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 柳宗元C 白居易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A 使动词B 意动词C 名词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A yìB sīC shī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A 柳永B 苏轼C 李清照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A 陆游B 唐琬C 白居易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 赠别诗B 七言古诗C 山水诗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B 对比C借代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C )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19、《诗经》中的“风”是(C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A 《大雅》B 《小雅》C 《国风》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当仁不让C 君子成人之美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C )A、崔莺莺B、张珙C杜丽娘34、《牡丹亭》的作者是(A )A汤显祖B王实甫C曹雪芹35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A )A 《死水》B《蛇》C《乡愁》36、下面的作者属于“创造社”的是(B )A鲁迅B郁达夫 C 梁实秋37、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B )A《道士塔》B《蛇》C《乡愁》38、《蛇》的作者是(A )A刘以鬯B余秋雨C余光中40、《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A )A黄州B永州C沧州41、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赠别诗B七言古诗C山水诗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 )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 )A又 B 存在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 A )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A )A很B指“孔子”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 )A陶渊明B汤显祖C白居易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C )A 《对酒》B 《滕王阁序》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A徐志摩 B 余秋雨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C )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C )A王雄B丽儿C表少爷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A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B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7 C )A散文B神话C小说60、《乡愁》的文体是( A )A 散文B神话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中第二个“道”是( B )A 名词B动词C副词6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出自(C )A《短歌行》B《春江花月夜》C《滕王阁序》63、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B )。
A杨炯B王维C骆宾王64、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的是(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6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二句在《春江花月夜》全诗结构上起( A )A 转折作用B并列作用 C 起兴作用66、下列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B )A《红楼梦》B《短歌行》C《西游记》67、《滕王阁序》的抒情线索是( A )A兴——悲——振作 B 悲——兴——振作 C 兴——振作——悲68、《逍遥游》一诗的艺术特色是( C )A 现实主义B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C 浪漫主义69、下列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C )A《短歌行》B《春江花月夜》C《逍遥游》70、《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乌鹊南飞”是比喻(A )A贤才B军队 C 皇权二、连句填空题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6、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7、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8、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0、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1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2、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13、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5、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6、王雄是白先勇小说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主人公。
1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8、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20、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2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2、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2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26、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2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2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9、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30、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三、翻译题1、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这就叫做仁。
2、万物作焉而不辞。
万物生长而不干涉它。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何以要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往南飞行呢?4、皆以客之功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取得成功的。
5、徐孺下陈蕃之榻陈蕃只有在徐孺到来时才为之下榻接待他。
6、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敌人武器和送给盗贼粮食”啊。
7、奚以知其然也?何以知道这个道理呢?8、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羡杨家门户生光彩。
9、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天我回来的时候,雨雪纷纷扬扬。
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三十岁(懂得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于迷惑了。
四、简答题1、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写了几种灯光?分别象征什么?1、三种灯光。
分别象征着:大门内亮起的灯是封建大家庭走向没落的象征;姐姐爱尔克点的灯是生活的悲剧希望的破灭的象征;我的心灵的灯是作者走向新生,对新生活追求的象征。
2、《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杜鹃花有何象征意蕴?2、象征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执着的追求,愤怒的抗争。
3、谈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深刻含义。
3、对诸葛亮事业半途而废病死军中表示了无限哀惋,寄寓了诗人抱负不能实现的忧愤。
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所谓“无人会,登临意”的内涵是什么?4、登高望远,触景生情。
抒发了无人领会英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痛苦。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联妙在何处?5、妙在境与意合,把“悠然自得”的诗人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6、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冷雨”的深刻意蕴是什么?6、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迷的氛围之中,抒发了身在海岛,异域的游子对故国故土的无尽的乡愁。
7、《短歌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抒发了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以及思贤爱贤求贤若渴,急于想招纳贤才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
8、《黛玉葬花》的艺术特点是什么?8、由景而情、由情及景、情生文、文生情、情景相生、情文相生,人花一体的艺术特点。
9、举例说明《柬逐客书》的正反论证方法。
9、如从现实的角度论证逐客的错误,作者先列举了秦王所好的色、乐、珠、玉,皆产于异国,而对于客卿则“不论曲直,不问可否,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后总结,秦王所好者为色、乐、珠、玉,所轻者为人才,形成鲜明对照。
再如理论论证,指陈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也是正反对举,言简意赅。
10、《咏荆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他选择荆轲这样一位敢于舍身除暴的英雄加以歌咏,显然是有感而发的。
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嫉恶抗暴,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怀,表明他归隐之后,仍不忘关注现实,他并没有完全退守于他虚构的“桃花源”中11、“渔舟唱唤,响究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情感内涵是什么?(王勃《滕王阁序》)11、这两句都是融情入景的句子。
前一句透露出喜悦、欣慰,后一句则有沉重、苍凉之感12、举例说明《滕王阁序》中作者写景的多变手法。
12、凌空的楼阁,红光在水中荡漾,从上俯视看不到地面。
一仰一俯视角变换。
远远望去,白鹤、野鸭栖息于小洲,岛屿曲折萦绕,没有尽头;近看只见宫殿华丽,依山排列。
一远一近,有如镜头之推拉,给人以视觉的舒爽。
13、《春江花月夜》中“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的意蕴是什么?13、答案要点:月已落而情未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14、《送梓州李使君》中用“文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文翁为蜀郡守时,因见蜀地愚昧落后,便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