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热电偶传感器
装满热水后图案变得清晰可辨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变色涂料在电脑内部温度中的示温扇
低温时显示蓝色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介绍几种温度测量方法 不需要电源,耐用;但感温部 体积热膨胀式 件体积较大。
气体的体积与热 力学温度成正比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按照用途可分为基准温度计和工业温度计;
按照测量方法又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按工作原理又可分为膨胀式、电阻式、热电式、 辐射式等等; 按输出方式分,有自发电型、非电测型等。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介绍几种温度测量方法 示温涂料(变色涂料)
合回路,并用酒精灯加热其中一个接触点(称为结点),发
现放在回路中的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如果用两 盏酒精灯对两个结点同时加热,指南针的偏转角反而减小
(又说明什么?) 。
显然,指南针的偏转说明回路中有电动势产生并有电 流在回路中流动,电流的强弱与两个结点的温差有关。
第二节 一、热电效应 从实验到理论:热电效
条件:
第二节 一、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的定义: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串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个 接点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形成电流,此现 象称为热电效应。
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二、热电势 (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接触电动势 不同材料之间: 节点处电子的扩散所致
A T T0
因此又称开氏温标。它
的符号是T,单位是开尔 文(K) 。 威廉· 汤姆逊· 开尔文勋爵像
第一节 二、温标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1990国际温标(ITS-90)
从1990年1月1日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采用
1990年国际温标,简称ITS-90。它定义了一系列 温度的固定点,测量和重现这些固定点的标准仪 器以及计算公式,例如水的三相点为273.16K (0.01C)等。
kT N A eAB (T ) ln e NB
kT0 N A eAB (T0 ) ln e NB
B
k——玻耳兹曼常数,e——电子电荷量,
T——接触处的温度,NA,NB——分别为导体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
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同种材料: 两端温度不同电子运动速度不同
二、热电势 (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温度标志着物质内 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 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 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
模拟图: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气体分 子在高温时的运动速度比低温时快!
第一节 二、温标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1、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它规定了温
度的读数的起点(即零点)以及温度的单位。各类
EAB (T , T0 ) EAB (T , Tn ) EAB (Tn , T0 )
中间温度定律为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节 热电偶的材料、结构及种类 1、热电偶的材料
根据金属的热电效应原理,任意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都
可以作为热电极组成热电偶。 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
生的热电动势为已知,A和B两极配对后的热电动势可用下式求 得:
T
4)中间温度定律
EAB (T , T0 ) EAC (T , T0 ) ECB (T , T0 ) A C A T —T T = T 0 B 0 C B
T
0
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 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中间温度定 律可以用下式表示:
第二节 一、热电效应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先看一个实验——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热电极A
左端称为:
热电势 A
热电极B
右端称为:
测量端
(工作 端、热 端)
自由端
(参考 端、冷 端)
B
结论: 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第二节 一、热电效应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从实验到理论:热电效 应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赛贝克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闭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横截面积、
长度以及温度分布如何均不产生热电动势。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只要其两端的温
度相等,该导体的接入就不会影响热电偶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T
T0
V
第二节
3)参考电极定律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三、热电偶测温基本定律
两种导体A,B分别与参考电极C组成热电偶,如果他们所产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介绍几种温度测量方法 红外温度计
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三、温度测量及传感器分类 热电偶测温的主要优点: 1 、它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测量时可以不需外加电 源,可直接驱动动圈式仪表; 2、测温范围广:下限可达-270C ,上限可达1800C以 上; 3 、各温区中的热电势均符合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标准。
温度计的刻度均由温标确定。
2、国际上规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
热力学温标等。
课本 P213定义
第一节 二、温标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几种温标的对比
正常体温为 37 C ,相 当于华氏温 度多少度?
第一节 二、温标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温标(K) 热力学温标是建立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 上的最科学的温标,是 由开尔文(Kelvin)根据 热力学定律提出来的,
温差电动势
A T T0
eA A (T T0 ) eB B (T T0 )
σA,σB——汤姆逊温度系数。
B
回路中总电动势:
EAB eAB (T ) eAB (T0 ) eA (T , T0 ) eb (T , T0 )
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三、热电偶测温基本定律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应 结点产生热电势的微观解释及图形符号 两种不同的金属互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内自由电子的密 度不同,在两金属A和B的接触点处会发生自由电子的扩散现象。 自由电子将从密度大的金属A扩散到密度小的金属B,使A失去电 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从而产生热电势。
A
+
T
B
eAB( T )
自由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