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克和千克
第2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3,以及练习二十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确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估计生活中物品的质量,能够根据物品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估计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一题谁来填一填?
预设:克;g
同学们同意么?(同意)
说的不错。
第二题那谁再来填一填?
预设:千克;kg
同学们同意么?(同意)
说的也很好。
那再来看下面的这道题,谁来给大家读一读题?
谁来填一填?
预设:千克
同学们,他填的对么?(对)
上节课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应用上节课的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苹果么?(喜欢)
那好,这里有一道和苹果有关的题,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104页例3。
谁来帮大家读一读题?(点名读题)
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预设: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
问题是什么?
预设:这些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那该怎样解答呢?要知道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下面,同学们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
谁来说一说需要哪些信息?
预设1:一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预设2:几个苹果大约重是1千克
同学们真聪明!居然想到了这么多信息。
就我们目前已掌握的知识,我们用哪个信息解决这道题更好一些呢?(第二个)
那几个苹果是大约重是1千克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4个
4个苹果一定是1千克么?(不一定)
说明什么问题?
预设: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真聪明!通过调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信息,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信息?(课件出示)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谁来说一说该如何列式计算?
预设:20÷4=5(千克)(板书)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预设:20÷5=4(千克)(板书)
结果现在咱们已经计算出来了,那如何检验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下面同学们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
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检验的?
预设:用秤称一下,看有没有4、5个重1千克的苹果。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
小结:回答的真好!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其他问题时我们还可以进行估量。
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学会了么?(学会了)
口说无凭,老师现在要出题考一考大家。
同学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这道题。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做一做”。
这道题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同学们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列出算式,一会儿老师找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活动,计算结果,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2.接下来同学们看下面的这道题。
(课件出示)
谁来帮大家读一读题。
(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3.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有难度的题。
(课件出示)
谁来帮大家读一读题。
(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拓展提高:
4.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道更有难度的题。
谁来帮大家读一读题。
(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愉快的时光匆匆流过,这节课马上结束了。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只要你用心发现,估量的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六、课时作业:
课后调查教材练习二十第4题,并把数据填写在课本的表格里面。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① 20÷4=5(千克)
② 20÷5=4(千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