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仲弓问仁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
C、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
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
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
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
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
A、出门如见大宾
B、使民如承大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
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孟子》
E、《韩非子》
四、解释带点的字词
1、使民如承大祭祀
役使
—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诸侯之邦卿大夫之家
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
聪明实践
4、举直错诸枉
正直的人同“措”,弃置不用
5、不仁者远矣
离开
6、居处恭,执事敬
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从事工作严肃认真
(
五、简答题
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
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
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
原君
一、填空题
1、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论证的基础。
3、
4。
{
二、单项选择题
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
A、地位
B、声誉
C、财富
D、职分
三、多项选择题
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引证
D、对比论证
E、类比论证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
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
A、许由
B、尧
C、禹
D、务光
E、舜
#
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
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
四、简答题
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
视如寇仇
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
后之为仁君者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
—
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
作者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之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的思想,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之私欲的罪恶,并从理论上驳斥了腐儒盲目忠君的荒谬。
援引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
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忠者亦明之矣。
1、写出本文作者名字和文章的题目。
黄宗羲《原君》
2、这篇文章“摄缄縢,固扃鐍”典故的出处。
《庄子·胠箧》。
3、“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这句话“昔人”和“毅宗”分别指哪一朝的人
“昔人”指南朝人。
“毅宗”指明朝人
4、作者为何认为“许由、务光非绝尘也”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这段话。
许由、务光并不是超出世人上面的完人。
古人君位不要把江山视为自己的传给子孙后代,最终会给天下造成无穷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