鹬类: 只,原因 ;未识别的其他鸟类: 只,原因 。

附 录 F(资料性附录)两栖爬行类监测样表标准中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参见表F.1。

表F.1 两栖爬行类样线法/栅栏陷阱法/样方法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地点名: 湿地名称: 样地编号:样线/陷阱/样方编号: 中心点坐标:E ° ′ ″ N ° ′ ″起点坐标:E ° ′ ″ N ° ′ ″止点坐标:E ° ′ ″ N ° ′ ″海拔: m起始时间: 结束时间: 风力: 平静/微风/中/强 天气状况: 气温: 水温:pH 值: 水深: 岸边植被类型: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序号 中文名数量(只)生境类型 行为类型 备注 成体 幼体注:行为类型区分为:1.晒背;2.运动;3.交配;4.争斗;5.觅食;6.休息。

附 录 G(资料性附录)鱼类监测样表标准中鱼类监测记录参见表G.1 鱼类监测记录表。

标准中渔获物分析记录表参见表G.2 鱼类监测渔获物分析记录表。

表G.1 鱼类监测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E ° ′ ″ N ° ′ ″海拔: m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编号 动物种名数量(尾)重量(kg)备注 表G.2 鱼类监测渔获物分析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E ° ′ ″ N ° ′ ″海拔: m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总渔获量: kg,样品量: kg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编号 鱼类种名数量(尾)所占比例(%)重量(kg)所占比例(%)备注附 录 H(资料性附录)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样表标准中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参见表H.1。

表H.1 底栖和浮游生物监测记录表编号:市: 县(市、区): 乡(镇): 湿地名称: 监测分区编号: 样地编号: 中心点坐标:E ° ′ ″ N ° ′ ″海拔: m 起止时间: 时 分至 时 分;天气: 监测方法/工具: 水深: m 水质: 透明度: cm 植被状况: 人为干扰类型和程度: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监测人员: 第 页,共 页序号 动物名称 生物量 密度附 录 I(资料性附录)入侵物种监测记录表标准中入侵物种监测记录参见表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