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大修验收标准机械部分一、紧固件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能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螺纹无乱扣或秃扣。
2、螺母必须拧紧。
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能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伸出长度。
3、弹簧垫圈应有足够的弹性。
4、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螺栓不得弯曲。
二、键和键槽1、键不能松旷,键和键槽之间不能加垫。
键装入键槽处,其工作面应紧密结合,接触均匀。
2、矩形花键及渐开线花键的接触齿数应不少于2/3。
键齿厚的磨损量不能超过原齿厚的5%。
三、轴和轴承1、轴不能有裂纹、损伤或腐蚀,运行时无异常振动。
2、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运行时无异响和异常振动。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
四、齿轮1、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和剥落等现象。
齿面点蚀面积,不超过全齿面积的25%,深度不超过0.3mm。
用人力盘动时,转动应灵活、平稳并无异响。
2、两齿轮啮合时,两侧端面必须平齐。
圆柱齿轮副啮合时,齿长中心线应对准,偏差不大于1mm,其啮合面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圆锥齿轮副啮合时,端面偏差不大于1.5mm,其啮合面沿齿高、齿宽不小于50%。
3、弧齿锥齿轮应成对更换。
五、减速器1、减速器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如有轻微裂纹,允许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
2、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应平整严密,垫应平整无折皱,装配时应涂密封胶,不得漏油。
3、减速器内使用油脂牌号正确,油质清洁,油量合适。
润滑油面约为大齿轮直径的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
4、空载运行正、反转各半小时,减速器各部温升正常,无异响,无渗漏油现象。
六、联轴器1、弹性联轴器和弹性圈内径应与柱销紧密贴合,外径与孔应有0.3~0.7mm间隙,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2、齿轮联轴器齿厚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20%。
3、液力偶合器外壳不得有变形、损伤、腐蚀或裂纹,工作介质清洁,易融合金塞完整,其熔化温度应符合各型号液力耦合器的规定,一般在120~140℃。
七、密封件各部密封件齐全,密封性能良好,“O”型密封圈无过松、过紧现象,装在槽内不得扭曲、切边,保持性能良好。
八、涂饰各种设备的金属外露表面均应涂防锈漆,涂漆前,必须清除毛刺、氧化层、油污等脏物。
按钮、油咀、注油孔、油塞、防爆标志等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电动机涂漆颜色应与主机一致。
电气部分一、一般规定1、设备外壳无明显变形、无开焊、无锈蚀。
2、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更换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不低于原设计的要求。
3、同部位的紧固件,其规格应一致,紧固用螺栓螺母须有防松措施,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
螺母要上满扣,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
4、设备外壳或防爆加工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接线盒内壁和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涂耐弧漆。
5、检修中各项质量测定记录、试验记录、零部件检修记录和技术检验证书等,应随设备出厂,交使用单位存查。
二、隔爆1、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须有防锈措施,如磷化处理或涂防锈油,但不准涂油漆。
2、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最大间隙不大于0.5mm。
3、隔爆接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突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1)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2)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和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4、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三、接线1、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绝缘座完整无裂纹,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2、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层面或接触屏蔽层。
3、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
4、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保证连接可靠。
5、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及增安型设备导电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1—83和GB3836.4——83规定要求。
四、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接线盒内部须设有专用的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符号“⊥”。
五、保护装置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
联锁机构完整可靠,各功能显示和仪表完好并指示正确。
六、电动机1、端盖不得有裂纹和变形。
端断环、风翅、通风网、护罩等部件应完整无损,散热通道无堵塞。
2、水冷电机其水路应畅通,进、出水口对接处无渗漏现象。
3、旋转方向有规定的电机还须有旋转方向标志。
4、绝缘性能: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的,绝阻值不低于 0.5MΩ;1000V及以上的每千伏不低于1MΩ。
5、高压电机交、直流耐压及泄漏和特性试验以及直流电机试验,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符合要求,并出具试验报告。
6、空试运前,用手盘转轴伸,电机应转动灵活,无停滞现象。
通电空试运转时间不低于1小时,运行中无明显震动,转动平稳、无异响。
空载电流一般不应超过原出厂规定值的10%;各相平均电流与其中任一相最小电流相比,差别不应大于10%。
7、电机定子与转子气隙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0%;直流电机不超过15%。
8、直流电动机转向器表面不得有油垢、烧痕及变黑现象。
换向器表面磨损沟深不超过1mm,径向跳动不超过换向器直径的0.02%;换向器片与绕组焊接良好,无过热开焊现象。
9、刷架的支撑机构牢固,电刷相互间所跨的换向片数必须相等。
刷握内表面应平整光洁,电刷在刷握内移动灵活、压力均匀,与换向器接触面积不小于 80%。
内齿轮绞车一、卷筒装置1、卷筒不得有裂纹、破损或变形。
2、钢丝绳的出口处不得有棱角和毛刺。
3、内齿轮与卷筒边之间应保持1+0.4mm的间隙。
电动机与卷筒、挡盘与滑圈之间均应保持0.5mm的间隙。
4、左右两支架的中心高偏差不得大于0.1mm。
二、闸和闸轮1、闸带与闸皮应用铜或铝铆钉铆接,铆钉埋入闸带深度不得少于闸带厚的30%,闸带与闸皮铆接后应紧贴,不得有间隙。
2、闸带与闸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得少于闸带面积的70%。
3、闸皮不得断裂,闸带磨损厚度不得大于1.5mm。
4、闸轮磨损不得大于2mm,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6。
5、拉杆螺栓,叉头、车闸把、销轴不得有损伤或变形。
拉杆螺栓应用背帽背紧。
6、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可靠,施闸后闸把位置不得超过水平位置。
三、底座底座不得有裂纹,护板完整齐全无变形。
四、空运转试验空载试运转15分钟,无异响,各结合面无渗透、电机空载电流正常无波动。
五、其余见通用部分验收标准。
回柱绞车一、卷筒装置1、卷筒应无裂纹、破损或变形。
2、内齿轮与卷筒边之间应保持0.5mm的间隙。
3、左右两支架的中心偏高差不得大于0.1mm。
4、钢丝绳的出口处不得有棱角和毛刺。
二、空载试运转空载跑合试验,正、反运转各半小时应无异响,温升正常,减速器的绞合面和各轴头无渗漏现象。
三、减速器及箱体、联轴器和电气部分按照通用部分标准。
150KW及以下的刮板机一、传送部分1、机头、机尾、过度槽、过桥架无开焊。
机架两侧对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2mm。
2、机头架、机尾架与过渡槽的链接要严密,上、下、左、右交错不得大于3mm。
3、压链器连接牢固,磨损不得超过6mm。
超过时,可用电焊或喷涂方法修复。
4、半滚筒、半链轮组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1~3mm范围内。
5、机头轴、机尾轴转动灵活,不得有卡碰现象。
6、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或严重磨损,链轮承托水平圆环链的平面的最大磨损:节距≤64mm时,不得超过5mm;节距≥86mm时,不得超过6mm。
7、链轮与机架两侧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5mm。
;链轮不得有轴向窜动。
8、护板、分链器无变形,运转时无卡碰现象。
抱轴板不得有裂纹,最大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20%。
、二、机身附件1、铲煤板(滑道)无开焊和明显变形,刃口无卷边。
2、导向管沿轴向弯曲变形不得大于4mm,磨损不得大于原导向管直径的20%。
3、挡煤板无开焊,无明显变形,电缆槽无开焊。
其变形量不得超过原槽宽的±5%,局部不出现棱角和弯曲。
4、紧链结构部件齐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
三、其余见通用部分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