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fěi)薄的条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B.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chuàng)伤使我的心伤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
C.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D.有的在公共自来水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执拗.(niù)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噩耗明媚涕泗交流陨身不恤B.嬉游作揖揠苗助长桀骜不驯C.婆娑葱茏里应外合绿草如茵D.酣畅步骤不假思索迵乎不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少走100米的路程,一些人不惜毁坏铁路护栏,冒看生命危险穿越铁路,这样的行为不仅令人胆战心惊....,也让人心生气愤。
B.杨叔子院士的报告博闻强记....,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的师生在景仰大师的同时,见贤思齐,台上台下互动,气氛异常激烈。
C.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做统计,搞调查,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
D.当下置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境况很不如人意,已如竭泽而渔....,是否能够东山再起,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把他的一腔愤诉诺于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B.运营商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后,不少市民欣喜不已,更有网友开始展望“我的流量我做主”的未来。
C.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弥足珍贸。
D.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文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要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进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金先生在1931年到1940年之间,陆续写成了《家》《春》《秋》,三部长篇合称为“爱情三部曲”。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家》,它是新文学的第一部畅销的小说。
B.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特证。
夏行的《包身工》是一篇典型的报告文学,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惨的命运。
C.《论语》成书于春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作为古乐府民歌的代作之一,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诗歌鉴赏与默写(13分)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下列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于消失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感慨,隐含看深沉的忧愁。
B.“呦呦鹿鸣”四句,语出《诗经》,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到来并热情款待、融恰相处的心情。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使用典故,表现了诗人因贤才难求而孤独寂寞,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韵味隽永。
D.全诗全用四言,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无论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7.“周公吐哺,人下归心“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近。
(2)《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思妇口吻,想象游子还顾望,含蓄表达思乡的痛苦情感。
(3)《归园田居》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陶渊明把自己比成鸟和鱼,委婉表达要回归田园的心愿。
三、文言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相美文段,完成9-12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c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9.下列句子中加点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A.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B.偭规矩而改错.错:错误。
C.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守,保持。
D.苟余情其信.芳信:确实。
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屈心而.抑志兮秦王绕柱而.走B.哀民生之.多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步余马于.兰皋兮因击沛公于.坐D.竟周容以.为度乃以.手搏之11.下列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诗人表已的坚定意志,也进一步看出自己和群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B.“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表现诗人忧闷之深.面对污浊黑暗的环境,诗人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C.本诗句式灵活,错落中见整齐。
整齐中富于变化,有于深厚感情的表达。
同时普遍使用“兮”字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D.诗人发挥想象力,用“蕙”“茞”“兰”“芰荷”“芙蓉”等香草花比喻己高洁的品行,显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四、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3-16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3.选段的精彩之处在于对荷塘月色之景的描写,作者依次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处景致。
触景生情,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致使作者暂时忘掉了现实中的忧愁,陶醉在荷香月色中而产生一种__________的心情。
(4分)14.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4分)(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2)弯弯的杨椰的稀成的猜影,却又像是幽.在叶上。
15.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6.“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4分)五、语言运用(4分)17.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年(鸡年),春节即将到来,下面是某位老师拟的两幅春联的上联,请参照示例,对出下联。
(4分)示例上联:春满鸠兹锦绣地下联:福到江城吉庆家(1)上联:喜迎新春闻鸡起舞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紫燕迎春一路风调歌盛世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4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始终微笑看、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倒在了血泊中,触动了鲁迅,遂为之“纪念”;活泼可爱的小狗包弟躺在解剖桌上,巴金心怀“歉意”,写下“随想”;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梁任公站在讲台上,激起了梁实秋的思念,“笔而记之”。
请撷取生活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以“难以忘却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力求展现人物的特征,写出事件的波调;②字连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少于700字。
答案:芜湖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模块考试语文试卷A参考答案1.D(A.菲fěi薄B.刨chuāng伤C.叱咤zhà)2.B(A.殒身不恤C.里应外合D.步履)4.B(A.语意重复,“于”删去。
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
应在“美德”后加“的人”。
D.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要素,更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财富”。
)5.A(《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6.C(“使用典故”有误,应为”使用了比兴”)7.用典,(1分)诗人以周公自比,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殷勤接人才,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1分)这两句卒章显志,是画龙点睛之笔。
突出表现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2分)8.(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B(错,通“措”,措施。
)10.C(介问,在;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介词,把/介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