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幼儿游戏的思考
幼儿阶段的探究式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开导,并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
作为游戏,我们要秉持着教育大原则,并且按照游戏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幼儿,以便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在幼儿时期,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游戏。
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
什么都可以成为幼儿玩的东西:废旧报纸,废旧纸盒、奶瓶,瓶盖,废旧布料等稍经老师加工,就是孩子们的玩物了。
有实物的游戏幼儿会更喜欢参加。
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以幼儿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的身份,去开启幼儿自己的智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玩什么,探索物品可以怎样玩,探索都有几种玩法,探索自己玩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几个人玩等等。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们教师要多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也可以让能力强的孩子多带带能力弱的孩子。
此外,在体育游戏中,我常创设游戏情境。
一个活动以情境贯穿,这个情境就会引导幼儿一步步的去感知去理解游戏,增加孩子们的游戏兴趣。
在自然趣味的情境下,参与游戏,可以更好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根据《纲要》,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幼儿园在实施课程时可以将其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
域。
各领域内容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各领域的贯穿。
不要单纯的健康领域体育游戏,除了健康领域内涉及的目标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多学科渗透,根据本节体育游戏的特点,适当渗透其他领域教学,会极大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情感培养等,同时还能丰富整个游戏,增强幼儿游戏的兴趣。
如果每节课我们设置的各个环节,都能使幼儿参与活动是主动的,快乐的,那么幼儿自始至终都会表现的很积极。
所以,当我们层层递进,逐渐增加游戏难度时,幼儿也能很好的积极参与。
在进行游戏时,我们会有一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首先教师要讲清楚,让幼儿明白规则是什么,理解规则。
在游戏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快乐的参与进游戏,就会自主的去遵守规则。
如果某些幼儿出现不遵守规则情况,教师要及时正确引导规则意识,避免出现问题。
在我的一节体育游戏活动《风婆婆和小树叶》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大树妈妈和叶宝宝》,整个游戏以这个故事情境贯穿,增强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参与性。
游戏中,我引导幼儿探索树叶被风吹的各种动作,探索风婆婆和小树叶游戏的多种玩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者。
我还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活动时间和活动密度。
在这节体育游戏课中,我还渗透了科学领域,如问幼儿秋天到了,小树叶变成了什么颜色;渗透了艺
术领域,在感受《小树叶》歌曲中,做放松动作;渗透了社会领域,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爱,以及飘落的叶宝宝待来年时,再次回到妈妈的环抱里的情感体会;渗透了语言,在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提升了语言表达力。
重点是训练幼儿走、跑交替,能够听指令做动作。
难点是小班幼儿自我探索与发现。
在游戏各个环节的设置中,我把握着游戏活动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体育游戏课的理解,设置了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目标。
类似的游戏活动还有很多,更多是教师要不断总结不断积累。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渠道,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不需要我们主观刻意来完成。
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幼儿的游戏,会使幼儿收获颇多,经久不忘。
教师要做好幼儿游戏中的玩伴,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幼儿去开发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