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摄食训练
• 严密监护下喂食或指导其自主摄食, 进食时环镜要安静,使患者注意力集 中,不要讲话,以免呛咳,开始采用 薄而小的匙子为宜,训练时根据病情 选择好进食体位、食物形态及进食的 一口量,进食前后认真清洁患者口腔
• 体位:采取合适体位,使食物易进入胃内,
预防食物反流、误吸。(1)仰卧位。一般 让患者保持30°仰卧位,头前倾,这样不仅 能促进吞咽过程,同时还能减少误吸的发生。 (2)侧卧位。通常采用健侧卧位,利用重 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 少食物在瘫痪侧的残留,使吞咽较顺利地完 成。(3)坐位。患者端坐于桌前,头颈部 处于竖直位,将患侧手放在桌子上。
家属都很难接受现实,常常表现为失眠、便 秘、急躁、悲观等。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 心理状态,安慰家属及患者,让其认识到不 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努力消除患者的不良 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营造 安静、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患者的良好 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
基础训练
• 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应在患者接受治疗,意 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进 展48小时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采用 间接和直接训练方法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防止窒息
• 吞咽困难的患者因为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 危险,注意保持进餐环境的安静、舒适,减 少进餐时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 • 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使用吸水管,因为吸水 管饮水需要比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如果 用杯子饮水,杯中的水至少应保留半杯,若 水过多,患者会增加误吸的危险。若患者出 现呛咳、误吸或者呕吐,应立即让患者取头 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吸人性肺炎。
• 进食的分配方法:以早吃好、中吃饱、晚
吃少为原则,如果面瘫患者食物从患侧口角 掉出来潴留在患者颊部,应让患者用健侧手 持食匙,把食团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部颊 部,或让患者自己用手托下颌,使口唇合拢, 舌稍缩回附着上腭,然后才能进咽下运动。 对舌肌麻痹致搅拌失灵者,可将食团送至患 者舌根部,随之用匙轻压舌根部,引起吞咽 反射后将食物吞下
• 针对吞咽障碍的程度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法: 对中、重度吞咽障碍者先进行基础训练,当 产生一定吞咽能力时再进行进食训练,轻度 障碍者,以进食训练为主,以提高实际的吞 咽能力
• 护士定期评估患者的吞咽进食情况,对患者 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 •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持之以恒,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 护士应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充分调动患者 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 中,以达到最大的康复效果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
• 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食 • 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摄食,但不 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 • 轻度:完全能经口摄食 • 正常:具有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 采用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 • 具体操作:患者取半卧位,将30ImL温开水 以常速喝完 • 判断结果: Ⅰ级:1 次喝完无呛咳 Ⅱ级:分2 次喝完无呛咳 Ⅲ级:1 次喝完但有咳嗽 Ⅳ级:分2 次喝完且呛咳 Ⅴ级:不能全部喝完,呛咳明显
呛咳不明显时逐渐增多漱口水量。改善咽反 射训练,用咽部冷刺激法,用小冰块浸湿的 棉签轻轻触及患者软腭及咽后壁、舌后根等 部位,每次停留3-5秒,刺激患者做空吞咽 动作,通过寒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 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吞咽反射而且吞咽 有力,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可在餐前 30分或餐后2小时进行,2周为1疗程
胃肠营养
• 当不能经口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时,应采 取胃肠营养,由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一般可 较快恢复,早期可选择鼻饲法,对于发病源 周后仍不能经口进食者,则要改为经皮内镜 胃造瘘术、经皮内镜空肠造瘘术来进行肠内 营养。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需求, 大致满足了脑卒中患者的营养需要,降低了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食物形态:应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本
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先择,宜选择柔软、易 变形、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及不易滞留于 黏膜的食物。食物的温度以偏凉为宜,因为 冷能刺激吞咽反射。除此之外,还要兼顾食 物的色、香、味等方面。
• 摄食入口量:一般开始时以3-5ml较为适宜,
然后酌情增加。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缓慢地喂入,避 免发生误吸
•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双侧皮质脑干束 及脑干下部病变引起的软腭、舌、咽喉、颜 面表情肌及颏肌麻痹所致,因随意性舌运动 开始动作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功 能低下,表现为患者主动运送液体和固体通 过口到胃的能力降低,在饮食时出现呛咳、 食物滞留在口腔中或有误吸等。若不及时处 理,不仅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调,还会因 进食不当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患 者生命,甚至窒息死亡。
• 约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 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 无力。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 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 小时甚至1~3 天病情达到高峰
•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常由 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 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出现水、电解质、 营养的摄取不足。合并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常 因禁食或进食不当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及吸 入性肺炎,对预后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是 直接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
谢谢!
• 吞咽障碍的康复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密切协作 的长期的过程,康复护理是多种康复治疗在 病房的延续,需要医师(包括临床医师、康 复医师)、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 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营养师及 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参与。因此,医护人员应 协助患者积极排除吞咽障碍症状,及时制定 康复计划,积极配合进行各种训练,安排合 适的吞咽体位,保持患者正常的营养状态, 以取得最满意的康复效果。
• 具体方法如下
发音训练:让患者发“ 啊”、“ 呀”、
“ 我”等字,利用单音字进行训练,通过 张口、闭口动作,使声门开闭,促进口唇肌 肉运动和声门的闭锁,每日3次,每次选择 餐后1-2小时进行,教会家属共同配合,通 过训练,逐渐恢复患者语言肌群力量与运动 协调性。
• 舌肌、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在患者出
• 喉抬高训练:患者把手指放于训练者的甲状
软骨的上缘,在训练者吞咽时,感觉它向上 运动。然后让患者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 甲状软骨上,模仿上述动作做20次,每日23次。
• 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
防御反射。以上训练进行两周后,患者的吞 咽功能有明显好转,再进行进食训练。
鼻饲
• 多数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尤其在危重期需 要鼻饲,以维持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基础营 养 • (1)冲管。鼻饲前后给予15-20ml温开水冲 洗胃管以防止食物在管中发酵或堵塞。 • (2)温度。流食温度以接近体温38-40°为 宜 • (3)方法:用注射器分次灌注,1次/2-3h, 50-150ml/次,每日总量1500-2000ml或遵医 嘱
总结
• 以往解决脑血管病合并吞咽困难者均采用鼻 饲方法,缺乏积极而又合理的吞咽康复训练, 但吞咽障碍患者常因咽、喉、腭、舌肌废用 性萎缩,不利于功能重建,因此,做好脑血 管意外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 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失 用性萎缩,能不断向脑细胞输入刺激信息, 恢复和重建脑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 能力,并将对脑血管病的最终预后产生了积 极影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患者身心全面恢 复,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现吞咽反射不健全时,先行舌肌和咀嚼肌的 自我按摩,然后做伸舌运动,舌尽量向外伸, 训练8-10次/(min.次),分别于早、中、晚 饭前进行
• 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嘱患者鼓
腮、磕牙,做深呼吸、咳嗽训练,随后行吸 吮动作,以收缩颊部口轮匝肌肌肉运动,3 次/天,5分钟/次。
• 吞咽动作训练:协助患者每日晨晚漱口,
康复护理
•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3次
⁄天,有口腔溃疡者以碘甘油涂抹患处,唇 部干燥者涂抹石蜡油。
•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
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背,用吸引器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 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
• 心理护理: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脑梗死吞障碍患者的护理主要内容
1 概述
2 3 4 5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护理 总结
概述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 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 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患 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疾病。
•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 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
相关主题