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作业
案例1: 价格竞争
Phoenix的一家本地薯片生产商与全国品牌Lay’s薯片的二次较量;相比较而言, Phoenix薯片风味独特,口感更好;而Lay’s薯片则生产规模大,是全国品牌,知名度高。
第一轮:由于食用油及马铃薯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公司决定提价。
Lay’s:1.59 - 1.89;相应的,Phoenix:1.29 - 1.59。
结果:尽管本地的Phoenix 薯片维持了30美的价格差距,但Lay’s薯片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轮:当Lay’s薯片产品升级(改进口味、提高份量)时, Phoenix认为应当以某种方式进行回应,它选择了降低质量(比如份量从200g降到150g)并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回击。
结果,本地企业Phoenix在一年内就被挤出市场。
问题:运用价格理论分析其中原因
1)为什么两种产品上涨同样的价格会导致消费者更多地购买价格较高的产品,而较少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呢?
2)一家企业的产品拥有比竞争对手产品更低的价格,为什么还会败在其手里呢?
案例2: 看医生的故事
某三甲医院知名医生,技艺精湛,医术高超,每天到他科室来看病的病人络绎不绝。
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兼顾医生的精力,每天限额诊疗30个病人,收费100元;有一天,来这位医生处看病的人超过了60个。
由于无法满足病人需求,于是有人提出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提高价格,直到医生治疗的数量与愿意且能够支付医疗费的人数相等。
②根据"先来先服务"的原则,按每位患者100元的价格提供服务。
③由当地政府机构按每位患者100元的价格向医生支付费用,然后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谁接受服务。
④根据一个随机选择程序(抽签、抓阄)的方法按每位患者100元的价格出售医疗服务。
问题:①对上述各种制度设计加以评价?②这些制度执行后分别会产生何种激励效果?③其可能的结果是?④如何抉择以最大限度满足医生和病人的要求。
案例3:降价?不降价?
伏特加(Vodka)是世界闻名的蒸馏酒,在美国市场上每年大约销售4000万箱伏特加,大约有三百个品牌在争抢这个诱人的市场。
1939年美国赫布莲(Heublein)公司收购了全球最大的伏特加生产商“斯米诺”(Smirnoff)。
赫布莲公司通过20年的努力,推动定位为极品伏特加的“斯米诺”牌伏特加进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占有美国市场的43%。
1960年代,赫布莲的“斯米诺”品牌受到市场地位第二的“沃夫斯密特”(Wolfschmidt)的挑战。
“沃夫斯密特”宣称其伏特加酒的品质不亚于“斯米诺”,但价格每瓶比斯米诺便宜100美元。
赫布莲公司感觉到消费者有转向“沃夫斯密特”的危险,因此公司考虑下列的反击策略:(1)将“斯米诺”酒降价100美元,以保持市场占有率。
(2)售价维持不变,但增加广告与促销费。
(3)售价维持不变,听任顾客流失,市场占有率下降。
面对挑战,赫布莲公司的营销人员想出了第四种策略:该公司把“斯米诺”牌伏特加酒的售价调高100美元,同时推出一个新品牌的“瑞斯卡”(Relska)酒,来和“沃夫斯密特”竞争,然后它又推出另一个新品牌“波波夫”(Popov)酒,价格订得比“沃夫斯密特”低;赫布莲公司这三种品牌的伏特加酒的味道与制造成本几乎相同,这种策略使得“斯米诺”品牌的市场定位变得非常突出,而“沃夫斯密特”变成普通品牌的酒,赫布莲公司这种巧妙的策略使得公司整体利润大大增加。
问题分析:
①如赫布莲公司采取前三种反击策略,预计会产生什么结果?是否恰当?
②赫布莲公司采取的第四种策略有何好处?
③如果你是赫布莲公司的领导,面对对手的价格竞争,你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