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一)记叙文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三)常考题型:题1、给文章起题目思路:①根据文章的主要人物起题目。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主要是围绕着鲁迅展开来回忆往事。
②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起题目。
比如说《观潮》一文中,主要是讲了观潮这件事情,可以把主要事件提取出来当做标题。
(注意是主要事件)③根据文章的主要物品起题目。
比说说《金色的鱼钩》一文中,主要以鱼钩作为文章的线索展开描写老班长的故事。
④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
文中反复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可以提权出来作为文章的标题。
⑤文末议论或抒情的句子。
文章结尾会有一般作者进行抒情或议论的句子,我们可以从中提取重点的、总结性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
总结:主要人物、事物、物品、反复出现的词语、中心句。
题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事情的情况:首先要先找出主要人物,按照“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的格式进行概括。
格式:主要人物+主要事情+结果②文章讲了几件事情的情况:首先可以给文章进行分层,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大概意思,最后再将段意串联起来。
【示例讲解】(一) _________________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
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
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
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
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
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
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
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
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
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
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
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
”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3)妇孺皆知( ) 秃丘( ) 奢华( )2.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3“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短文,请你评价一下比尔.盖茨的性格特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上班时间还不到半小时,大胖子像往常一样,急急登上通往工厂的九路公共汽车,在离售票员不远处站稳.他瞥(piē)见座椅下有一枚五角硬币,便弯腰拾了起来.大胖子抬头看看售票员,觉得面熟,又细细打量了他头上的那顶鸭舌帽,沉吟了片刻,便把钱递了过去,买了一张五角车票.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嘀咕开了:这个人块头蛮大,派头太小。
汽车开过了四站,已经超过了五角钱票额了,大胖子还未下车,售票员扯了扯头上的鸭舌帽,亮开嗓门说:"喂!大胖子,罚款补票!"车厢里所有乘客的目光一起投向受罚者。
大胖子不慌不忙。
冲着售票员微微一笑.掏出票夹,很有礼貌地答道:"月票。
"售票员一楞:"那你为啥还要买票"大胖子毫不掩饰:"五角钱是在车厢里捡的."售票员板着脸,冷冷地说:"为什么不交公。
""交公?谁姓公"大胖子并不生气,只是提高了嗓门,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古怪,他朝售票员头上的鸭舌帽又瞟了一眼:"上次我在车上捡到一顶鸭舌帽,款色,颜色就和你头上的这顶差不多。
我交给了售票员,谁知售票员并不姓公,也没有交公,却戴到了自己头上。
"乘客们被大胖子幽默的话语逗笑了。
大胖子顿了顿,扬了扬手中的五角钱车票,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所以这回我吸取了教训,买了这张五角钱的车票,这不是保险交了公吗?"大胖子话音刚落,乘客的目光一起投向售票员。
此刻,售票员满脸通红,再也无言以对,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头上的鸭舌帽,慌乱地把目光移向车窗外……1.给本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3分)量( )()冲( )()露(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沉吟——( )无言以对——( )3、第二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属于对胖子的( )描写,再找出一句并用横线画出来。
4、第一自然段“大胖子抬头看看售票员,觉得面熟”与后文哪一句照应?用浪线画出。
5、本文描写售票员用了( )描写和( )描写。
6、最终售票员为什么满脸通红,无言以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nán nàn)的人。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小镇居民,家家烧火做饭,(款待接待招待)他们。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赞扬欣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jiáqiè)意。
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凝视紧盯)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20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竟然居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多处写到杰克逊的“想”,这对表现那个年轻人的品格具有衬托作用,同时也说明杰克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5、填空。
(根据对文中的理解作答)(1)“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他为杰克逊大叔捶完背后,便“立刻狼吞虎咽起来”,这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杰克逊大叔断定这个现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事的结局让人感到意外,人们怎么也不会把当年那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和美国的大富翁联系起来。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请简单地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我们经常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
其实,这在许多进修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几年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不够。
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